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突出问题

2019-12-19李耘天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国资国资委资本

李耘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如今,国资管理的数额巨大,然而,产生的效益不高,与当下的经济发展不相协调。为此,需要进一步推进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要以党中央决策为导向,实现国资管理与经营方式的转变,要打破国资观念,打破国资的垄断地位,发挥国资的吸引作用,在一些非影响国家核心利益的领域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到国有资本运营中,优化国资的股份结构,真正实现资本配置优化管理,让市场发挥主动作用。这是当前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国资管理组织架构重叠,董事会职能弱化。民营企业管理架构简单,经营者对董事会负责,接受董事会监督。而国有企业管理多了一个国资委,代替政府进行国资管理,直接任命国有企业的领导层,包括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层党委等重要党政领导岗位,企业董事会、高管层对国资委负责,董事会职能较弱,难以加强对企业运营管理的监督。同时,高管薪酬受国资委审定,企业没有决定权。国资委对国企下达考核指标,难以发挥主动性,出现问题解决意识不强,希望政府出面协调。在实际管理中,造成国资管理改革由政企不分转向政资矛盾,由政府部门加强对国资的监管,对国有企业经营的干预度增强,让国有企业无法按照市场主体的要求进行自主经营,从而在发展上趋于保守,没有创新意识,难以通过市场调节发挥灵活的管理机制,导致国有资产运行效率低下。

(二)国资管理体系复杂,国资结构缺少集中优势。一是国资管理体系复杂。国资管理分中央级和地方级(又分省、市县级,甚至乡镇)。管理体系极为复杂。不同的行政隶属关系赋予国资管理不同的行政级别,带着明显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色彩,这与企业的性质有着很大不同,导致一部分国有企业运营僵化,竞争力弱。二是国资管理数量虽多,流通性差。当前国资管理的数量多,结构庞大,国资管理按管理性质分为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两类,企业类的国资利用率和效益相对要高,行政事业单位类国资管理不注重效益问题,利用率低,同时,企业间、行政事业单位间国资管理相互流通性差,闲置浪费严重。三是国资分布面广,管理分散,缺少集中优势。当前,我国的国资经过几轮改革,仍然分散在各个不同的行业和产业领域,不仅管理分散,而且布局不合理,有的行业没有整合,甚至出现分化,国资管理较为分散,造成国资管理重复布局,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缺少集中优势。比如拿银行金融机构而言,不仅有中农工建等原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后又有邮政银行,还有一些区域性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成立,它们在业务上原有各有特点,后来都可以开展多种经营,同质化现象严重,网点配置各自为政,造成资源重复配置。再有,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都投入到地产领域,造成社会资源占用的极不合理,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效益提升。

(三)一些国资垄断性强,民营资本难以融入进来。国资管理改制改革就是要扩大国资影响力,通过改革发挥国资“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吸引一批民营资本参与进来,从而实现“国退民进”,将国资从一些竞争性领域中剥离出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国家政策设置的壁垒仍然较多,对国资管理进行垄断性保护,一些民营资本很难进入一些国资运营的领域中,不能有效吸引民营资本与国融资和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国资管理体系单一,没有新的资金与创新的管理体制加入,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难以深入下去,不能促进多元化股权结构的建立,难以推进以产权管理为主的混改工作顺利实施。一些产业对民营资本的门槛要求较高,不利于民营资本的参与;一些产业对民营资本设置了体制性障碍,民营资本不能参与公平竞争,从而对民营资本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一方面,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期,急需资金加入,创新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现有的管理对民营资本设置的条件较多,对国资实行了过度保护,导致国资改革推进受阻,不能促进以国资管理为主体的多种经济结构的融合,将国资在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国资委对国资管理的专业能力差,对国有企业干预过多。企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工作,与单纯的行政管理有很大差别,然而,现在国资由国资委管理,国资委属于行政管理体系,一些国资委组成人员对企业管理不熟悉,大多通过行政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难以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同时,在用人管理上,国资委对国有企业干部的任用大多采用了行政管理的方式,一些企业干部来自于行政党务干部,对企业管理不熟悉,缺少企业管理经验,难以做好公司管理。同时,国资委对企业的用人管理和薪酬管理规定较严,有的采用了行政管理的薪酬管理模式,实行职级管理考核,而非绩效管理考核,导致企业领导人积极性不高,国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制约了国企进一步发展。

二、有序推进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组建国资运营管理公司,重构国资管理体制。当前的国资委管理体制属于行政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不能对国资进行优化配置,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造成严重阻碍,为此,要组建国有运营管理公司,重构国资管理体制。一是实行国资分类。将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划入到财政管理,统一调配;事业单位根据性质进一步划分,属于行政性的纳入财政管理,进行统一调配,属于企业性质的,与企业类国资管理一道划分到国资运营管理公司,统一经营管理。二是对不同层级管理的国资进行重组,在中央与地方间进行优化配置,从便于管理和发挥最佳效益的角度进行重组,要增强省级国资的影响力,竞争力,从这一改革理念出发,将一部分央企按所在区域进行管理权限下放,保留中央股份,以省级公司为依托,整合省以下国资管理体系,发挥新的活力。二是要减少对组建国资运营公司的干预,政府要处理好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让国资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加强国资监管,但不能不干预企业的管理活动。

(二)明确改革重点,优化国资布局。目前国资管理虽然总量大,然而,行业分散,存在“撒胡椒面”,缺乏重点,导致效能不高。为此,推进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应当明确改革重点,优化国资布局。一是对国有资本、资产、资源全面清理,摸清“家底”,做好分类管理,并根据不同类别进行整合,检验国资规模与实力。二是构建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资产业体系,优化国资结构布局。将同类型,业务同质化的产业行业进行优化整合,提升国资整体实力。三是国资管理要关注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实现补位功能,在一些不被关注的行业与产业中进行配置,完善我国的产业发展结构体系,使之不受国际市场控制或产生较大影响,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谐发展。

(三)积极推动混改,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体系。要引水进来,让国资实力壮大。为此,就要引入多种资本和经济管理模式,利用好民营资本、外资,形成多种经济结构模式,改变国资的股权结构,促进国资管理的多元化,激发国资活力。一是要扩大民营资本与外资的准入范围,对一部分国资取消垄断性地位,让各种不同的经济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国资改革进一步推进,引起国资重视市场行情变化,减少对政府依赖与政策保护,增强国资自身活力。二是国资改革要进退有序。要制定合适的进入与退出机制,有利于国资改革稳定实施,要确定进入的领域及规则,国资进入的领域要符合国家战略,是必须确保的领域,退出的行业是其他经济体都可以参与,没有国资加入一样可以保证市场稳定的行业。使国资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发展对社会经济“稳定器”的管理效应。

(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国资管理。要让国有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就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公司治理体系,完善国企董事会、管理层职责,放手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一是健全国有企业的管理构建,设置好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与决策机制,给予各个层级不同的权限,担负相应的责任。二是建立与市场相统一的用人管理与激励机制。选用并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促进用人上的科学化,用市场化的薪酬激励完善人才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国资管理改革中,助推国有企业发展。

三、结论

当前,国资管理体制面临着改革瓶颈,需要改进对国资运营模式,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代替现有的国资委管理职能,实现企业集团化运作方式。要以股权模式促进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资运营管理,放权于企业,用市场激励机制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国资改革,从而激发国资活力。

猜你喜欢

国资国资委资本
国资委:国企央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力度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VR 资本之路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