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模式及原因

2019-12-20林晓凤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转型经营

林晓凤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朔州审计中心,山西 朔州 036000)

商业银行是资金交流的商业性场所,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型城市的农民群体,其业务的开展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市场经济角度和长久的发展规划中,其服务功能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在科技金融的不断发展下,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一、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转型的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经历了多次的转型发展。目前虽面临的转型问题是在科技冲击下的管理经营能力不足造成的,在商业服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欠缺。银行为了提升企业管理模式,将营业税进行了结合流通的工作,从而税负增重的工作是十分严重的。有效的税负管理机制落实也离不开监管工作的落实。我国自2016年起进行营改增项目的落实,这也成为了中小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和转型工作的强大的推动力。2017年农村金融转型会与的落实使得监管工作基础性全面提升,也在具体的落实中对于体制管理、业务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工作规定,切实促进了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工作的进度。

二、当前中小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一)维持本地区域经营模式

维持本体经营模式,就是要农村商业银行要在针对性地区特色基础上进行管辖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利用,使得相应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政策适应当地发展实际的需要,商业银行转型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更加科学。

(二)建立异地子商业银行模式

与本地区经营模式相比,在异地建立子银行系统的方式则是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扩增的具体的方式之一,需要在具备充足的综合实力的基础上进行子银行运转的相应工作。建立异地子银行的模式本身是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的表现,在打破了当地经营的格局后,有利于进行更为全面的资源整合工作,使得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发展。

(三)参股经营模式

对于以上本地经营和异地子银行的经营模式,都是在自身实力允许对于自身区域资源的利用与发展,而参股经营的模式是将其他地区和其他银行的资源进行综合性的整个工作,利用参股、控股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管理在银行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降低,在抵御金融风险和危机的过程中采取抱团的方式,使得经营的稳定性增强。虽然参股经营的方式风险性更低,但是在适应性方面能力不强,容易导致发展不均衡。

(四)兼并其他金融机构模式

上述参股经营相对而言更加适合综合性强的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综合小的农村商业银行则在参股经营中不占据优势。而兼并其他金融机构的方式则是较好的提升实力较弱的农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实力的较好方式,通过兼并的方式达到自身综合实力增长,也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占据良好的发展地位。这种模式是采取合作方式,将资本力量、负债、其他金融服务等进行兼并和整合,在此过程中通过资源和优势互补,使得综合实力提升。

(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模式

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是在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方式和目标,在农村商业银行在针对农村进行金融服务中,填补了金融服务的空白。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之下促进全国中小农村金融机构蓬勃发展的新政策,主要在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农村经济行业的资本活跃,促进经济发展。

三、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转型的原因和对策

(一)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工作中,依然要面对服务的主要群体,组好满足“三农”的基本要求,在商业银行发展和管理中要对其创新增收点进行统筹管理工作,在转型中做好市场适应性分析的判断,也在工作中保证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目前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转型工作中,需要结合当下发展趋势进行与互联网技术和运行机制的结核性工作。在管控过程中,利用互联网运作模式使得转型工作的市场定位分析、产品设计、客户需求调查等工作更加准确,也在工作中促进中小农村商业银行的模式改革,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在不断拓展多元化、综合性业务工作中,混业经营是在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的趋势,因此监督管理运行机制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开拓业务渠道和类型中,建立好跨业合作的方式,金融租赁和消费贷款机制中做好市场分析和定位工作,使得在经营结构逐渐成熟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和转型工作的进步。

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工作下,客户群体实际需求也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环。尤其是在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中,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对象更加多元化、金融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在多层次服务对象的工作中要对于各类业务调整和转型工作进行落实,保证市场运行机制的畅通性,使得管理机制创新,在新经济和新的农村发展态势之下做好中小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工作,促进长久、稳定发展。

(二)推进“规模化”转型为“价值化”

新时期的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工作进行要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体制的前提下进行,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工作,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前提之下进行自身管理工作的完善,在调整结构等一系列的工作中将自身竞争实力提升,占据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主动位置。

首先,进行规模化和区域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完善的工作,在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具有本地化的发展模式之下,管理工作也要因地制宜。针对当地进行的农村经济状态和需求做好针对性的资金结构和资源整合工作模式建立,使得转型工作更加有效,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具有长久性。顺应“三农”工作落实与发展,管理路径优化和管理标准提升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结合三农工作导向和实际的工作标准,切实做好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转型工作。

其次,重视科技发展的力量,在转型工作中要积极利用好各项科学先进技术的使用和优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工作中更加积极的面对市场变化和金融行业的变动。科技机制的健全和管控措施的完善需要建立在大数据处理和数据库建立过程和总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格局建立促使银行管理工作更加结构清晰、组织结构优化,做好全面布局工作。

最后,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十分重要,作为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其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积极转型工作中配合互联网运行工作机制,可以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更加贴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使得管理工作实效性更高。

(三)整合多样化金融发展框架

在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转型工作中,其转型原因是在金融结构调整和市场资源变动过程中针对于本地区的银行工作的调整,受到互联网金融支付宝、微信零钱通等方面的影响,银行工作具有了一定局限性。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转型是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浪潮的实际需求,使得在金融服务水平和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方面进行提升,促进金融行业整体发展。

(四)加速业务转型

农村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工作是在符合当下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和网络平台建设中进行积极调研工作,在农村金融服务对象和银行之间建立好更为紧密的联系,使得工作进行更加便捷。农村商业银行还要加速拓展业务渠道,增加其资本流通、增长的速度,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局限性降低。立足于本地服务基础上,做好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工作。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和转型工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在蓬勃发展的农村地方经济的实际需求。在进行转型中要做好当下市场分析和模式的科学判断工作,更好提升经济效益,促进行业全面发展。新时期农村中小商业银行的转型势在必行,因为从长远来看,是解决农村商业银行服务功能有限的长期问题。特别是科技金融一体化,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市场。农村商业银行正处于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转型经营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沣芝转型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