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耦合协调性分析*

2019-12-19左振华董勤勤

关键词:南昌市旅游业耦合

左振华 董勤勤 吴 磊

(1.江西科技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98; 2.信阳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一、问题提出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休闲等产业链服务的行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也日益丰富。旅游需求呈现大众化,旅游消费呈现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休闲化趋势。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带动性、文化性、季节性等特点,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

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把“扩内需、调结构、促消费”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业也迈入了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机遇期”。全国各城市都在大力推进旅游业大发展,改善旅游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塑造城市旅游形象,推广城市旅游品牌,打造本地旅游特色,提高城市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集群,涉及若干产业构成:景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等业态,每个业态都上下延伸各自形成了产业链,相互作用形成旅游综合供应链体系、共同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城市化、城镇化、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旅游业是一个大系统,包含吃、住、行、游、乐、购等子系统,子系统间的协调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从旅游消费供需关系看,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需要旅游辅助系统来实现价值交换。

旅游需求指具有旅游消费能力和欲望的消费者群体。旅游供给指提供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景区、景点和目的地的总称。旅游辅助系统是指与旅游供需方配套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包括交通、酒店、旅行社、餐饮、购物点等服务性辅助条件。旅游供给是相对稳定的,而旅游需求则是动态变化的。旅游供给必须适应旅游需求,旅游需求变化会促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旅游辅助系统要发挥旅游载体功能,必须与旅游供需间保持动态平衡。与供给侧协调,共同满足旅游需求;与需求侧协调,在系统功能的配套性、服务性、高效性、满意度等方面满足旅游需求,从而实现旅游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在旅游需求个性化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城市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当下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探讨上述问题也是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创新发展,加快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耦合理论运用

耦合、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源自物理学,耦合是2个以上系统(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促进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反映的是系统(要素)间是否有联系。耦合度则是描述系统之间或要素间相互影响的程度,系统间的联系越多,其耦合性越强。耦合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耦合协调度越高,越有利于各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间的协调发展。基于耦合理论的作用机理,在旅游学研究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杨秀平通过对国内近年来耦合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文献的梳理,较详尽地对耦合思想在旅游与文化、音乐的关系、旅游产业研究、旅游地复杂系统研究、旅游者研究、旅游开发理论、经济—环境—旅游关系、会展旅游、旅游影响分析、旅游交通等9大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述评[1],从系统的角度,介绍了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旅游产业与9大领域间的耦合关系,说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具有不同程度的耦合关系。随着城市旅游业的纵深发展,许多研究者关注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城市化、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结合,揭示旅游业与区域不同系统间的耦合关系与作用机理,以及如何协整、改善不同系统要素间的耦合协调度。

在研究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耦合发展方面,周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江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间的耦合关系,二者耦合度为0.3738,达到了联动耦合发展阶段[2]。张年、张诚分析了江西省旅游经济、交通运输、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三者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处于稳步提升趋势,但协调等级处于较低水平[3]。胡亚光、胡志军从旅游产业的基础支撑力、发展保障力、旅游扩张力、市场消费力、生态承载力——“五力”体系视角,研究了江西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体系间的耦合协同关系,认为:“五力”体系的的耦合协调水平正处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的状态[4]。这表明,旅游业发展不仅有待于加强与外系统的协调,同时更要注重旅游产业内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已有研究偏重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二者割裂研究,而较少把二者纳入旅游目的地平台进行协同研究。马耀峰等从供需角度,对国内外旅游耦合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审视,认为:旅游供需研究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焦点,也是旅游系统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5]。旅游系统的基本结构由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两部分构成。而旅游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的映射则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6]。

随着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必须重视旅游供需间的动态平衡,特别要关注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协调发展。本文以南昌市为例,分析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效用,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验证。针对南昌市的旅游发展提出促进其旅游系统内部要素协调配合的改进策略,以便在其内生动力的作用下,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增长极①。

三、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

(一)耦合度模型

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

(1)

式(1)中,C为耦合度;T为耦合综合评价指数;D为耦合协调度;X为旅游需求评价指数,Y为旅游辅助系统评价指数;k为调节系数,本研究涉及2个子系统指标体系,故取值k=2;αi表示旅游需求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bj表示旅游辅助系统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α、β为待定系数,由于两者的相互促进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旅游辅助系统并不是由单一产业要素决定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相关文献,本文将α、β分别赋值为0.6、0.4。

