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决战之歌

2019-12-19文丨

遵义 2019年24期
关键词:务川湄潭攻坚

文丨■ 秦 岭

创客企业生产线场景(赵永章 /摄)

遵义,在山一方,似乎很遥远,远到几千年,远至地老天荒的长寂和广袤无边。

但是,自古以来,贫穷像一座高耸的断崖,横亘在我们面前。曾经富甲一方的“黔北粮仓”,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即便多姿绚丽的风光,似乎也掩饰不住那一抹贫穷底色。

由于特殊地形地貌特征,遵义尚有九个县处于武陵山片区和乌蒙山片区。2014年,国家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乌蒙山片区所在的务川、正安、道真、湄潭、凤冈、桐梓、习水、赤水8个县市被列为贫困县。省级贫困乡镇116个。2014年建档立卡,遵义尚有重点贫困村871个,贫困人口92万。

在武陵山、乌蒙山深处,是一双双渴望走出深山的大眼睛。曾几何时,我们仿佛听到山间那一声声急切的呼唤,依稀看见那些挣扎的身影,渴求生存的生命。一次次的叩问,撞击着我们心底良心;一声声的呼唤,撼摇着我们的责任底线。

花茂儿女唱新歌

打起鼓、敲起锣,欢歌笑语迎亲人,花茂儿女唱新歌!

2015年6月16日,阳光明媚,花繁叶茂。

花茂村群众兴高采烈,翘首以盼。下午4时许,习近平总书记神采奕奕,莅临这乡愁浓浓的土壤,走进革命老区,亲切看望他夙夜牵挂的贫困群众。总书记走在乡愁小道,走在田间地头,走进农民家里,在农家院里和群众亲切交谈,笑语欢声,山水同乐。总书记高兴地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习总书记牵挂老区人民,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来到花茂村,为贫困群众送来党中央的温暖。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4年来,花茂村统筹推进精准扶贫,打造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农旅一体,产业生态融合,人与自然融合,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过上富裕日子。全村1345户,870户贫困户破旧房焕然一新,一幢幢崭新的黔北民居分布于村村寨寨,通村油路四通八达。村民们早已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人均收入近2万元。这个曾经“出行难、看病难、饮水难、增收难”的四难村,如今到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找得到乡愁。

深秋的早晨,我们迎着和煦的朝阳来到花茂。四处田畴,稻谷飘香,瓜果遍地,一派欣欣向荣。村民王治强的红色农家小院,生意火爆,游客络绎不绝,人们洋溢着甜蜜的笑意。

王治强,这个昔日的穷人,20多年前为生计所迫外出广东、贵阳打工,历尽艰辛,找了些小钱。而今回乡创办“红色之家”农家乐,生活从此发生巨变。4年前,总书记走进他家,在他家院子里与村民拉家常、促膝谈心,畅谈脱贫致富之道。红色之家红遍全国。

王治强说,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领袖,还牵挂着地处边远山区的贫困群众,走到我的家里,让我想都不敢想,这可是千年等一回的幸福事情啊,叫我一辈子都难忘。

沿着乡愁小道漫步走过,迎面微风吹拂。一座座崭新的黔北民居映入眼帘,小青瓦、坡屋顶、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优雅别致,独具特色。

村支部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潘克刚说,4年过去了,花茂今非昔比,都是中央的扶贫政策和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花茂村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土地流转,建立了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成立了专业农业合作社,致力于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开办了40多家乡村旅馆、10多家农家乐,农民收入翻了番。

潘克刚愉快地回忆起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给总书记汇报花茂村变化的情景,心里充满自豪和幸福。总书记非常关心花茂的旅游发展。他说,乡村旅游要持续发展,注意饱和度,不能家家户户都开农家乐,家家开就要亏。土陶工艺是纯手工的,这很好,越土越好,但也要从工艺方面去提升品质,争取市场……总书记说完又问潘克刚,农民的生活怎样?那几名留守儿童的父母回来没有?潘克刚都一一作答。潘克刚受花茂群众所托,给总书记送去了群众自拍的一张花茂最近的照片。总书记高兴地看着照片,亲切说道:真是风景如画,很漂亮!

