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2019-12-20张仰森黄改娟陈若愚
张仰森,黄改娟,陈若愚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北京 100192;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101)
1 研究背景
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曾说过:“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个高水平的教育”。因此,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于提高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近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和全校其他学院一样,为了学院的前途与发展,引进了许多年轻的博士,这些青年教师的共同优势是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外语水平较高、思想活跃、敢于尝试,具备从事教师教学工作的能力和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他们都不是师范大学的毕业生,缺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基本修养;再加上前几年教师总量不足,多数青年教师博士毕业后就直接承担起了教学任务,没有做助教的经历。虽然青年教师在上岗前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对于掌握基本的教学常识、相关教育法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以及提高职业素养,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掌握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够,且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青年教师并不能真正理解教学能力的内涵。
2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成分或要素
研究教学能力的构成,是为了揭示教学能力由哪些成分和要素构成,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中外学者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1],有的学者从教师的基本职责方面研究,有的学者从教学的有效性反推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教学能力构成要素结论的差异主要源于学者们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不同。
在一般的文献中,通常将教学能力分解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主要指教师的智力,而特殊能力是指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目前的青年教师大多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具有良好的智力基础,因此,教师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面向专业教育的特殊能力之中。目前大多数研究中所提出的教学能力构成要素中并没有考虑到专业因素,也没有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思辨能力,讲话的语气、语调、手势、激情等感染能力对教学能力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教学方案设计、环境设置、教案编写、PPT设计、思辨能力、感染能力、启发能力、互动能力、管理能力等各因素的研究,提出创新性的观点。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提高教师的授课方案设计、教案编写、PPT设计等要素的能力,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即使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也能胜任这些工作,但思辨性、启发性、感染力就比较难,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逐渐提高这几个方面的教学能力。各个学科不同,教师的这些特殊能力也就应该有所不同。青年教师应该以学科特点为导向,增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辨能力、启发能力、感染能力等,养成自主性教学风格,不仅仅只是做贩卖知识的“教书匠”。
3 教学能力各要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虽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如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等,但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才是影响教学效果最直接的因素,最终影响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理解能力水平。教学能力高的教师,其教学效果明显比教学能力低的教师的教学效果要好。教学能力高的教师除了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还擅长在课堂上掌控节奏、张弛有度,以轻松、幽默、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俘虏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反观之,教学能力低的老师并不是因为专业素养不足,而是个人在课堂上展示魅力不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也就平淡无奇。
1)思辨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思辨能力的核心是“质疑”。敢于质疑,大胆探讨不仅是教师需要持有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传递的一种思想。黄源深教授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思辨缺席”的观点[2],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一些情况提出“到论争需要说理的时候,写文章需要论述的时候,听讲座需要发问的时候,脑子里常常会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却一片混沌,不知从何说起”。这句话虽然是针对外语专业学生提出,但是对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有警示性意义。对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来说,尤其需要缜密的思维逻辑,如果缺乏思辨能力,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有分析综合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创新性成果的匮乏,因此,缺乏思辨性教学方法将会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块“短板”。
教师的思辨意识对课堂具有主观能动性作用[3]。①具有思辨能力的青年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必定是别具一格的,对如何调动课堂氛围,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测评方式等问题也有自己更为深刻的认识。②具有思辨能力的教师在课堂上更注重“学思结合”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质疑,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③接受了思辨理念的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也更加清晰,也就更容易摒弃外界传递的不良信息。④一个在思辨理念的课堂上成长起来的学生,将更善于从新的角度观察问题,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更强,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比较容易产生创造性成果。然而,青年教师思辨能力的缺乏归根到底是由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中思辨能力的缺失。当代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强调和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正是在认识到传统教育的缺点之后,推陈出新,改革自我,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启发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启发”二字,最早来源于孔子的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到启发式教育,就不得不提到传统教育的弊端。传统教育属于“灌输式”教育,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向学生灌输知识,让他们死记硬背;而启发式教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遵循客观规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启示或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4]。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推崇启发式教育,主要原因是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更强,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具体体现在以下4方面: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教师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对知识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原动力。