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北坳陷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

2019-12-19包建平倪春华朱翠山詹兆文蒋兴超

石油实验地质 2019年6期
关键词:烃源岩正构中正

包建平,倪春华,朱翠山,詹兆文,蒋兴超,申 旭

(1.长江大学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化学系,武汉 430100;2.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126;3.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正构烷烃系列是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和原油中的优势组分,因而也是一类引起关注较早和研究程度较深的生物标志物[1-11]。在低演化地质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系列大多呈现明显的奇碳或偶碳优势,且常呈现双峰态分布,反映沉积有机质中低等生物和高等植物双重输入的特征[10-11]。但是,在热演化过程中,随着成熟度的升高,碳-碳键会发生断裂,高碳数正构烷烃会变成低碳数正构烷烃,结果导致双峰态分布变成单峰态分布,且奇碳或偶碳优势逐渐减弱乃至消失[12]。理论上讲,高成熟地质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系列应该呈现前单峰型分布模式,即不应该出现前、后2个峰群的双峰态分布特征。但是,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在高演化地质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系列普遍呈现前、后2个峰群的双峰态分布,且2个峰群中的正构烷烃均没有出现碳数优势现象[13-22],显然这与现有的认识是相悖的。目前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所知甚少。

地质样品的可溶沥青中正构烷烃系列较为丰富,且通过简单的尿素络合即可从饱和烃馏分中把它们分离出来[23]。原油和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已被广为研究,并在油源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4-34],这是因为正构烷烃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可以为生物来源[35]、古气候和古环境特征[33,36]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

本文借助于单体烃碳同位素质谱仪,研究了黔北坳陷不同层位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并结合黔南坳陷虎47井中奥陶统大湾组(O2d)所产原油中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高演化烃源岩中双峰态分布的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可能原因。

1 地质背景、样品分布与实验分析

1.1 地质背景、样品分布及其特征

黔北坳陷位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的交会处,区内发育有震旦系陡山沱组(Z1ds)、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或筇竹寺组(-C1n或-C1q)、上奥陶统五峰组(O3w)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1l)4套优质烃源岩,丰富的残余有机碳含量是一个最好例证[2,37];而金沙岩孔古油藏的存在表明,这些优质烃源岩在地质历史时期已发生过明显的油气生成与聚集成藏过程[20],只是由于后期遭受了热裂解的改造被破坏了。本文所研究的烃源岩样品取自5个露头地质剖面(羊跳寨剖面位于黔南坳陷)和一个钻井剖面,一个原油样品取自黔南坳陷凯里地区虎庄背斜虎47井(图1)。表1为相关烃源岩样品基本信息和基础地球化学数据。显然,烃源岩样品中较高的残余有机碳含量(TOC)和异常低的氢指数(IH)、热解烃含量(S2)、产烃潜量(PG)及沥青“A”含量,与其经历的高演化特征是吻合的。

图1 本文所研究的烃源岩和原油样品的取样位置

表1 黔北坳陷和黔南坳陷烃源岩样品的基础地球化学参数

1.2 实验分析

1.2.1 抽提与分离

烃源岩样品清洗晾干后碎至100目,然后用二氯甲烷进行索氏抽提72 h,以获取其中的可溶有机质。因高演化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含量极低,为了保证后续分析测试能有一定量的可溶有机质,同一重复抽提2~3次,岩石样品用量约为400~500 g。

用正己烷沉淀沥青“A”和原油中的沥青质,然后采用硅胶/氧化铝柱色层法把脱沥青质有机质分离成饱和烃、芳香烃和非烃。饱和烃馏分进行GC—MS分析后,再对剩下的饱和烃馏分进行尿素络合,去除其中所含的支链和环烷烃,以降低其他化合物对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结果的影响。