总书记的关怀,让花茂群众过上了好日子,花茂儿女时刻铭记于心,感恩于心,唱着新时代赞歌,阔步走在小康路上。如今,花茂村群众思想境界更高了,视野更开阔了,他们向往远方,向往更加富足的美好生活。

天降大任于斯人

治理贫穷,是当今国家重要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

2015年11月,党中央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作出了“同步小康,一个都不落下”的战略部署。

这是一个大国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对世界许下的铮铮誓言。

天降大任于斯人。这个光荣艰巨的任务,落在遵义各级干部肩上。市委及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遵义市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脱贫格局和“定点到乡、帮扶到村、捆绑发展、整体推进”脱贫攻坚体系。紧接着,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结集号,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减贫摘帽的实施意见》。

遵义构建大扶贫格局,脱贫攻坚气势恢宏。市委、市政府高位领导、强势推进;人大、政协齐抓共管,献计出力;集团帮扶,上海援助,企业支持,社会参与;8个县市成立8个战区,党政统帅,部门协作,把时代楷模黄大发精神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精神动力,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信心和勇气,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向贫困发起总攻。全市数万名干部职工奔赴各个战区一线,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大决战在黔北大地打响。

新的长征,在遵义热土上,演绎出一幕一幕精彩传奇,奏响一出出胜利凯歌!

……

遵义脱贫攻坚,没给全国、全省拖后腿。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将会如期实现,给全省带好头,交一份满意答卷。遵义干部没有辜负习总书记和省委的殷切期望,虽然还没有最终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但干部们用辛勤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老百姓幸福安康!

市扶贫办主任刘强告诉我们,在脱贫攻坚决战中,遵义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赤水在全省率先打赢了脱贫首战,代表贵州省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率先实现脱贫摘帽退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于2019年11月12日至16日组织对正安县开展贫困县退出专项审查,通过专项审查,正安县漏评率、错退率、综合贫困发生率、群众认可度均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予以公示。至此,我市全部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摘帽。

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战绩,在遵义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满园春色关不住

遵义产业发展,可以说“满园春色关不住”。朝气蓬勃,方兴未艾。

市扶贫办冷预春副主任说,遵义产业扶贫,在全省、全国都有一席之地,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遵义暨是乌蒙山区,又属武陵山片区,还是革命老区,三区叠加,非常特殊。解决区域性贫困,放在全国来看,措施、办法、效果都前所未有。从2012年中央作出战略部署以来,2015年提出精准扶贫,发展到现在,实现了从粗旷式、漫水灌式扶贫到精准式、集约式扶贫转变。冷预春话语间充满自信。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组建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数百万群众致富。从市扶贫办提供的数据看,以湄潭、凤冈为主的茶产业达到206万亩;以播州、新蒲、绥阳为主的辣椒产业达到226万亩;以赤水、习水、桐梓、正安为主的竹产业达到200万亩,全市中药材180多万亩,农业产业总产值达到660亿元。“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00多个,家庭农场1500多个,发展订单农业300万亩。建成了道真药业园区、正安吉他产业园区、务川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了赤水石斛、桐梓方竹、务川山羊、湄潭翠芽、凤冈富硒茶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茶叶、辣椒、中药材、食用菌和生态家禽等五大扶贫主导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产业扶贫项目建立连接机制的扶贫人口达到30多万。

丰收(丁思江/摄)

盛夏八月,阳光热烈灿烂。我们一行慕名前往湄潭采访。

副县长聂珍玉介绍说,湄潭素有“茶城、烟县、粮仓、酒乡”之美誉。先后被中央和国务院及国家部委授予“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生态县”“中国茶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殊荣。但是贫困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2014年精准识别,全县有5个贫困乡镇,6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2961户43689人,贫困发生率10%。2014起全县投入129亿元脱贫攻坚,减少贫困人口35700多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83%。

