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

2019-12-20李亮军

时代经贸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管理工作机制

李亮军

对于现代企业经济运营管理工作而言,要想提升行业市场占有率,就要在完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整合自身内部控制机制,为企业自身发展能力的优化提供保障,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内控机制作为发展建设和风险防范的关键,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管理风险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而言,企业决策层对于企业管理风险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直接决定了内控机制的时效性,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企业要想提升管控工作的基本水平,就要充分重视企业管理存在的风险[1]。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内部企业管理者对于风险控制工作认知不足,就会造成相应的风险控制工作落实不到位,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流程的科学性,也会造成内控管理职能履行效果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若是管理工作不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就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失去实效性,人力资源基础不良直接导致高新技术研究工作停滞不前,出现人力资源调配工作运行不畅的现象。最重要的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才的流失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除此之外,在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若是忽略人才培训以及人才职业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会导致内部管理效率的失衡,必然会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技术风险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技术是根本,但是,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技术研发和升级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到位,就会出现技术风险问题。

第一,技术创新风险,技术的创新会受到周围环境、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国家相关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若是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没有对相关情况进行集中管理,就会造成技术创新升级工作不能和市场运行管理相匹配,必然会造成技术风险问题。

第二,技术创新的来源以及创新后的结果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企业要在技术研发工作中对技术创新结果的新颖度和意义予以统筹分析,并且对技术应用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予以集中管理,才能减少风险问题对技术研发造成的影响。

(三)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财务风险

在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财务风险问题也较为常见,主要集中在企业实际财务管理工作层面,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监管的过程中,管理信息失真就会对财务管理的质量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其中较为关键的就是信息披露不到位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而言,工作程序不健全、财务信息备案不及时以及后期抵消管理、优惠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不深入都会对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造成制约。

二、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对策

在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整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风险防控体系和防范措施都能满足实际需求,且能有效实现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为进一步提升内控管理效率的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一)建立完整的企业制度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就要制定完整且严谨的管控模式,并且将发展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融合,从而维护制度的科学性以及高效性。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现状和市场运行环境,确保制度程序和内控管理模式都能满足控制需求,且能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权限,促进内控工作的顺利发展和进步[2]。

首先,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要从管理层出发,管理层要提升对于内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宏观层面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和管理机制,确保能优化内控监督体系的完整性。最重要的是,管理层要结合内控要求和设计发展标准对内控体系进行约束和监督。

其次,企业内部要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处理,强化交流沟通的基本水平,为内控机制的科学化发展和运行奠定坚实基础[3]。

再次,要积极提升企业内部的审计水平,将内控管理工作和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联动,确保审计部门内控管理的监督时效性,聘请注册会计师对相关内控管理项目进行了集中校对,整体财务监管和运营管理相匹配才能促进企业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要结合实际需求强化文化建设水平,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工作氛围,为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例如,某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致力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节能减排综合服务(N77),主营业务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治理、区域环境综合服务、低碳服务。为了有效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2017年进行了内控体系的全面升级,设立了内控专员岗位,并且将内控管理编写到企业文化手册中,在全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内控指导教育培训,真正意义上从企业文化层面形成了良好的内控管理氛围,也提升了全体员工对于企业内控管理的信心[4]。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管理和发展是推动企业全面进步的内驱力,也是企业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想保证创新技术的发展水平,企业就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完整的技术管理模式和风险监督机制,避免技术风险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制约。

企业要积极建立完整的创新能力监督管理机制,尤其是对技术升级和创新项目中的资本预算过程、消耗过程以及生产质量控制过程等进行统筹监督和约束,从根本上完善控制技术创新的效果,从而一定程度上辅助企业克服技术风险问题造成的经济影响。最重要的是,在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要对技术创新的整个环节和过程予以监督控制,并且保证创始过程、演进过程、开发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经济完善科学研究工作,也为全面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技术监管水平提供保障[5]。

(三)整合财务管理模式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管理部门要对财务监管机制予以重视,要对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权限进行科学化的处理和划定,减少工作人员常规化工作中出现的徇私舞弊问题,也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方案科学化制定提供基础保障。

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建立职责明确的监督管控机制,确保能将各个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提高工作管理氛围的基础上,确保财务管理部门能联合相应部门完善协同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充分熟悉现行的财务政策,积极提升企业收支管理工作的水平,优化其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及时性,从而提升监督和审查核对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新技术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不仅仅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也要整合自身的风险防控水平,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并且结合风险问题建立对应的管控流程,突出风险防范能力和综合预防水平,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和行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管理工作机制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