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池塘水槽循环水养殖技术初探

2019-12-19陈文永史文竞王龙张毅王辉

水产养殖 2019年12期
关键词:放养密度水槽饵料

陈文永 ,史文竞 ,王龙 ,张毅 ,王辉

(1.淮安市科苑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1000;2.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设施

该试验在淮安市科苑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韩桥养殖基地进行,利用设置在池塘中的漂浮式圆形水槽和固定式矩形水槽开展相关试验。试验共设置漂浮式圆形水槽4个,固定式矩形水槽4个,其中漂浮式圆形水槽每个直径6 m,水深1.6 m,圆形帆布箱体;固定式矩形水槽每个养殖区长16 m、宽4 m、水深1.8 m,水槽内挂网箱,长16 m、宽4 m、高2 m,网目为10 mm。以上水槽均设置于同一池塘内,池塘除设置水槽区域外,其余水面作为净化区,面积约为13 340 m2。

1.2 鱼种及放养

苗种放养时用聚维酮碘消毒,其中水槽内采取“药浴方式”,水槽停止推水1 h,用药浓度为池塘用药浓度的5倍,按照水槽实际养殖水体计算用药量。

另外,在池塘净化区套养鲢鱼900尾(500 g/尾),鳙鱼 1 000尾(500 g/尾),草鱼 200尾(710 g/尾),扣蟹3 000只(160只/kg),甲鱼苗600只,翘嘴鲌鱼种15 000尾(规格10 cm/尾)。

1.3 饵料种类及投喂

1.3.3 饵料投喂方式 漂浮式圆形水槽采用人工投喂方式,土池采用普通投料机投喂,3—11月,每日9:00及17:00投喂2次;冬季12—2月,每日12:00投喂1次,投喂量根据鱼池预估存鱼量及天气情况而定,并利用定点“食台”定期检查调整。矩形水槽采用变频式投料机投喂,每天投喂4~5次,每2 h左右投喂20 min。池塘净化区不投饵料。

1.4 水质管理

净化区水质主要依靠微生物制剂调水,每7~10 d泼洒1次复合乳酸菌扩培液,每10 d用乳酸菌拌料投喂3 d,定期测定水质(8000型光度计,Palintest,England)。整个养殖期间水槽内溶解氧都在3.8~7.0 mg/L之间,多数时间都在5 mg/L以上,冬春季最高;而土池中,凌晨溶解氧有时可能低至2 mg/L以下,故需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氨氮最高时达到0.3 mg/L,亚硝酸盐曾经多次超过0.15 mg/L,最高达到0.25 mg/L。水槽养殖净化区,于2018年9月出现裸藻爆发,使用大剂量小球藻加复合乳酸菌泼洒两次(间隔1 d),效果明显。

1.5 数据采集

饵料筛选试验于2017年12月13日捕捞称重测量;不同饵料及放养密度对花生长影响试验于2018年底进行1次采样,发现花个体大部分已可上市,于2019年4月底将全部成鱼捕捞上市。在捕捞时,各水槽随机取花50尾,测量体长、体质量,计算平均值,在售出时记录各水槽的收获总重,以此估算收获的成鱼数量,从而估算各水槽中的花的存活率。将收获总重除以水槽养殖的面积,获得单位面积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饵料筛选试验

经6个月试验,于2017年12月13日进行捕捞称重,所得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加州鲈浮性料喂养条件下,花各生长指标及存活率均为最低。且使用加州鲈浮性料喂养15 d后,发现鱼体逐渐消瘦,出现个别死亡现象,继续喂养5 d后,死亡现象逐步加重。取样解剖后发现,鱼绝大部分空胃,肝脏颜色暗紫,肠道变细,鱼体瘦削,腹部干瘪,腹部周长远小于头部。7月1日改用淮安中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卫宝29浮性料(蛋白29%),并用乳酸菌拌料投喂,情况逐步好转。投喂1周后,取样观察,体型逐步恢复正常,平均体质量20.3 g/尾。出现以上状况的原因可能是,饵料蛋白含量过高,加重鱼类的肝脏负担,形成肝胆综合征及脂肪肝,故鱼体瘦削,形成空胃。泥鳅浮性料喂养时,花个体亦较小,但其成活率可达90%左右。其原因可能是泥鳅浮性料中32%的蛋白质含量,满足不了花生长的需求,故花生长速度较慢,其个体大小及产量均较低。黄颡鱼浮性料及南美白对虾沉性料喂养条件下,花的生长速度、产量及存活率均较高,且个体平均体质量亦较为理想。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不同饵料投喂及养殖密度试验,为花水槽养殖探寻最适的养殖方案。

表1 圆形水槽饵料筛选试验设计及结果

2.2 不同饵料及放养密度对花生长影响对比试验

表2 不同饵料、放养密度试验设计及结果

3 小结

猜你喜欢

放养密度水槽饵料
香饵
香饵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放养密度对泥鳅育苗效果的影响
为什么水槽管要做成弯曲状
水槽过滤片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藤——致树及其它
不同放养密度对有机稻株型塑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