在市委发起脱贫攻坚大决战之后,湄潭县不甘落后,自我加压,“六三合力战贫困,共筑新路奔小康”。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三位一体全面规划,深化农村改革,创造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税收制度“户户减负、均衡减负”、集体产权“四确五定”、入市改革“五明五定”等改革成果,被国家政策文件吸纳并在全国推广,创造了广为人知的“湄潭经验”,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示范样板。多年前,湄潭“四在农家”建设就风生水起,铸造了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核桃坝村田家沟百姓自发组织起秧歌队,唱出了《十谢共产党》的肺腑心声,歌声传遍大江南北。

湄潭变化翻天覆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怪不得人们都说:到湄潭当农民去。

汪洋、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湄潭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予以高度评价,对湄潭脱贫攻坚早日小康寄予殷切期望。

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各地都在努力探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道路无尘野菊香

“路基全线贯通,接下来就可以搞路面浇筑了。”眼看进村的公路就要修通了,新蒲新区三渡镇高峰村中心组村民激动万分。再等一个月,全长两公里的村公路就要通车,将彻底结束肩挑背磨的时代。

这条公路尽管不到两公里长,但沿线山高坡陡,切割很深,一公里完全建在悬崖峭壁上,像一条彩带从山崖飘过。这个组36户人家,其中贫困户有7户24人,“组组通”大决战为山区百姓带来福音。公路的建设,缩短农村与城市距离,打通了通往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生活在大山的百姓长年受山河隔阻,出行难,运输难,生产资料难运进,生活物资运不出,养头大肥猪卖还得请四五个青壮年劳力抬出山来,光人工钱就要花去几百块,你说合算不合算?村民们无奈地说。

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遵义把交通引领、交通先行摆在重要位置,构建立体交通体系,提前实现县县通高速。崇遵高速、杭瑞高速贯通全境,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水路达1000公里航程,形成新舟机场、茅台机场一市双机场格局,稳步步入“高铁时代”。遵义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全市交通投资850亿元,完成通村公路、通组公路近万公里,“地无三尺平”成为历史。

走在乡间、村落,公路四通八达,全部铺了沥青或水泥。“一番秋雨一番凉,道路无尘野菊香。”再也看不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烂路了。

进入新时代,遵义把组组通油路、县县通双高速、县县通机场、通铁路纳入奋斗目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纳入规划。四通八达、畅行无阻的新遵义交通时代指日可待。

“务川最大问题是公路问题,出行难制约全县经济发展,制约脱贫攻坚,制约群众致富,尤其是这几年务川发展养殖业,运输是最大的问题。”县委书记杨游明如是说。

仡佬仡佬,开山劈草。这是在务川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务川,是遵义纳入武陵山区贫困序列最具典型县份之一,是中国仡佬族、苗族分布最多的县,有将近20万仡佬民族聚居这里,自古有“丹砂古县”之称,古时以盛产丹砂扬名。但是务川边远贫穷也远近闻名,全县13个贫困乡镇6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469户10.6万余人,贫困发生率25%。通过几年努力,减少了贫困人口76270人,还有2万多贫困人口要脱贫,压力巨大。尤其是交通问题,是贫困乡镇的痛,大多地处高山,偏远闭塞,修路难,难于上青天。

道真把交通引领作为主要抓手。全县投入数百亿抓交通基础设施,修建公路4000多公里,13个乡镇全部修建二级公路,已通二级公路11个,村组全覆盖,乡镇大循环。最贫穷的务川,交通建设走在了前面。