为方便考察旅游需求和旅游辅助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D,根据耦合协调度数值,对D值进行等级分类,大致分为失调和协调两类,共10个等级级别[7],如表1所示。

表1 耦合协调度等级

(二)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构建指标体系须遵循四个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代表性原则、一致性原则[8]。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借鉴耦合协调度研究成果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旅游需求由国内需求、国外需求2个一级指标构成,旅游辅助系统由交通水平、旅游接待水平2个一级指标构成,如表2所示。

表2 耦合协调模型指标

为了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和数据的权威性,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7年《江西统计年鉴》、2001—2017年《南昌统计年鉴》、2001—201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7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0—2016年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16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等。其中,旅游者人均花费由旅游收入和旅游者人数计算而来。

(三)数据处理

为便于指标的比较与计算,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获得各项指标的标准值。标准值最大为1,最小为0,数值越大,说明某年份在该指标上越占优势;反之,则处于劣势。无量纲化处理的计算公式如下:

xi=Rimax(Ri),yi=Hi/max(Hi)

(2)

Ri、xi分别为旅游需求指标的原始值、无量纲化的值;Hi、yi分别为旅游辅助系统指标的原始值、无量纲化的值。

本文所搜集的数据均为量化数值,故采用标准差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公式如下:

(3)

其中,Wi为某指标的权重,Si为某指标的标准差。Si的计算公式如下:

(4)

表3指标权重

四、结果分析

通过公式计算,2000—2016年南昌市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的评价指数、耦合度、协调度等指标值,如表4和图1所示。

图1南昌市X、Y、C、D、T指标值曲线

(一)评价指数X、Y、T的特征

旅游需求评价指数X,从2000年的0.2491增长到2016年的0.9630,除2002、2003年受“非典”影响稍有下降外,从2004年开始一直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说明游客对南昌市的旅游需求逐年增加,且增长幅度较大。

旅游辅助系统评价指数Y,从2000年的0.2364增长到2016年0.7513,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其增长幅度小于旅游需求的增长幅度,说明旅游需求(市场)发展起点低,增长幅度大;旅游辅助系统起点相对较高,但增长幅度小。

2000—2013年间,除2000年外,指数X一直低于Y,说明南昌市旅游需求发展相对滞后于旅游辅助系统发展,二者发展经历了不协调的阶段。2014年后,则指数X开始高于Y,说明其旅游市场开拓能力增强了,旅游需求旺盛,旅游业保持了较高发展速度。

综合评价指数T,由2000年的0.2440,提高到2016年0.8783,表明二者的相互作用力经历了由低到高的过程。旅游辅助系统能根据旅游需求的增长而不断自我优化,二者的耦合度越来越强,相互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二)耦合度C、耦合协调度D的特征

耦合度C值在0.8~1.0间,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波动。除2003—2007年的3年和2010年外,其他年度均保持在0.9以上,说明二者间长期保持良好的耦合作用和互动影响,共同促进了南昌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耦合协调度D值除2002年和2003年稍有下降外,其他年份处于逐年增长态势,由2000年的0.4936增加到2016年的0.9229,说明二者的协调度正逐年优化。从耦合协调度D的等级看,2000年处于濒临失调阶段,2001年处于勉强协调阶段,2002—2003年再次回到濒临失调阶段,在此期间因受国内“非典”影响而出现非系统性扰动。2004—2006年的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勉强协调状态,2007—2010年处于初级协调状态,2011—2012年为中级协调阶段,2013—2015年呈现良好协调阶段,2016年达到优质协调阶段,协调发展关系逐年改善与优化。数据说明旅游业成为南昌市支柱性产业和经济增长极,正是二者间经历了由弱协调阶段向优良协调阶段改善的发展过程所导致的。

五、耦合协调效用的验证

为验证城市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耦合协调的优质性效用,以全国百强城市排名第一的北京市为例,进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7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1—2017年《北京统计年鉴》、2000—2016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其中,旅游者人均花费由旅游收入和旅游者人数计算而来。北京市的X、Y、C、D、T值等级数值如表5所示。

