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2019-12-19华敏
华敏
摘 要:健全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础,可以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对防范腐败、浪费,提高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水平和保护国有资产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财务;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9-016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在会计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党的十九大报告更进一步作出了部署。内部控制是决算报告的重要内容,是一种法定行为。
1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现状
1.1 观念有待更新
财务内部控制是指单位通过制定财务制度、执行程序和实施措施,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管控和防范,达到控制目标。财务内控可以遏制套取资金、小金库设立、资产漏登、超预算、无预算、超标准、未验先付、假合同、应采未采等现象,使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财务安全得到保证。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从2012年12月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最初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要求,到2019年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工作会指出的下一阶段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在于“深”,更在于“实”,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目前,内部控制工作“深”的关键在于坚持问题导向,挖问题要准,真正抓住短板;“实”的关键在于重点突破,要切实堵塞漏洞,避免问题查而不纠、纠而不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的领导观念落后,缺乏财务风险预警意识,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误区,认识不到其重要性,使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不出真正作用,导致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推进力度不强,制度流于表面[1]。
1.2 模式有待创新
财务人员专业知识落后,财务管理模式老旧是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上,流程过于简化或过于烦琐,也会加大实际的执行难度。低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模式由于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利用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的移动化与智能化,将办公场景融入日常工作中。
1.3 制度有待健全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仅以一般财经规章制度替代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书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凭经验简单控制日常事务的做法存在许多缺点和漏洞。落后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导致单位在采购、投资、合同和项目管理等关键经济业务中缺少监督管理机制。另外,过于形式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会降低财务管理水平,使实际执行力大打折扣,导致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资金管理工作不规范、财务风险预警不及时[2]。
1.4 水平有待提高
财务内部控制理论知识的匮乏和业务操作技能低下,直接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的高效执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核算方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
2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2.1 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观念
“十三五”规划已经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作出了部署。相关规定要求事业单位提高财务人员内部控制管理观念,对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和梳理;要求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框架,提升管理水平;将内部控制管理观念提高到一定水平,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部门之间要加大相互监督管理的力度,建立可以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把内部控制制度中监督的作用认识到位,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各种疏漏。
2.2 创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不是将旧有的模式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在现有模式上进行改进,是单位财务管理的升级和创新,将重复性的工作、低附加值的工作释放出去,做更高水平的事。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来看,由于各项工作缺乏手段支撑和有效的信息化工具,或者已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独立运行,业务与财务信息流转的全过程监控无法实现,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完全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导致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无法得到全面贯彻及严格执行。因此,若要为财务工作精准导航,就必须运用先进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不仅可以构建财务大数据,强化衔接,堵住漏洞,降低合规性风险,减少财务业务之间的矛盾,减轻财务和业务的工作量,还可以提高效率,提升业务满意度,实现单位内部管理创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将内部控制嵌入信息系统中。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应实现程序化和常态化,将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分块管理,实现信息分割,改善信息“孤岛”的局面,使单位财务由传统的日常管理向管理会计转变,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单位的管控效能迈上新的台阶[3]。
2.3 健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健全,可以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要健全财务人员考核制度,定期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进行测评,使之形成职业压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单位领导要充分了解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和财政政策,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督促会计人员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有效地履行职责。
同时,设立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其不相容岗位要相互分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财务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要实行轮岗制度,通过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自我评价管理、相互制衡机制形成合力,以监督促绩效,以公开促自律,确保内控制度的真正执行。此外,在资金分配使用、资产监管、投资、采购工程决算等财务审核报销中,实行岗位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
2.4 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正确执行。首先,要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应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领导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财务人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高低。其次,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会计工作人员开展经常性的内部控制技能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及时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手段。通过运用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控制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夯实财务人员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
3 结束语
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的认识,树立风险管理观念,是事业单位防范财务风险的主要手段。事业单位领导要理解内部控制度对单位的重要意义,财务人员要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重视财务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岗位标准化、标准表单化、流程岗位化、表单信息化,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有力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