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环境中的仪器设备因素及其优化措施

2019-12-19黄煜镔

大学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仪器设备管理

黄煜镔

[摘要]为提高高等院校科研竞争力,吸引人才成为共识,但我国高校对科研仪器设备重视不足。仪器设备是重要的科研因素,先进的仪器设备成为限制我国高校科研创新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高校现有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存在备购方式落后、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对仪器设备维护维修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改善科研环境,使研究人才致力于科学研究,应建立完备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和共享机制,重视人员、资金的独立性,并创建国家仪器研发队伍。

[关键词]科研环境;仪器设备;研究型大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2-0187-03

人才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以来,国内各大高校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人才引进运动。目前高校发展重在人才,引进人才是高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合理知识梯队结构、促进人才队伍的良性流动和动态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许多高校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大量的经费,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然而,由于大多数高校的科研经费不充分,相对而言,其对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工作的硬件条件的关注程度不足,对学校整体的仪器设备的更新和完善重视程度不够,这导致高校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不容乐观。要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速度,既需要在软件方面加大投资,也需要加强与之相适应的硬件系统建设,促进科技投入更有效率,具有更好的回报。相比之下,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已经是我国许多高校的短板,迫切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研究型大学仪器设备的重要性

研究型大学是把研究放在首位的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的动力源、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教学研产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智慧站。毫无疑问,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任务,而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科学实验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科学仪器是认识世界和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实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越发展,对科学仪器的依赖程度越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设备对科研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没有显微镜,就没有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也就无从谈起。没有x射线,现代物理学的产生也缺少了重要基础,晶体化学也同样难以出现。没有哈勃望远镜,就没有人类最深入、最敏锐的太空光学影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创立新学说、新理论还是研制发明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无数事实都证明科学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工具。

由于现代仪器设备越来越表现出集成化、精深化等发展趋势,其结构日趋复杂,涉及多学科知识、多层次技术,因此现代仪器设备往往价格昂贵、操作与维修困难,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周期也更短,新设备更是层出不穷。而在我国许多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80年代初以世行贷款为契机购置的大型和通用性较强的精密仪器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受教育经费的制约,绝大多数的研究型大学关于仪器设备的经费都相当有限,难以满足众多学科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尽管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改革举措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对研究队伍人员建设与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重视,但对学校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与完善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难以与人才队伍相匹配。对研究型大学仪器设备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成为限制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

二、先进仪器设备研发的急迫性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认识,认为中国科技界在科研仪器等硬件上早已是世界一流,其依据在于很多国际上最先进的科研仪器,欧美等国还没有用上就已经被采购进中国。而部分海归人才对国内物质条件的肯定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事实上,仪器设备仍是我国科研的软肋,是制约我国科研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除极少部分顶级院校和高端引进人才之外,我国大多数大学及教师的科研仪器设备都非常欠缺;另一方面,我国每年科学仪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60%用于进口设备,投入在400亿元以上,精密仪器、大型科学仪器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90%以上依靠进口,这也基本上是研究型大学目前科研仪器组成的真实写照。

没有原创性的科研仪器就很难产生开创性成果。以诺贝尔奖为例,已有超过50位科学家因在科学仪器方法和技术方面取得直接成果而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1/3以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物医学奖颁发给了在科学仪器及其方法技术方面有杰出创新的科学家。2l世纪以来,诺贝尔奖更加青睐技术创新,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2018年诺贝尔物理奖则与光学镊子的发明有关。原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曾指出,由于科研仪器对外依存度过高,我国的科学研究存在严重的“空心化”现象。基于现有的仪器设备,不易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科学研究大多成为已有成果的补充和拓展,只能徘徊在跟踪、模仿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仪器设备“重引进,轻自主研发”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由于受科研经费限制、职称晋升压力、岗位考核要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从事仪器设备研究的热情很小,即便仪器研制成功,生产与应用也存在诸多困难。在社会方面,由于国外仪器设备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生产厂家举步维艰,成为代理是常态,创新和生产能力萎缩,对先进设备研发也缺乏助力。先进仪器设备已经成为我国由科研大国转向科研强国的重要阻碍,这也是高等院校的一个硬伤。

三、现有仪器设备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由于高等院校的仪器设备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而不以投入生产创造利润为目标,因此长期以来仪器设备方面的投资和收益情况没有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尽管随着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的展开,以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位点建设项目的推进,近年来高等院校的仪器设备价值大幅增长,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逐渐受到关注,但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的轨道仍任重道远。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管理功能的缺失,进一步劣化了科研環境。

现有仪器设备备购方式较落后。对于批量金额较小的作为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常用采购模式一般是由教师(或学院)经审批后自行采购,或由学校设备处代购,但教师往往从填写纸质申请表开始就要来回奔波于设备主管部门、学院、财务部门之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效率偏低。关于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由于高校采购的仪器设备所属学科门类众多,专业性强,相关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因专业限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定。目前的论证专家制度,因各种原因远未达到专家审批把关的目的,有时甚至只是为了争取科研经费。许多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常常是与引进人员或为完成某些课题有关,这就存在明显的隐患:一方面,设备会因人员的流动或者项目的结题就闲置不用;另一方面,许多通用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得不到支持嘲。