表5 北京市X、Y、C、T、D等指标值

(一)指数分析

由表5可知,北京市旅游需求评价指数X,除2003年受国内“非典”影响而稍有下降外,一直处于增长趋势。X值从2000年的0.3132增长到2016年的0.9775,说明游客对北京市的旅游需求逐年增加,且增长幅度较大。

旅游辅助系统评价指数Y,呈现先波动上升,达到顶峰后,又波动下降的趋势,2000年的Y值为0.2262,2012年之前波动上升,2012年达到顶峰值0.8436,2013年开始波动下降,2016年降至0.7169,说明北京市旅游辅助系统发展未完全跟上旅游需求快速发展的节奏,反映出城市地域空间不可能无限制扩大,涉及环境、生态的承载力。

2009年之前,X一直高于Y,2010—2012年间X一直低于Y,2013—2016年间X一直高于Y。说明2009年之前,北京市旅游需求水平高于旅游辅助系统水平,旅游辅助系统供给不够充分;2010年旅游辅助系统改善后,旅游需求增长相对滞后,旅游辅助系统供给相对过剩;2013年旅游需求大井喷之后,旅游辅助系统再次稍显滞后。

综合评价指数T,由2000年的0.2784,提高到2016年0.8733,虽然2003年和2013年稍有下降,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表明二者的相互作用力越来越强,关系逐步优化,耦合度越来越高。

(二)耦合协调分析

耦合度C值一直保持在0.94以上,说明二者间的耦合作用促进了北京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耦合协调度D值由2000年的0.5139增加到2016年的0.9124,说明二者的协调度正逐年优化。从D值的等级看,2000—2003年处于勉强协调阶段,2004—2006年处于初级协调状态,2007—2008年为中级协调阶段,2009—2011年处于良好协调阶段,2012年达到优质协调,2013年回到良好协调阶段,2014—2016年处于优质协调阶段。

通过验证分析表明:北京市旅游产业之所以竞争力强,主要得益于旅游需求和旅游辅助系统持续保持优质协调状态。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南昌市旅游需求和旅游辅助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状态;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效验证。结果表明:二者间经历了由勉强协调到优质协调的发展过程,耦合协调度会随系统内部因素的改善而不断趋于优化。结论:城市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间存在耦合关系,二者间存在由濒临失调到优质协调的作用过程。以拉动城市旅游需求为导向,旅游需求发展应优先于旅游辅助系统发展;同时二者间要持续处于优质协调发展水平状态,须保持需求指数X值大于0.9,辅助系统指数Y值在0.7~1.0区间波动,才能充分保障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措施建议

1.促进产业融合,构建全域旅游生态体系

南昌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人民军队”的摇篮,拥有独特的“红、古、绿”三色旅游文化资源,自古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作为江西省会城市、省域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经济发展势头好,旅游产业有得天独厚的地域、地位、交通枢纽和资源汇集等发展优势。坚持全域旅游大格局,确立旅游大开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提升旅游资源、产业投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全方位要素的优化整合,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形成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生态。发挥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加大旅游投资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开发,积极引进“文化+、VR+、生态+"等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项目落户。推动相关产业主动与旅游产业融合,丰富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和附加值。全力改造和提升现有旅游资源品质与文化内涵,形成蕴含“三色”与休闲度假等共生形态的高品质旅游休闲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体验,拓展旅游产业领域,延伸旅游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全域旅游生态体系。

2.增强品牌吸引力,做大旅游市场规模

2016年,南昌市旅游需求指数X值与北京市同期比较接近,但二者旅游产业规模与实力差距却十分明显。2017年南昌市旅游总收入1 200亿元,仅有北京市同期的21.94%;且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指标与北京市比较,显得微不足道,表明南昌市旅游市场规模小,但增长潜力巨大。

