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虹:中国虹

2019-12-19江南

新青年 2019年11期
关键词:张虹平昌索契

江南

转项

哈尔滨作为北方著名的省会城市,是出产冬奥冠军的圣地,很多滑冰滑雪运动员都出生在这里。由于天然的气候条件,冰冷的冬天促使很多人从小就喜欢滑雪、滑冰,张虹自然也不例外。与黑龙江省内其他短道速滑选手一样,张虹在最开始接触滑冰的时候,选择的也是短道速滑。1988年出生的张虹,自小身体就比较弱,7岁时父母便带着她在楼下公园里的一家滑冰场报了名。最初张虹跟其他孩子一样,仅仅把滑冰当成一个爱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虹逐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小时候,只是单纯地觉得能在学校之外,还有小伙伴一起训练一起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并没有以后要拿冠军的念头。”张虹说。

滑冰带给她的是纯粹的快乐,但她的天赋却很快得到显现,在全国青少年短道速滑比赛中滑进了前八名。12岁时她被选入专业队,身边都是十五六岁的大孩子。随后的8年,张虹虽拿到短道速滑全国冠军,但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大赛的愿望却始终没能实现。“我7岁开始接触滑冰项目,12岁进入哈尔滨市队,前两届冬运会,我比的都是短道速滑。”张虹笑吟吟地说。在短道速滑上张虹也曾拿到过全国锦标赛冠军,但却因为身材有点高,一直没有入选国家队。

2007年备战十一届全国冬运会时,新聘的韩国教练要求她减肥,随之而来的还有急剧增加的训练量。一个月内张虹瘦了20斤,但成绩却不见起色,“练得有心无力,滑什么都跟不上。”随后张虹到医院检查,12项生理指标8项低于正常人,这样的身体,连正常生活都受到影响,更何况还要做一名坚持大运动量的速滑运动员。退役还是转項?疲惫的身体发出休息的呼喊,但张虹的心却不服输。2008年,张虹决定转项练习速滑。“当时身体有一定损伤,我用了3年时间才恢复正常。”张虹回忆道。现如今,体育界跨界跨项已成为平常事,但在当时,张虹还是顶着很大的压力,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看起来似乎都是在冰面上进行,区别不大,但真正滑行起来在技术上相差很多,“刚开始不适应,一切从零开始,两年多才转变过来。”张虹说。

作为早一批的跨项运动员,张虹乐于分享她的经验和体会给同样有梦想的运动员。“我从心底特别想帮助这些运动员,因为跨界跨项并不那么简单,也不容易,放下之前的所有,然后去接受新的训练规则、新的器材、新的教练、新的团队和新的比赛方式。”对很多运动员来说,重新适应新的项目,需要很长时间,但张虹的经历表明,只要坚持,最终会打开新的一扇窗。

拼搏

相比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被称为“大道”速滑。“大道”和“短道”的比赛从场地、规则到装备差别都很大,可以说,速滑项目更体现滑冰运动员的硬实力。来到“大道”赛场的张虹,在教练的精心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下,她的优势迅速显示出来,2010年进军国际赛场之后,她就很快从B组滑进了A组。2011年,张虹在速度滑冰世界单项锦标赛女子500米比赛中获得第五名,女子1000米比赛中获得第七名,而这仅仅是她转项后的第三年。从2012年1月第12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度滑冰女子短距离全能比赛开始,张虹在国内和国际赛场上如同收割机一样,在所参加的比赛中,均有奖牌入账,特别是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张虹在赛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异军突起,最后力压韩国名将李相花获得那一年的冬奥会女子1000米速滑的金牌,这是我国在冬奥会上首枚速滑金牌。

“奥运会前,没人关注我。”张虹说。但竞技体育用实力说话,首次参加冬奥会的张虹滑出1分14秒02的成绩。“自己滑完等待后10组比赛的时候,心脏简直快蹦出来了,手一会儿出汗一会儿冷的。”最后一组出发的选手没能超过张虹的速度,中国冬奥会速度滑冰的第一块金牌诞生了。张虹身披国旗的倩影被无数摄影师留下,多年的辛苦一朝回报,她的脸上露出最灿烂的笑容。

