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环境管理 手段变化的经济因素体现
2019-12-20王耀彬朱恩亮王寒松
王耀彬 朱恩亮 王寒松
(1、长春市危险废物管理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2、长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前言
在环境管理中,经济手段就是通过利用经济价值规律来对环境管理做出一些调节,具体实施还是以税收、补贴、罚款等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对环境管理进行限制或者鼓励,进而促进社会活动的主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对生态环境实施保护措施,以此来起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
一、新常态背景下环境管理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逐步呈现为新常态,这种新常态具体体现为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整体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从经济要素驱动和经济投资驱动转变为经济创新驱动三大特点,这一新常态在为我国的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并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之上:(一)经济新常态不仅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也在一步步地淘汰产能比较落后的设备及技术;(二)对我国的产业整体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三)促进了各种创新节约型技术的开发与发展;(四)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经济可以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这几点发展机遇不仅为如今的环境管理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政府部门在生态环境管理过程中对各种经济手段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有利的探索,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决定着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未来的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1]。
二、新常态下环境管理手段的经济因素的具体体现
(一)法律手段
一直以来,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在法律领域中对于环境的保护理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对于环境犯罪的通常也是以预防为主,处罚为辅。但随着我国步入到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最为明显的便是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系统正在逐步完善,使得相关执法人员可以“有法可依”,并对那些环境犯罪分子实施有力的打击。而对于环境管理的经济因素,其主要变化还是体现在我国的部分环境经济政策正逐渐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并在逐步走向环境经济法律体系化。而从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相互关系来说,法律手段是经济手段的实施依据,而经济手段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法律的完善和发展。不过我国在与环境经济相关的措施还是多以环境经济政策或者环境产业政策为主,而对于具体在法律上的体现却相对来说比较少,但随着时间步入到了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部分环境经济手段也在经历了一系列实施和验证后走向了立法阶段,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便可以实现将环境管理的相关政策从一开始便会受到法律确认的待遇,这样便可以实现从法律手段上促进我国环境管理中经济因素的发展。
(二)行政手段
在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行政管理体制也在进行着改革,这一点在环境行政管理上也是如此。伴随着环境行政管理的改革,我国在环境的行政手段上也出现了很多变化,也正是因为环境管理的行政管理手段出现了变化,使得如今的经济手段更加容易被落实,而反过来经济手段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来促进我国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进而实现良性循环,保证行政改革的顺利进行。而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环境管理的经济因素不仅可以降低社会上实行环境治理的成本,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有能力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环境治理当中,还为那些积极实施环境保护的“绿色企业”所应有的经济支持,令其能够不断的健康快速的发展的同时,提高其对于环境保护的决心和力度。而对于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黑心企业”,环境管理经济因素的存在就是对其最好的震慑与打击,让其能够迷途知返,走上“绿色企业”的道路。除此之外,经济因素的存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今的环境管理与企业发展的交叉问题,当然如果单纯地依靠环境管理部分来对此来进行解决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管理部门在金融、税收以及“优惠政策”上同其他经济部门进行通力合作,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出经济因素的作用[2]。
(三)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句话在环境管理上也同样适用,但科学技术的研发同样需要有足够的经济作为支持手段,只有保证新技术开发的经济充足,才能让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而我国在环境管理技术手段的经济因素变化主要还是体现在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社会资本促进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两点之上。
1、财政支持力度加大
在我国,财政支持一直都是很多科研项目的重要经济保障,环境技术的研发也同样是如此。而对于环境技术的研究法,我国如今处于财政部门每年会下拨一部分资金以外,国家还专门设立了相关的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这使得近些年来我国对于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正在逐年上升,如果是对于那么重点环节问题的相关环保技术的研究,国家还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此来保证环保技术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
2、社会资本促进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
对于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虽然国家而财政支持非常重要,但是社会资本的投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些年来,在我国各种“绿色金融”政策的鼓励下,很多企业或者个人都将自己的资本投入到环境保护产业之中,促进了环境产业市场的快速发展。有了市场就会有利益,很多企业都在利益的驱动下将自己企业的资本投入到了环保技术的研发之中,进而促进了环保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
(四)监督手段
对于环境管理来说,监督手段是经济手段有序实施的重要保障,而经济手段又会在一定程度长促进环境监督手段的有序实施。但过去我国对于环境管理中的监督手段的重视程度还不算太高,致使很多环境犯罪分子得以有机可乘。但近些年来,这一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变,国家对于环境管理的监督手段的重视程度也在日趋上升。现如今,环境管理的监督手段主要包括有行政体系的内部监督、行政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公众对于行政系统与企业的监督三部分。其中环境管理的经济因素主要还是体现地方在环境保护工作的绩效考核、解决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落实问题、对于相关管理部门的腐败与经济犯罪的处理问题之上。而在进入到新常态的大背景之后,经济因素主要变化还是体现在监督体制的建设以及监督行动的落实力度两方面之上[3]。
1、监督体制建设改革
在监督体制建设上,经济因素的存在有效地强化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作用,并对环保的管理制度与创新机制提供了更多的可探索的路径。而通过对于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与创新机制的改革,使得管理部门可以继续对责任体系的强化和明确,进而完善整个环境管理部分的上下监督体系,从而确保环境管理部门将自己的所有力量都使用在对环境保护上,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的发展。
2、监督行动的落实力度加强
随着我国对于监督行动的落实力度的加强,采取 “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项治理,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严肃执纪问责,深挖细查因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违纪违法行为。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推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取得扎实成效,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五)宣传手段
近些年,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环境保护之中,逐年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的资金投入,然后充分的利用多种新媒体及多媒体,构建新型的宣传渠道,建立亲民化的宣传平台,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除此之外,国家还加大了对民间环保组织的鼓励与资金支持,并通过宣传手段以此来引导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进而实现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4]。
三、结论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经济因素对于环境管理的影响也将变得更加深入和广泛,所以相关的环境管理部门若是想要充分地利用起经济因素来促进环境保护,那么就需要以法律手段为依据、以行政手段去执行、以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监督手段为保障、以宣传手段为补充,这样才能在新常态下加强环境治理,利用环境保护来优化经济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可以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协调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