南昌市要做大旅游市场规模,持续保持跨越式增长,其需求指数X值必须处于高位(X>0.9)、高层次(规模层次)、高质量运行。同时,必须提高GDP的规模和质量,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适应旅游消费转型与升级发展趋势。基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积极塑造南昌市旅游品牌形象,发挥省会城市的独特优势,形成差异化品牌形象定位。不断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提升旅游景区和服务品质,增强游客对南昌旅游目的地的“粘性”。积极与其他省市合作相互推介精品旅游景区,开发跨省市融合的共享旅游精品线路;利用互联网旅游平台、融媒体开展线上线下旅游品牌推广活动。以“中国水都·鄱湖明珠”的城市品牌形象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利用“八一起义·英雄城”的城市名片提高南昌市的知名度,以具有独特历史地位的“滕王阁、海昏侯”文旅景区为重点提升南昌市文旅产品的品位与品质。通过旅游品牌推广战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构建全省旅游核心城市和国内重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促进其国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为做大旅游市场规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鉴于南昌市入境旅游收入、人数增长长期滞后于其国内旅游增长,作为发展“短板”制约了其旅游产业的均衡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旅游需求指数的快速稳定增长。因此,南昌市要发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加强其在沿线国家的旅游形象宣传,多渠道、多元化、多层面地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推介南昌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和城市旅游国际化形象,提高其旅游品牌在国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大力拓展国外客源地,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南昌从事商务、学习、观光、休闲度假。要弥补国外客源“短板”,须增加南昌市的国际直飞航线,适度增加国际直飞航班密度。除开通泰国、韩国和俄罗斯等国的直航外,要争取开通直飞日本、欧盟国家的航班,做到入境客源多国化、旅游休闲度假化、观光娱乐体验化、入境停留常态化、入境旅游规模化。

3.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2016年南昌市指数Y值略高于北京市,显示其旅游辅助系统建设力度呈逐年加大趋势,而北京市指数Y的峰值是在2012年。虽然南昌市旅游辅助系统指标,如民航、铁路与公路客运量、星级饭店数、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数和旅行社数等,与北京市比较差距很大、不在一个规模层级上,但也反映出南昌市旅游辅助系统规模与质量水平提升存在非常大的空间,要与其旅游需求发展的强劲势头保持一致性,其旅游辅助系统指数Y值应处于较高位(0.7

因此,南昌市在全力打造旅游产业增长极的背景下,其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客运、旅游接待等方面继续加大资本投入,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质量和规模,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能力。积极挖掘昌北机场的旅客吞吐潜力,拓展国内外直达南昌市的往返航线,吸引国内外游客选择南昌为旅游目的地;完善航空、高铁、公路、市内交通“四位一体”的网络化旅游交通体系,形成以南昌市为核心的省级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吸引国内外知名酒店集团以及酒店连锁品牌,在本市投资经营管理各类型酒店,鼓励民间资本、当地居民发展景区民宿、农家乐、特色餐饮,开发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接待中心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培育一批富蕴赣菜特色的品牌餐饮集团或连锁餐饮企业,提高赣菜文化知名度,挖掘民间小吃,开发有机袋装食品,打造具有赣味风格的休闲食品品牌,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高质量地满足游客旅游休闲的“6要素”需求。加强旅游服务人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发挥当地政府旅游服务质量监控效能,提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度和满意度。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地方旅游企业集团,在省内外重点城市进行战略布局,与省内外旅游供应商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形成跨省域的旅游服务产业链,构建跨省域的旅游产业集群或联盟,从而拓宽南昌市的客源渠道,提高客源流入率,进而为旅游产业竞争力赋能。

4.保持优质协调,促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城市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有较强的正向耦合关系,二者耦合协调状态优劣综合反映了城市旅游需求与旅游产业间互动促进的效率高低,揭示了维系优质协调状态的时间周期,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从两市历年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耦合协调状态结果看,北京市连续保持优良协调状态达8年,而南昌市仅有4年,直至2016年,两市同处于优质协调状态水平。由此可知,南昌市旅游产业要成为战略支柱性产业,成为打造全域旅游发展的“南昌样板”,必须保持其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长期处于优质协调状态。发挥二者耦合联动正向作用机理,围绕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在旅游市场规模逐年呈现跨越式增长的态势下,旅游辅助系统应结合城市建设,主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通过政策引导、整合资源、吸引投资、技术、人才,全社会参与共享,共同把旅游产业“蛋糕”做优、做强,确保二者间耦合协调关系建立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逐年提升的优质状态下。反之,在城市旅游辅助系统持续改善条件下,旅游产业可通过丰富旅游产品线、实施品牌推广、精准营销等系列举措,满足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扩大旅游市场覆盖率,不断提高在省内的旅游市场份额,最终目的就是确保城市旅游需求与旅游辅助系统长期处于优质协调发展状态。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将是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切入点。[9]

注释:

①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

猜你喜欢

南昌市旅游业耦合
模拟成真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考了个大的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吃两个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