张虹的名字在冬奥会后成为中国骄傲,而她并没有因取得冠军而骄傲,仍刻苦训练,征战大小赛事,世界杯、世锦赛……囊获奖牌无数。但多年的运动生涯,她的双腿受创伤太多,导致比赛状态总也无法调整到最好。2018年冬奥会,带着“卫冕冠军”的头衔来到平昌,29岁的张虹没能延续4年前在索契的辉煌。在平昌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决赛中,她在第11组出发,以1分15秒67的成绩仅排名第11位,无缘卫冕。

无法在平昌重现4年前的场景,站在领奖台上注视着国旗升起,或许是张虹的遗憾,但对于几年来持续受到膝伤困扰的“老将”而言,她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膝伤对我影响很大,我的膝盖不断有积液出现,可以说伤病是我最大的敌人。”每当聊起膝伤,张虹的声音有些低沉。从2017赛季开始,张虹就一直受到右膝内侧半月板损伤和膝盖软骨劳损的困扰,而她的左膝同样有旧伤。“医生曾经建议我卧床静养,让我的膝盖不要承担太大的重量,这样有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康复。但这并不是我的选项。”张虹的偶像是45岁的德国选手佩兹腾,后者在2017的世锦赛上拿到了5000米的银牌。“如果一位45岁的运动员还在拼搏的话,我有什么理由松懈下来?”在备战平昌冬奥会的最后阶段,张虹经常这样激励自己。

但年龄的增长和伤病的困扰使得她无法再勉力坚持。“有时膝盖的伤痛疼得晚上睡不着,更无法坚持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于是,在平昌冬奥会不久,她挥别了陪伴自己23年的速滑生涯,也从“运动员张虹”的身份中脱离。

转身

告别了运动员身份,但张虹并没有远离体育赛场。2018年2月,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表决通过后,张虹成功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任期8年。“国际奥委会委员是没有工资的,我们都属于志愿者。”作为99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她深知自己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刚开始主要是与人接触,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国际奥委会中不只有委员,还有其他的工作人员,这些接触可以让我尽快上手,适应委员工作。我希望自己能尽快成长。速滑虽然作为一个大项,但以前从来没有速滑运动员当选为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我代表的不只是速度滑冰,还代表着中国。”张虹坦言,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要为中国,甚至世界奥林匹克做出贡献。

张虹有着姣好的面容和苗条的身材,1米74的身高配上一双大长腿更是吸睛无数,她也被大家称为“速滑女神”。虽然退役,但却依然坚持运动,经常晒出健身时的照片,也会大秀好身材,还会公开自己的减肥方法。性格开朗颜值又高的张虹拥有大量的粉丝,她也借此积极地传播正能量。相信作为奥委会委员的张虹,未来会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荣誉

●2011年世界单项锦标赛 500米第五名,1000米第七名。

●2012年第12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短距离全能冠军。

●2012年世界杯总决赛 1000米季军。

●2011-2012年全国速度滑冰联赛第二站 1000米冠军。

●2012-2013年国际滑联速滑世界杯荷兰站 1000米亚军。

●2012-2013年国际滑联速滑世界杯哈尔滨站 1000米亚军、1000米冠军、集体滑冠军。

●2012年12月16 日哈尔滨世界杯 1000米冠军。

●2012年12月 短距离全能双料冠军。

●2012年12月30 日 亚洲锦标赛 1000米冠军。

●2014年索契冬奥会速滑女子1000米第1名、500米第4名。

●2014年 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拿下中国速度滑冰冬奥历史首金。

●2016年1月24日全冬会女子500米冠军 。

(编辑·姚磊)

猜你喜欢

张虹平昌索契
2018年第23届韩国平昌冬奥会比赛主要场馆
再见平昌,相约北京
安利助力平昌冬奥会
2014年(第22届)索契冬奥会科技备战工作总结报告
“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