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溶条件下地铁车站的基底处理措施及设计优化

2019-12-19常彪

商品与质量 2019年12期
关键词:粘性溶洞岩溶

常彪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430000

1 工程概况

未来三路车站为地下二层岛站。未来第三路站位于高新大道与未来第三路交汇处,横穿十字路口,沿高新大道铺设,9号线沿未来三路敷设盾构下穿本站。高新大道道路现状为双向6车道,车流量较大,主道两侧各有宽约6.0m的辅道和绿化带,未来三路为双向6车道,目前高新大道北侧已通车。车站周边现状为中交二航局、中石油加油站、绿化带、荒地、水塘和泉眼等,车站东端盾构井距离加油站28.5m,1号风亭位置有泉眼出露,2号风亭位置为水塘。右DK57+646.400站起点里程,右DK58+018.200站终点里程,有效平台中心里程:DK57+906.000,总长度为371.8米,站台的外包有效中心里程23.1米宽,外包结构尺寸是23.1*14.14米,车站的顶部覆盖约2.5-3.6米,地下两层结构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双柱结构,明用于车站施工开挖方法,利用钻孔桩围护结构+支持[1]。车站标准段基坑宽23.1m,深17.81m,东侧盾构井深20.43m,西侧盾构井深19.60m。

2 地质条件

2.1 工程地质概况

未来三路站网站除了上层为杂项填补和灌浆期土壤(Qml),主要为第四纪全新世湖泊(Q4l)淤泥土、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Q4al+pl)粘性土壤,在第四纪更新世系列系统、洪积(Q3al+pl)粘性土和粘性土砾石,碎砾石层含有粘性土壤,土壤残留(Qel),石炭纪白垩纪-古近纪-E(K)泥质砂岩和灰岩的下基岩(C)和墓群(S2f)的生成和分布以及砂岩和构造挤压褶皱带。灰岩、砂岩、泥质砂岩等过渡层相互交错,存在局部相变。岩性复杂,风化差异明显,地基均匀性差。遗址区岩溶发育较好,存在岩溶槽、岩溶沟、罗水洞等地质现象。基岩表面不规则,起伏较大,有陡峭的山脊和斜长石等。溶洞分布广泛,规模大,连通性好,分布不规则。基岩覆盖6-3片粉质粘土,10-4片碎石粘土(碎石含量25%~40%,局部含量达到60%),层理深度8.3-19.1m,顶部标高10.11-18.68m。该层场地面积分布不规则,大部分截面分布,稳定性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引起地面塌陷、涌泥等现象。通过对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介质及水力特征的分析,认为主要地下水类型为上部滞水和裂隙岩溶水。石灰岩层以上的水位是承压的[2]。

2.2 物探分析

(1)从现场勘察钻探情况显示,溶洞洞高小于0.5倍隧道洞径(隧道洞径为6m)的有95个,占总数的74.42%;洞高在0.5倍洞径与1倍洞径之间的有26个,占总数的20.31%;洞高大于1倍洞径的有7个,占总数的5.47%,其中一处发育一溶洞(串珠状)铅直高度达14.5m。从上述分析表明钻探揭露可溶岩中岩溶形态以溶隙、溶洞为主。溶洞发育强烈,以小型溶洞为主。

(2)通过物探CT推测岩溶异常点高度统计分析发现:岩溶异常点高度小于0.5倍隧道洞径的有61个,占总数的44.85%;岩溶异常点高度在0.5倍洞径与1倍洞径之间的有57个,占总数的41.91%;岩溶异常点高度大于1倍洞径的有18个,占总数的13.23%。表明岩溶异常点高度以小于隧道1倍洞径为主。结合钻探、物探探测结果分析,场地内溶洞及物探CT推测岩溶异常点铅垂高度多在1倍隧道洞径以内,占总数的86%以上,铅垂高度大于10m的特大溶洞和岩溶异常点共有2个。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对溶洞洞径大于3m和距底板较近的溶洞进行重点处理。

(3)钻孔揭示溶洞全充填的有51个,占溶洞总数的39.84%;半充填的有5个,占溶洞总数的3.9%;无充填的有72个,占溶洞总数的56.25%。石炭系黄龙组(C2h)灰岩均以无充填为主,全充填次之,少量半充填。一般浅部溶洞多为无充填,全充填或半充填的溶洞相对较少,埋深较大的溶洞多为全充填。钻孔揭示溶洞充填物多为棕红、棕黄色粘性土或粘性土夹碎石。充填物状态不一,多呈软-可塑状,部分呈流塑或硬塑状;少部分溶洞充填中密的灰黄色角砾状土或碎石土。根据钻孔条件,在钻孔充填部分溶洞时,可将钻孔工具的自沉或人为压力压下,其承载力极低。随着垂直深度的增加,地下水的交变活动减少,岩石裂隙减少,溶洞分布减少。石炭系黄龙组石灰岩溶洞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未填筑的溶洞水丰富,半填筑的溶洞水贫乏,填满的溶洞水环境最差。地下溶洞基本处于含水饱和状态,溶洞富水性强。在开挖隧道和基坑时,应注意是否有可能露出富水、含泥溶洞和涌水、涌泥问题[3]。

3 提出溶洞处理措施

(1)根据溶洞充填情况调整充填材料。半填、非填溶洞应采用灌浆加压灌浆;溶洞填满后应先确定充填性质:如充填为流塑、软塑粘土,采用注浆充填处理;如果是塑料、硬质塑料粘土,原则上不作处理。开放的溶洞未经处理。(2)灌浆过程中需要对溶洞的规模进行检测。探测方法:首先,利用地质雷达对平面范围内的溶洞探测进行测试。根据溶洞的等高线范围,在洞的四周钻孔检查。检查孔呈梅花形状,间距2mX2m。(3)一个巨大的洞穴。岩溶等值线范围还需进一步加密钻探。若钻孔发现有岩溶存在,则在溶洞平面范围外设置一排注浆钻孔,间隔2m,直至找到溶洞体边界。或使用结构外3m进行检测;如果孔体为有限边界,且最外层排水孔表明岩体致密,则应向内收缩一个孔作为侧孔注水泥浆。

4 结语

综合分析后合格点数达到检测点总数的90%,且不合格点数不集中分布、不合格指标与合格指标的差值不大于合格标准的20%,可以判定为注浆效果、注浆质量较好。2)综合分析后检测点总数达到100%合格,可以判定为注浆效果、注浆质量好。

猜你喜欢

粘性溶洞岩溶
覆盖型岩溶注浆路基施工技术
演化折现Hamilton-Jacobi 方程粘性解收敛问题的一个反例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岩溶地区)溶洞处理
出发吧,去溶洞
施工工程溶(土)洞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皮革面料抗粘性的测试方法研究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三方博弈下企业成本粘性驱动性研究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