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019-12-19上海喜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19年10期
关键词:控制程序执行力民营企业

上海喜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近几年,我国接连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国有企业纷纷响应号召,按照条例建立了内控制度。许多企业一直认识不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企业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方针。下面我将阐述内控制度建立的意义,并列出在内部控制中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进,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系列的改变中,部分民营企业抓住时机,勇于改革,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更多的民营企业则是在这片浪潮中获得失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想要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加强企业自身内部管理的关键问题。回望改革开放的这四十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创业历程艰辛,但是值得欣慰的是,仍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不论是在民营企业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较为瞩目。自从美国市场第一次爆发出财务丑闻,受到了全球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关注。我国也从中吸取了经验,提出了有关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条例[1]。

所以,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已经逐渐成为了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有效手段。近几年,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优秀的企业走出国门向国际市场进军。这其中不仅有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视野,也彰显着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在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如何做出内部管理的完善措施,实行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是必然的。

二、在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民营企业暂时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新常态的环境下,面对着众多的挑战,在经营管理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尤其在内部控制方面,民营企业普遍存在问题。部分企业依据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战略目标制定了具有个性化的内部控制方案,但是大多为表面工作,难以彻底的实行下去。内部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普遍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内部管理制度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也起不到丝毫效果。

(一)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我国的民营企业普遍而言,都存在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的问题。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存在一种忽视意识,基层员工则没有任何的内部控制想法,他们严重缺乏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理念以及意识。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认为内部控制是属于财务部的事情,不重视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极易影响到底层的员工,全企业上下都会形成轻视内部控制工作的理念。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性的监管力度不强,一味地按照以往的规章条例行事,没有考虑到适用性。这些思想因素都是阻碍民营企业发展,内部控制得不到重视,发挥不了效果的主要原因。

(二)内部控制执行力不足

正是因为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导致内部控制条例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显得执行力不足,没有贯彻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发现不了存在管理控制中的问题[2]。面对控制力不足的问题,更不能及时制定出解决方案,这是导致目前民营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得到及时调整与完善的一大原因。内部控制一旦缺乏执行力就失去了原本的效果,企业会因为内部的管理问题,工作效率低下。例如,经常发生的企业内部收入与支出资金的不确定性、对支出预算的准确率不高、各部门之间的磨合不够。这些都是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的体现,最终将会让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以及内部控制完全脱节。另外就是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中,领导者需要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监督,以及实行获得的工作反馈,并以此对制度进行一定的纠正与完善。在内部控制执行中,执行力的薄弱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完善的制度需要贯彻下去,才能真正的发挥效用。

(三)缺乏监控力度

内部控制的执行离不开监管制度的相辅相成,企业的内部监督工作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保障了其他工作的顺利执行。同时内部监控工作也能察觉在内部控制中的遗漏,及时进行完善与调整工作。内部监管体系的完善关系到企业的工作有效性,也是对内部控制工作完善程度的一种衡量。根据调查,发现我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内部监管系统的构建中存在着很多遗漏,对内部控制的监控缺少先进性。即使企业内部设立了监管部门,但也是名存实亡,难以行使监管的权力,真正发挥监管系统的作用[3]。

三、加强内部控制的有关建议

(一)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

首先一种意识的树立,需要在企业的高层中进行,只有管理者具备了内部控制的意识才能真正实行下去。领导应该积极学习有关内部控制的方法建议,针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控制条例。只有管理人员为基层员工树立好榜样,才能让整个企业形成重视内部控制的风气。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内部控制是整个企业的工作,不应该单独依靠财务部来推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进应该是长远的、系统的,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未来发展,理应得到所有员工的重视。

(二)强化内部监管制度

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监管机制分为内外两种监管方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以及完善离不开监管机制的保障,它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检验监督。对内的监管机制,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对此应该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素养,保证审计部门的严谨性、专业性、科学性。企业的内部监管力度不够,则可以依靠外部监管机制。对外的监管机制,可以聘请专业的注册会计师定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进行审查,并提供相关的完善意见。依靠企业的监管系统,可以逐渐实现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内部控制程序的制定以及强化其执行力度

对于内部控制程序的制定以及完善,企业应该分析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条理清晰、有轻有重的内部控制程序。当然,民营企业在设计内部程序的过程中,应该对企业的经营现状有所分析,抓住企业的自身特点进行设计。另外就是内部控制程序不需要太过复杂、全面,而是应该有所侧重,这才更适合企业后期的具体实行工作[4]。值得注意的是,前面说的不需要太过全面是指没有侧重点的程序设计,正确的要求应该是覆盖了企业的所有经营范畴,但是又可以在内部控制程序中体现出重点环节,方便他人的理解。内部控制程序的设计原则就是保证能够覆盖企业所有经营,并对关键环节做出细节上的控制,一定要具备约束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中,内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其日后长远发展的一大问题。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值得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民营企业需要从自身出发,实行内控制度,不断进行完善,提升其有效性。我们相信民营企业将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取得成功,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

猜你喜欢

控制程序执行力民营企业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撤回起诉制度立法思考
锅炉检验质量的控制体系与程序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重型车辆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车际通信控制程序和信息交互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儿子,未来需要你的执行力
你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执 行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