1.2.2 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

仪器为Agilent 6890/5975台式质谱仪,色谱柱为HP-5ms石英弹性毛细柱(30 m0.25 mm0.25m);升温程序:50 ℃恒温1 min,从50 ℃至100 ℃的升温速率为20 ℃/min,100 ℃至315 ℃的升温速率为3 ℃/min,315 ℃恒温16 min。进样口温度300 ℃,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0 mL/min,扫描范围为50~550 amu。检测方式为全扫描+多离子检测(MID),电离能量为70 eV,离子源温度230 ℃。

研究区白音高老组分布范围较广,该套地层喷发不整合覆盖于下伏玛尼吐组之上,平行不整合覆盖满克头鄂博组,与下侏罗统红旗组及古生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燕山早期花岗岩呈异岩不整合关系。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为一套酸性火山岩组合,主要为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含)角砾凝灰岩、流纹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钾长石、黑云母,石英,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锆石。岩内斜长石绢云母化,黑云母被白云母、褐铁矿等交代。局部地段具强硅化。

1.2.3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

仪器为英国GV公司的Isoprime 色谱(HP6890)—同位素质谱仪,色谱柱为HP-5MS石英弹性毛细柱(30 m0.25 mm0.25m)。不分流进样,进样室温度290 ℃,载气为氦气,流速1.0 mL/min。升温程序:60 ℃恒温2 min,后以15 ℃/min升至120 ℃,再以4 ℃/min升至300 ℃,并恒温15 min。使用正构烷烃化合物的混合标样(nC12、nC14、nC16、nC18、nC20、nC22、nC25、nC28、nC30、nC32和nC35,由美国Indiana大学提供)。样品测试:每个样品至少测2次,要求2次同一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值偏差小于±0.5‰,否则增加测试标样和样品次数直至符合要求。每个化合物碳同位素值取2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2 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

2.1 烃源岩中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

尽管研究区不同层位海相烃源岩中的有机质目前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但已有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烃源岩样品的沥青“A”和经热裂解改造的古油藏焦沥青中可溶有机质的正构烷烃系列大多呈前、后2个峰群的双峰态分布,只有少数样品不具这一特征[22]。在正构烷烃系列呈双峰态分布的不同烃源岩样品中,前峰群的主峰碳为nC16或nC17,这取决于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损失程度;而后峰群的主峰碳基本一致,为nC25,前、后2个峰群的低谷出现在nC20或nC21;此外,前、后2个峰群的丰度相当,且组成前、后2个峰群的正构烷烃没有出现明显的偶碳或奇碳优势(图2)。在所分析的烃源岩中,只有B1-S7、B1-S15和B1-S18三个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系列呈现前单峰型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本文所研究的地质样品中,而且在地质背景类似的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13-21],由此表明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地球化学现象,可能有其内在的控制因素。尽管按照现有的认知,似乎无法解释为什么在高演化地质样品中普遍存在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因为这一现象一般出现在低演化的地质样品中[10-12],而高演化阶段的碳-碳键断裂会使后峰群中的高碳数化合物转变成分子量较小的化合物,结果会导致双峰态分布现象的消失[7,12]。

那么,高演化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出现的双峰态分布这一现象是否存在外来有机质污染的可能,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研究来澄清这一疑虑。一般而言,取自露头剖面的地质样品比较容易遭受外来物的污染,此时最常见的污染物可能与地表植被来源的正构烷烃化合物有关,但与这部分有机质有关的正构烷烃其高碳数成员(nC27-33)存在特别明显的奇碳优势[35,38],这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但就本文所研究的烃源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而言,其高碳数部分正构烷烃的奇碳优势并不明显,只是在少数样品中可以观察到nC29或nC31的相对丰度略高于相邻的正构烷烃,即具有微弱的奇碳优势,其CPI值在1.17~1.30之间。但这一奇碳优势与陆生植物和地表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奇碳优势相比可以忽略。这是因为现代植物树叶蜡的CPI为2.3~54.3,且大多介于5.0~15之间[35],而地表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系列的CPI为1.5~13.9,大多介于5~14之间[38]。据此可以判断,在所研究的某些高演化烃源岩中,可能受到了地表现代沉积有机质的污染,但其影响程度也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在对比研究时,我们只考虑nC29以前的正构烷烃,而nC29及以上的正构烷烃其碳同位素组成数据仅作参考。