石朝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之一,距离县城40多公里,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一直受交通制约。乡党委政府班子痛下决心拔穷根、挪穷窝,下大力解决交通问题。在县有关部门帮助下,从县城修建至石朝快速通道,建成后,将把到县城距离缩短至40分钟以内。通组公路完成29条,123公里,公路畅达率达到96%,出行难的问题将彻底改观。农村水安全、电网升级改造、“智慧石朝”通讯网络覆盖工程等紧锣密鼓进行。

石朝今非昔比,正发生着巨大变化。金秋时节走近石朝,感受着这里发生的变化。曾经的荒山荒坡,如今已是瓜果连片。放眼望去,集镇变靓丽了,公路修到村村寨寨,汽车开进了农家,处处欣欣向荣、活力迸发。

敢问路在何方?穷则思变,交通设施的改善,带动产业发展,引领群众致富脱贫。2013年,大漆村村民申海,外出务工回乡,创办了石朝乡第一个农民合作社,即通盈香榧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全村400多户农户种植香榧。还引进了自己过去打工的老东家,江西万年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生产,产加销一条龙。农民不愁销路,种植积极性空前,如今已发展香榧2万多亩,带动137户贫困户就业。2017年春节刚过,165名贫困群众从公司领取了180万元工资,乐开了花。

众人划桨开大船

脱贫攻坚路上,我们风雨同舟,一路同行。

遵义脱贫攻坚这件大事,牵动着山海相隔的上海。2013年,国务院明确上海对口帮扶遵义,沪遵两地牢记总书记嘱托,围绕“中央要求、遵义所需、上海所能”原则,坚持“民生为本、教育为先、产业为重”方针,上海先后派出两批援黔干部到遵工作,召开七次对口帮扶会议。累计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投入帮扶资金5.07亿元,实施项目296个,成效斐然。

遵义绿水青山、纤尘不染,绿色产品风行天下。今年5月,遵义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等特色产品直销上海。一片片清香四溢的茶叶,进一步拉近了山海相隔间两地的距离,为两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财气、商气,激活了遵义农产品销售、展现遵义魅力的一池春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遵品入沪”等扶贫协作模式开启了扶贫创新新未来。

上海市领导时时牵挂遵义老区。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分别率两任市长杨雄、应勇,几次风尘仆仆莅临遵义,深入习水桑木镇、正安土坪、和溪镇以及务川、湄潭、汇川农村、学校、产业园区、帮扶点考察,亲切看望贫困户,看望师生员工,看望扶贫一线干部。那一缕缕和煦的阳光,让老区人民感到暖暖的。上海市3个区的鼎力帮扶,如虎添翼,为遵义脱贫攻坚锦上添花。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全市人大、政协机关、国有和民营企业积极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

2018年3月,遵义市人大“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正式开启。人大代表献计献策,精准发力,不甘落后。

政协机关在这场大决战中责无旁贷,大有作为。“百千万行动”风行全市。数千名省市、县政协委员主动投身于大决战中建言献策。

贵州茅台集团帮扶道真,贵州信合联社帮扶务川等等,体现了国有企业的大担当、大作为。全市25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到脱贫攻坚中来。民营企业的参与,不可或缺,成为最好助推剂。

攻坚路上,荆棘遍地。有的人永远回不来了,与河山长眠;有的人虽然回来了,却伤痕累累。

“不分昼夜,没有周末,就是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这一年,亏欠最多的是父母、妻儿和家人,等到打赢这一仗的那一天,我们再来弥补。”

督导组组长王凯说的这段话,在朋友圈中广为传播,悲壮而真切,让我感动不也。“群众不脱贫,我们不脱钩。”正是成千上万干部群众有着这样的一份执念,让遵义扶贫大决战之花处处绽放,硕果累累。(本文系长篇报告文学《决战之歌》摘编)

猜你喜欢

务川湄潭攻坚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湄潭茶园
鉴赏
贵州:航拍务川七柱山宛如巨大手掌
盛世仡佬 乐活务川
贵州湄潭:建管护运 四好通途 致富农村
“骑在羊背上的务川”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