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背景下的高校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9-12-19邱陵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创新 高校陶艺课程
文化传承是教育的核心基础,文化创新是新时代发展的主题。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高校义不容辞。陶瓷艺术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手工艺可以说与非物质文化息息相关。现代陶艺课程的体系发展也趋于专业细分化、国际本土多元化,这是陶瓷艺术发展自身的需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它提出的新方向。
在全民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非遗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对于高校陶艺课程的教学体系、研究创新方向也提出了新问题,指明了新方向。如何以非遗文化元素为创作和设计来源,突出地域性特色,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使陶瓷这一独特材质与非遗元素之互融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的。针对倡导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结合近20年的高校陶艺教育教学与实践试验之经验,笔者对高校陶艺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在陶藝课程理论中加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
过往的陶艺课程理论内容偏重于单纯技法的介绍与运用,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介绍与引导。它们的传承与创新、相渗相融完全可以作为现代陶艺创作与高校陶艺教育实践的新方向。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本土非物质遗产文化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高校的陶艺课堂教学可在让同学们了解陶艺的基本成型方式及形式的理论和实践制作基础上,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元素作为练习、创作的构思切入点展开。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课程之初的理论讲述内容中加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前期实践成果的展示与解析也尤为重要,它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和感受陶艺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真实结合、怎样真实结合的。学生有了实际的案例参考,有助于启迪激发他们的创作动力,认识到如何高效地进入课程实践体系。
二、加强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介绍与引导的同时,对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以及和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往往也是课程体系设置所忽略的。理论联系实际是一切美学创作、艺术设计的根本,理论没有落到实际,单纯地进行研究解析,往往都是纸上谈兵,也就谈不上传承与创新。过往教师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关注、重视度不足。相关平台及一线资源的素材收集有限,甚至可以说很多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比传承的速度快。能够进行实地实体调研的内容有限。这就要求师生在课程中要做好长期延续性的实地学习、考察,以及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尽量在前期收集到有限素材中的精华,为其后的创作设计奠定基础。前期的实地考察、实践阶段性成果对于课程教学实际创作的理论引导及案例分析有着相当关键的意义与作用。往往实地考察与前期试验实践成果的展示比课本理论内容的单一讲述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使其能从朦胧被动学习、实践状态,向更有效的主动学习、实践转化。
三、从打造品牌设计入手挖掘创作主旨
在我国市场经济、学校学科大力提倡产学研转型的大环境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陶艺创作课程考核要求,不应像过往那样单一做出一个或一套作品,而应从市场角度、品牌意识、批量生产、成本预算、系列包装、特点特色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构思、创作设计和制作。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出现浅尝辄止、延续性差、系统整体性不强等现实问题。学生往往在课程之初对其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内容兴趣不浓,连带反映出对创作设计没有感受,使出来的作品给人以浮于表面、大同小异之感。如能从课程一开始学生就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挖掘创作主旨,从打造品牌设计入手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实践,这样一来,无论对在学生专业综合素养的全面锻炼与提升,还是对真正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都有着积极且有效的基础性教学与研究成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独立学院《现代陶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果。
(作者简介:邱陵,男,硕士研究生,湖南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