此外,在这些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的饱和烃馏分中,均检测到了较为丰富且分布面貌十分相似的甾、萜烷生物标志物,主要表现为分子量较低的C19-26三环萜烷系列及孕甾烷与升孕甾烷十分丰富,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C27-35藿烷系列和C27-29甾烷系列的丰度相对偏低(图3)。定量结果表明在这些烃源岩中常用的甾、萜烷生物标志物参数也十分接近,且具有较高浓度的三环萜烷系列、藿烷系列和甾烷系列(表2),这也与其所处的热演化阶段不匹配,从而显示出高演化烃源岩中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存在明显特殊性。显然,仅凭不同层位烃源岩中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是很难把它们彼此所生的烃区分开。换言之,研究区高演化烃源岩中常用的甾、萜烷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相似性,使得它们失去了其原有的地球化学意义和在油源研究中的实用价值,即此时它们不能再用作油源对比的指标。

实际上,前人的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指出高演化阶段,无论是腐殖煤还是海相烃源岩,其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的分布面貌会出现明显的趋同现象,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地球化学意义[39-40]。此时,依据它们进行油源对比所得到的认识,其主观意愿可能远超客观事实。如金沙岩孔古油藏是研究区一个遭受强烈热裂解改造的古油藏,目前仅存焦沥青,但这些焦沥青的可溶有机质中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与上述4套烃源岩中甾、萜烷系列的分布特征十分相似[20],此时如果仅依据甾、萜烷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的相似性判断,那么研究区任何一套烃源岩都有可能是这一古油藏中原油的油源岩,但这一结论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图2 黔北和黔南坳陷不同剖面烃源岩样品中链烷烃系列分布特征(m/z 57)

图3 黔北坳陷和黔南坳陷不同层位烃源岩中甾、萜烷系列分布特征T和H分别代表三环萜烷和藿烷

表2 黔北坳陷和黔南坳陷不同层位烃源岩和虎47井原油中常用甾、萜烷参数

2.2 原油中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

黔北坳陷过高的热演化程度,使得该区发育的不同层位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其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出现了明显的趋同现象,同时古油藏中原油遭受热裂解改造后残留下来的焦沥青中的生物标志物也出现了类似现象[41],因而目前在研究区已难以找到一个成熟度适中的地质样品,来了解这些古老烃源岩在液态窗范围内所具有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但黔南坳陷凯里地区虎庄背斜虎47井中奥陶统大湾组储层中有轻质油产出,尽管以往的研究认为该原油主要源于黔南坳陷发育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42-43],但这一结论的说服力不强。这是因为该地区这一层位烃源岩中的有机质目前也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此时通过生物标志物指纹特征的对比来确立油岩间的关系似乎可信度不高,但它至少可以作为该地区某一层位海相烃源岩中有机质在液态窗内所生原油的代表。

虎47井原油饱和烃馏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原油中的正构烷烃系列完整,且呈前单峰型分布,高碳数成员的含量较低(图4),与其轻质油的特征吻合。鉴于该原油中正构烷烃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相邻的姥鲛烷(Pr)和植烷(Ph),其Pr/nC17和Ph/nC18比值分别为0.53和0.42,表明该原油没有遭受生物降解作用的改造;实测δ13C值为-31.81‰,Pr/Ph值为1.34,与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表明该原油来源于海相烃源岩。