高等院校仪器设备利用率低。据统计,我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平均利用率不到25%,距发达国家170%一200%相去甚远。由于高校之间相互竞争,校内院系各自独立,高等院校仪器设备存在重复购置、分散管理等现象。虽然近年来大型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国家级共享平台参与单位还不太多,地方级共享平台形式化还较明显;校内的共享平台覆盖面也不全面,主要是以学校测试中心为主,而少有院系试验室参与。由于许多仪器设备事实上是由学院各实验室或课题组自己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小团体私有”的现象较为严重,这直接加剧了仪器设备的闲置,导致学校的许多教师难以使用,校际之间的协作更为困难。

高等院校对仪器设备维护维修投入不足。目前,许多仪器设备的精密度高、技术含量高,这不仅要求投入大量的建设购置资金,而且还要求有大量的运行、维护维修经费,以保障仪器设备能正常使用。由于仪器设备的购置直接有利于学校教学与科研,也有利教学评估,还可以吸引更多学生,许多高校重仪器设备的购买,轻维修,因此受维护、维修不及时、不到位的影响,仪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和损坏的现象常有发生,这大大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四、优化研究型大学仪器设备资源的措施探讨

现代科学绝大多数研究领域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研设备,并且科研设备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我国许多高等院校无论是仪器设备的硬件条件还是管理模式都还不能适应研究型大学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高校内部,在既定的外部管理体制框架下,探索优化科研环境的措施。为提高科研能力水平,加强研究型大学的竞争力,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仪器设备全过程管理制度

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高等院校应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我国高等院校仪器设备已有的论证审批不严谨,采购制度也不完善,通常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相应的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缺乏具体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较少。应引入学校与教师之外的第三方评估认证和委托招投标的制度,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还应由主管部门备案与监督,保证仪器设备购置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在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不仅明确给出设备使用规范,还应强化仪器设备使用的相关管理制度,使仪器设备在满足使用者需要的同时能激发实验者的责任意识。而关于仪器设备维护以及报废管理,建议引入财务报告制度,通过增强成本核算意识,提高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

(二)完善仪器设备共享机制

要实现资源合理分配、打破仪器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条块分割状态,首先应强化国家、地区共享平台,要求公立学校必须参与,并且超过一定金额的仪器设备均应共享。其次是规范化平台设备的管理,要求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状态必须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和提供社会服务。最后是增强国家、地区共享平台的职能,在贵重的大型精密儀器设备方面加强计划和协调,由平台统一购买和管理,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公开使用。

(三)成立良好的专业仪器设备管理队伍

管理人员的数量增长和管理手段的进步速度远远跟不上实验设备更新的速度,这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仪器设备需要技术人员的管理和维护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技术人员是仪器设备最重要的支撑条件。只有专业化、合理化的专职专业人员队伍通过完成相关的岗位技术培训和持续考核,才能深入了解设备的技术指标、熟悉设备的操作、排除故障,满足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为此,应提高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地位和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使其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基础、必要的学科背景和一定的技术能力。

(四)设置独立管理的仪器设备经费

在国家、地方教育经费中,应单列仪器设备经费。高等院校通过制定计划和预算,报送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和审核,经审议评估后再单独拨款,在拨款中明确规定各机构预算资金的数额和用途。由于目前各级科研项目均设有仪器设备一项,建议教育经费及科研经费中仪器设备经费不直接拨付单位或个人,均直接划归共享平台进行管理,并引入第三方监督与评估,以避免由于经费来源和管理的不统一而导致没有明确的制度约束。

(五)建设仪器设备的研发中心

设立专门从事仪器设备研发的国家队伍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重大仪器研发可以带来三方面的进步:首先,降低知识生产的成本,加快知识生产与更新的脚步;其次,通过仪器研发带动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第三,通过仪器研发可以培育相关领域的人才。由于仪器设备创新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这容易造成科研人员不懂机械,搞机械的人不懂科研的情况,需要一批能够适合科学仪器研发与生产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单纯依靠某课题组开展研究的可行性很小,我国多年来实施的重大科研仪器研发项目现状和困境已经证实,“牵头人+合作单位”的模式仍是小科学时代的组织模式,无法适应大科学时代的高度集成式创新的要求,更多的只是对国外产品进行模仿或集成,缺乏能被证实和具体应用的原创性技术创新。通过成立隶属于国家、地方仪器设备共享中心的研发中心,依赖稳定的仪器设备经费和人员队伍,将促进原创性科研仪器设备的研发,同时有助于社会力量公平、公正地参与仪器设备的产学研合作,实现国家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五、结语

大学教师,不仅仅是为学生而存在,他们都是为科学而共处,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如是说。而科研仪器设备则是科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研仪器设备的构成是否合理,其是否具有先进性,直接影响科研能力的发挥。如果学校的环境不利于产生高的科研绩效,其所吸引杰出人才的能力将会被浪费。

为优化育才环境,急需研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使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研发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可以通过精细化、系统化研究以及社会支持,为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开发提供有利的制度保证,从根本上解决高等院校的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低效使用、资产闲置等具体问题,营造一种能够产生丰富成果的科学研究环境氛围,切实促进和实现研究型大学由国内一流大学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跨越,进而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猜你喜欢

研究型大学仪器设备管理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探讨
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食品检测实验室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角色分析
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