基于SWOT分析的心理咨询机构发展研究
2019-12-20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30)
一、市场前景分析
(一)市场研究
1.消费心理
从目前对青年人消费走向的研究数据来看,这个特殊群体在精神方面的消费远高于其他人群。从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有以下几点:心理咨询机构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职场新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收入,却有超前的消费意识,也有着来自社会各界的生活压力;他们渴望并喜欢一种小资消费,愿意去享受高质量的服务,同样,他们也需要一些方式去释放压力。这些信息所反映的市场前景表明,抓住青年人的消费心理即是成功的开始。
2.消费能力
由于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还不健全,心理咨询师的岗位大量空缺,导致了看诊价格偏高,因此大众群体的消费能力也影响着该行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也呈总体上升趋势,人们的工资水平也逐年上涨,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且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大病医保制度遍布全国各地,由国家出资报销大半的医疗费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人们的看病压力,人们有能力支付心理咨询的费用,这是心理咨询机构存在的基础。
(二)可行性分析
1.投资必要性
前期客观调查数据显示,心理咨询行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宏观角度来看,该项目符合当今国家的产业政策。现如今,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是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和第三产业。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生活质量,寻求心灵上的宽慰,而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从微观角度来看,该项目所包含的产品切合市场需求,弥补了心理咨询师短缺的现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且能够推动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
2.经济可行性
心理咨询机构是一个小成本项目,创业所需资金支持并不多,一方面减轻了筹资融资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经营失败所带来的损失。对于顾客来说,付出一定的金钱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是可取的。由于心理咨询行业的短缺,该项目的推出可以使社会经济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改善当今社会普遍压力大的工作环境,提升大家的幸福感和舒适度,让大家更有效率的投入工作,创造社会财富。
3.社会可行性
一个行业,只有被社会主流所认可,才能长期存在。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选择发展心理咨询机构,不仅符合当今政策导向,还弥补了市场心理咨询行业的空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各种精神疾病频繁发生,抑郁症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的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排解,整个社会充满戾气,工作环境沉闷,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而心理咨询机构的出现,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心灵休息的空间,缓解了大家的压力与烦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了大家价值创造的能力。
二、机构创立的SWOT分析
(一)优势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人们的心理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逐渐累积便形成了抑郁症,为此很多医院设立了心理门诊。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甚至达到了每小时两三百元,许多人望而却步。而心理咨询机构为独立个体,不附属于医院,经营成本较小,相应的收费也没有医院高,且时间上相对于医院来说更为灵活,顾客随时都可以进行约见,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
(二)劣势
首先,心理咨询机构的受众人群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限制,中老年人可能更加相信正规医院的治疗,而有些青年人可能顾及自己的形象而不愿意前往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治疗。其次,在信息保护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服务项目决定了心理咨询机构在很多场合都需要询问客户的个人信息,如果保管不善就会造成信息泄露,给客户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若公司因经营不善等原因而破产,客户留存在店里病史等资料,后续处理就会十分繁琐。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被一些有心之人利用,做出贩卖客户信息等违法行为,就会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
(三)机遇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抑郁症患者高达90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已达28.7万人,且存在200万自杀未遂者;1990年中国2560万例抑郁症患者,仅有5%得到治疗,15%的抑郁症患者抱有自杀倾向[1]。但是,就目前为止,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专家仅有2万人,供求严重失衡,心理咨询行业在这个社会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当下,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心灵上的愉悦和享受,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吃饱喝足的生活,更追求心灵上的超越,心灵上的自由。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倡导下,三级甲等医院均要求成立心理科,中小学学校也都要求开设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师[2]。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烦恼较中小学生来说更多,他们更容易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烦心事,久而久之很可能会使得自己出现心理疾病。为此,学校特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疏导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减少抑郁症的患病率。
随着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林肯公园的主唱以及乔任梁等明星的自杀事件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深思。我们在追求名利物质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己的心灵。我国的心理咨询机构并没有完全普及,大城市都会有私立的心理咨询诊所,但是在一些三线或者三线以下城市,心理咨询机构并不常见。在小城镇上,邻里间都相互认识彼此,许多人害怕自己进行心理治疗会遭人非议,因而并不想去尝试。心理咨询师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市场去弥补,供求不平衡使得这个市场有着巨大的前景。
(四)威胁
目前来看,虽然这个行业有着巨大的前景,但是类似此种类型的行业还未发展起来,距离它被推广、被熟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个期限是未知的,充满挑战与潜在危险,可能要做好长期亏损的准备。
三、发展战略
(一)品牌策略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及青年人对品牌忠诚度很高,一定程度上,他们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在获取某种服务的时候,他们一旦得到充足的满足感,便会坚持享受,从而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习惯。他们会感性上选择同一个品牌,因此,对于心理咨询机构来说,创造品牌效应是一项根本策略。对于当前环境,创业初期的品牌建设,重要的就是口口相传,促成自己的口碑,一旦形成自己的口碑,会带来良性循环,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
(二)战略合作
心理咨询机构在创立初期很容易出现亏损状态,因此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寻求类似互补企业的支持与帮助,跟着合作方学习,迅速积累经验,从而形成完整的思路与成熟的运营模式。
(三)营销利润再分配
不同于传统的营销模式,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可以建立新的营销体系,将部分符合条件的顾客纳入销售体系中。现在是网络经济新时代,利用互联网的辐射性和交互性,选择条件符合的顾客,并进行利润再分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顾客纳入销售体系,例如将顾客发展成代理,进行顾客福利反馈活动,甚至可以进行会员折扣等对老顾客进行回馈。回馈是双方的,一方面我们回馈福利给顾客,另一方面顾客回馈口碑给我们。在营销利润再分配过程中,实际得到的是长久的利润。
(四)宣传策略
心理咨询机构虽然偏向于医疗行业,但其发展也需要一定的宣传手段,可以借用互联网上的社交平台进行宣传,通过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机构;通过印发一定量的宣传手册,让大众对这一行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解除大众对心理咨询的固有思维;设计属于自己的具有特殊含义的图标,让人们想起图标的第一时间就想起心理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