在萜烷分布特征上,三环萜烷系列极其丰富,尤其存在高含量的C28+长链三环萜烷化合物,而藿烷系列含量很低(图4)。在m/z191质量色谱图上,根据保留位置和保留时间仅能检测到C3017α(H), 21β(H)-藿烷一个化合物,其C23T/C30H比值高达10.94,这明显不同于研究区发育的高演化烃源岩(表2),同时说明该原油的成熟度应该高于一般的成熟原油。在m/z217质量色谱图上,因低的信噪比致使甾烷系列的检测效果欠佳,这与该原油中甾烷系列的含量低有关(图4)。就其甾烷系列的组成特征而言,重排甾烷较为丰富,C29重排甾烷与规则甾烷(diaC29/reC29)的比值约为0.85,暗示其烃源岩可能为泥质岩类,但高演化程度可能对此也有影响;C27重排甾烷与C29重排甾烷(diaC27/diaC29)的比值约为0.53(表2),显示出C29甾烷的含量明显高于C27甾烷,这是以蓝绿藻为原始沉积有机质的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及相关原油常有的特征[44]。

由于该轻质油中常用的2个成熟度参数C29甾烷20S/(20S+20R)和ββ/(αα+ββ)比值分别为0.59和0.56(表2),已达到平衡终点,显然此时它们已无法衡量该原油的成熟度。但该轻质油中可检测到热稳定性较高的烷基单金刚烷系列和烷基双金刚烷系列,其甲基单金刚烷指数MAI和甲基双金刚烷指数MDI分别为72.82%和44.23%。根据这2个比值与镜质体反射率值间的对应关系[45],判断该轻质油生成时对应的Ro值约为1.30%,应该属于生油窗晚期凝析油气阶段的产物。这与该原油中甾、藿烷生物标志物浓度普遍偏低,而三环萜烷和孕甾烷等低分子量化合物明显富集的特征相吻合(表2)。

图4 黔南坳陷凯里地区虎47井原油中链烷烃系列(TIC和m/z 57)、三环萜烷和三萜烷系列(m/z 191)和甾烷系列(m/z 217)分布特征

如果把虎47井轻质油中这一生物标志物的分布及组成特征与前述不同层位高演化烃源岩进行对比(图3),则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相似性或可比性,显然据此也不可能得出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的结论。但从石油地质的角度判断,该原油应该与其中的某一套烃源岩存在亲缘关系,导致它们之间无法直接进行油源对比的原因是高演化作用抹杀了不同层位烃源岩在甾、萜烷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上的固有差异,即高演化烃源岩中的甾、萜烷的分布与组成已失去了实用价值。

3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

总体而言,研究区不同层位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较为相似,无论是双峰态分布特别显著的烃源岩(如取自六井剖面上的震旦系陡山沱组烃源岩),还是基本不具双峰态分布的烃源岩(如B1井上奥陶统五峰组烃源岩),不同烃源岩样品中nC16-28各化合物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曲线十分相似,其δ13C值介于-28‰~-31‰之间(图5),且各化合物的δ13C值呈现随碳数增加由重变轻(负偏)的趋势。由此表明,研究区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分布特征并没有影响其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

对比发现构成前峰群的各化合物或呈前单峰型分布的正构烷烃系列中分子量相对较低的化合物(nC16-20)的δ13C值相对偏重,一般介于-29.07‰~-29.97‰之间,平均值约为-29.59‰;而构成后峰群的各化合物或呈前单峰型分布的正构烷烃系列中分子量相对较高的化合物(nC21-28)的δ13C值则相对偏轻,一般介于-30.02‰~-31.09‰之间,平均值约为-30.59‰,即前者δ13C值略高于后者约1‰。即无论是单峰型还是双峰型分布的烃源岩,其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是相近的,由此表明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系列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其分布特征无关。

虎47井原油中的正构烷烃系列呈前单峰型分布,但其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总体上也呈现出随碳数增加由重变轻(负偏)的趋势(图5)。但其nC16-28间各化合物的δ13C值较为稳定,基本介于-33‰~-34‰之间,变化幅度很小,这与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好的可比性[26],显示海相原油的特点。但与研究区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比较时发现,原油中正构烷烃的δ13C值较烃源岩中的轻约3‰~4‰,而研究区烃源岩的实测类镜质体或沥青反射率介于2.0%~5.5%之间[22],明显高于虎47井轻质油生成时的成熟度。以往的研究表明随成熟度升高,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会变重,典型的变化幅度介于2‰~3‰之间[46]。据此判断研究区高演化烃源岩与轻质油中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异,可能是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引起的。