②促进教学主体的转化。启发式教学颠覆传统教学,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教师主导与学生积极主动相结合,营造一个积极向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做过的实验,提出质疑,大胆探讨,而教师层层引导,启发创新性思维。③更新教育思想。启发式教育是问题式教育,以问题为线索,自顶向下,层层研讨,剥离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一种不以结论为目的的教学。④提高教学效果。启发式学习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发现知识的同时运用知识,在教师适当的启发和诱导下,通过自主性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感染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讲课是一门艺术,语言的表达感染力对于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听课兴趣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大学的课堂里有的教授讲话语调平平、语气低沉,一点生气都没有,讲课成了催眠曲,学生睡觉的一大片,而有的讲师讲课慷慨激昂、声音洪亮、风趣幽默,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自然效果就好。讲课有无感染力,与教师的职称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授课语言的表达艺术。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必须通过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入耳又入心。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就是对自己思想的表达,这种表达思想的方式可能有千百种,感染力可能会不同,带来的课堂效果也就千差万别。教师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内在知识体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外部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以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讲授方式,如以适当的语气、语调、手势等,把所要讲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以专注、兴奋的状态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达到良好的教与学的目的。
4 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措施与方法
可以看出,教学能力的提升措施是加强教学能力各构成要素的建设,即加强讲课过程中思辨能力、启发能力和感染能力的建设。
1)思辨能力建设。
所谓思辨能力就是指思考辨析的能力,思考就是分析、推理、判断的思维活动,辨析就是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的辨别分析能力。青年教师要提升讲课过程中的思辨能力,首先要在讲课中强调对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尤其是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搞清楚,这样才能把所要讲的问题辨析清楚,不至于把不同的事物或概念混为一谈;其次要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所讲授的知识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最后要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记忆是思维的前提,没有记忆知识就无法积累,就没有办法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也就谈不上推理。例如,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院的专业核心课,在为学生讲解第二章线性表存储结构时,首先讲解单链表的存储结构,再讲解基于这种存储结构如何实现对数据的操作,即对数据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当实现了这些操作的算法后,就要带领学生分析这些算法的性能,分析如何改进存储结构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基于单链表结构所实现的查找算法,如果要查找当前数据元素的后面数据时,比较容易实现,而当要查找当前数据元素的前面数据时,就根本实现不了,因为单链表中尾结点的指针域为空。这时候就要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怎么解决,学生就会提出将尾结点的空指针改为指向头结点或首元结点,就可以构成循环链表,以实现查找当前数据的前面数据,这就引入另一个线性表存储结构——循环链表。在引入循环链表后,引领学生分析时间复杂度,虽然能实现查找,但是查找的时间复杂度比较高,再如何改进呢?又可引入双向链表的概念。再经过分析发现,虽然双向链表比循环链表提高了查找速度,但是在每个数据结点上增加了回指指针,增加了结构上的开销,占用了更多的存储空间,又可引导学生明白时空之间的互换关系。这样就将线性表的各种存储结构通过分析比较,引导推理,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便于学生思考和记忆。
2)启发能力建设。
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言的,主要就是探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激情,同时,对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启发,便于他们理解。例如,在讲授面向对象技术课程时,对于“对象”“类”这样的抽象概念,如果能和现实中的具体事物结合起来,如“家用电器”“电视机”“液晶电视机”“TCL电视机”以及某一台具体的电视机,就可以将“类”“子类”“对象”“实例”的概念讲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又具备能把不同领域中的事物进行关联,将现实中易于理解的不同事物与抽象复杂的概念联系起来的能力。青年教师要勤于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熟练运用关联或联想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就比较容易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感染能力建设。
正像前面所讲,讲课的感染力主要与教师讲课的艺术性有关,包括激情、语调、姿势、表情、语言、睿智等,这是一种个人的修养。通过观摩一些富有感染力的演讲,跟听老教师以及名师的课程,基本可以提升自己上课的感染力。青年教师要勤于向老教师和教学名师请教,听听他们的课程,详细观察和学习他们的讲课姿势和表情、抑扬顿挫有节奏感的语调、讲课过程中穿插的一些语言以及他们管理课堂、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只有这样,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打磨,才能将自己训练成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讲者,所讲的课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青年教师通过多听老教师或教学名师的讲课,提升自己的教学感染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试想一个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看似勤奋刻苦,实则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效率又能高到哪里呢?培养青年教师的课堂感染力,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运用准确精炼、带有艺术性的语言,抓住课程的重难点,让学生们有目标地学习;讲课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言语幽默会给课堂增加润滑剂,令学生集中注意力;列举生动形象的例子让抽象的知识更容易被理解,且有助于记忆;具有抑扬顿挫节奏感的语调会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总之,增强讲课过程中的感染力也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轮的摸索与总结,会逐渐形成自主性的教学风格,使课程的讲授不再枯燥乏味,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
5 结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的永恒主题。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经过4年的培养,毕业时所要具备的素质有算法的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的设计、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靠学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因此教师的作用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辨、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学校开设的课程或过时,或浅显,仅仅满足于对知识进行皮毛式的介绍,缺少深度的思考,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就会被淘汰,因此,培养教师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思辨能力、启发能力和课堂感染力将是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掌握了这3个要素,就能教会学生思辨性、主动性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