图5 黔北和黔南坳陷不同层位烃源岩和虎47井原油中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对比

但值得注意的是所分析的所有烃源岩样品中,其nC29及以上各化合物的δ13C值变化幅度较大,如偶碳数正构烷烃(nC30、nC32和nC34)的δ13C值约为-30‰,而奇碳数正构烷烃(nC29、nC31和nC33)的δ13C值约为-33‰,即前者较后者重约3‰,结果导致不同碳数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曲线呈起伏显著的锯齿状模式。这一现象与黔北坳陷金沙岩孔古油藏震旦系灯影组某些储层沥青和纯沥青中相应碳数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特征十分相似[20],由此表明这一现象在研究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草本植物叶蜡中正构烷烃系列具有强奇碳优势,其CPI值高达7.2,其nC26-33正构烷烃系列中各化合物的δ13C值呈奇碳数高于偶碳数的现象,因而呈现出与研究区高演化烃源岩相反的锯齿状分布模式[35]。此外,辽西下白垩统义县组三段下部湖相沉积地层抽提物中正构烷烃系列也存在明显的奇碳优势,其CPI值介于4.4~5.4之间,表明陆源有机质的供应充分,其nC26-33正构烷烃中各化合物的δ13C值也呈现奇碳数高于偶碳数的现象[33]。换言之,高演化烃源岩中高碳数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趋势似乎与陆源有机质的输入没有内在联系。

在意大利Appenines 北部中新世蒸发盐环境沉积的泥灰岩抽提物中,nC23-33系列中偶碳数正构烷烃的δ13C值明显重于奇碳数正构烷烃的δ13C值,这与该生态系统中CO2作为碳源受到限制有关[36],它不同于一般以CO2作碳源的生态环境。新西兰东部陆架海相沉积物的抽提物中其正构烷烃系列既有奇碳优势(nC23-33)也有偶碳优势(nC16-36),但两类分布模式中正构烷烃系列的碳同位素组成均呈现偶碳正构烷烃的δ13C值明显大于奇碳正构烷烃的δ13C值的现象[47],此时其高碳数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与高演化烃源岩中的特征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作者并没有给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由此可见,依据现有的研究结果还很难解释研究区高演化烃源岩中nC29+高碳数正构烷烃中偶碳数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明显重于奇碳数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的原因,但这一现象应该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目前还不清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这也是后续工作值得关注的。

4 正构烷烃系列碳同位素组成偏重的原因

涉及高演化烃源岩抽提物中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的文献相对较少,因而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不多。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寒武系烃源岩与本文研究区相应层位烃源岩的地质背景类似,目前也处于高演化阶段,其nC14-30间单体烃化合物的δ13C值大多介于-28‰~-32‰之间,而不同构造上大多数原油中正构烷烃的δ13C值则介于-31‰~-35‰之间[26,28],即过成熟的下奥陶统—寒武系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较原油重2‰~3‰左右,这与本文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现象说明,高演化阶段碳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可能是导致成熟度相对偏低的原油,其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组成较成熟度明显偏高的烃源岩抽提物中正构烷烃化合物碳同位素组成偏轻的主要原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塔里木盆地TD2井和ZS1C井寒武系储层及TZ62井志留系储层所产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的碳同位素组成明显偏重,其nC13-28的δ13C值介于-28‰~31‰之间[28,48],与研究区下奥陶统—寒武系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系列的碳同位素组成[26]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而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中干酪根的碳同位素较其沥青“A”的碳同位素组成明显偏轻,前者大多介于-32‰~-34‰之间,而后者则介于-27‰~-30‰之间[48],显示高演化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与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金沙岩孔古油藏中纯固体沥青的δ13C值约为-33.22‰,而其可溶沥青中nC19-27正构烷烃的δ13C值介于-29‰~-30‰之间,两者相差3‰~4‰[20],即固体沥青的δ13C值明显轻于其可溶有机质中正构烷烃的δ13C值。那么,如何解释这一地球化学现象呢?

LIAO 等[49]对一个取自四川龙门山构造露头剖面上源于寒武系烃源岩的软固体沥青进行了热模拟实验(温度范围350~460 ℃,等效Ro值约为1.08%~2.86%),然后对其热模拟实验产物及抽提后不同温度点的固体沥青粉末进行加氢热解,并对热模拟实验产物和加氢热解产物中正构烷烃系列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点热模拟实验产物中nC21-28的碳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介于-28‰~-32‰之间,而相应的加氢热解产物中其nC16-26的碳同位素组成呈现随正构烷烃碳数增加由重变轻(负偏)的现象,其δ13C值从-28‰~-29‰降至-31‰~-32‰,变化幅度约为3‰,这与本文的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和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因为固体沥青加氢热解的产物代表了沥青大分子结构中键合的正构基团,这与从高演化烃源岩的干酪根大分子结构上裂解下来的正构烷烃在成因和机理上是可比的。

因链烷烃结构中12C-12C较12C-13C键的键能弱,故在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前者较后者优先断裂,形成碳同位素组成偏轻的油气。而那些残留在干酪根大分子结构上的正烷基侧链则会相对富集重碳同位素,而且会随着演化程度的升高而更加明显。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经历过热裂解改造的原油(TD2井)和高演化的寒武系烃源岩抽提物中正构烷烃系列具有明显偏重的碳同位素组成了。研究区不同层位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系列具有相似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与其甾、萜烷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的趋同现象较为相似。这一现象可能暗示着高演化阶段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也会出现趋同现象,而原因可能与此时干酪根大分子结构中残留下来的正构基团相对富集重碳同位素有关。热模拟实验的固体沥青其加氢热解产物中nC16-26正构烷烃系列偏重的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特点[49],与研究区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系列的碳同位素组成的相似性相互印证了上述观点。由此提示我们,在利用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开展油源对比时,可能需要注意油与岩在成熟度上的匹配问题,即应尽可能地避免原油与过成熟的烃源岩直接进行油源对比。

5 结论

(1)黔北坳陷不同层位高演化烃源岩抽提物饱和烃馏分中常用的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呈现明显的趋同现象,此时它们所提供的信息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地球化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2)研究区大多数烃源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系列呈现前、后2个峰群的双峰态分布模式,这与其高演化特征似乎是相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正构烷烃系列呈双峰态还是单峰态分布的烃源岩中,其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均十分相似,各化合物的δ13C值介于-28‰~-31‰之间,且呈现明显的负偏态变化。可见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分布模式是一种客观的地球化学现象。

(3)虎47井轻质油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也呈现明显的负偏态变化,但其δ13C值较研究区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的δ13C值轻约3‰,这缘于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碳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因此,在利用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进行油源对比时,应避免油与岩之间存在悬殊的成熟度差异。

猜你喜欢

烃源岩正构中正
冷冻机油基础油正构烷烃测定及其对低温性能的影响
利用正构烷烃建立快速筛查禁用偶氮染料定性分析方法探究
中正平和——王栋山水画中的古意
Investigation of the fast magnetosonic wave excited by the Alfvén wave phase mixing by using the Hall-MHD model in inhomogeneous plasma
无题(3)
青藏高原北部土壤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及物源意义
阜阳探区古生界生烃潜力评价及勘探方向
利用断层岩泥质含量判断断层垂向封闭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西藏措勤盆地它日错地区下白垩统多尼组与郎山组烃源岩评价
微型圆管中正庚烷/空气预混催化燃烧特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