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小学语文习作兴趣化有效教学的途径

2019-12-19叶春廷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6期
关键词:课余课外习作

叶春廷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实验小学 辽宁盘锦 124000

作为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评判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高低的核心指标,所以习作始终都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尤其是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受学生身心特点、思维方式决定,既是习作教学最难开展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关键阶段,将直接影响后续语文学习成长空间。因此,加强小学语文习作兴趣化有效教学对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1 加强课内体验,丰富直观感受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丰富的情感体验无疑是学生高效完成习作任务的先决条件,而语言核心素养理念也强调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课内体验活动的设计,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传说哥和丰富的教学情境,直接刺激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习作学习关注力,而且能够调动参与写作的积极性,强化自主意识,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这是实现高效化、兴趣化习作教学的重要前提[1]。

例如,在进行《写一处自然景观》的习作训练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利用具象化、真实化的画面,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充分感受大自然神奇与美丽。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又能够有效维持他们的注意力,拓展学生联想空间,强化他们自主学习意识。最重要的是,通过课内体验,学生会在课下主动去关注和分享相关资料,能够有效实现习作课堂的延伸,丰富习作素材的积累。

2 注重生活化教学,激发习作灵感

没有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的支撑,是无法写出优秀作文的,这就要求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在激发学生习作灵感的同时,拓展学生知识视野[2]。

例如,在进行《我的课余生活》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的方式,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课余生活和有意思的趣事讲出来,有的学生讲述了课余参加了诸多体育项目的过程,有的学生讲述了课余参加了舞蹈、音乐、钢琴等学习的心得,有的学生讲述了课余与同学、朋友之间发生的趣事,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表达的积极性,生活气息浓厚,课堂氛围轻松愉悦。随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习作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关联词、空间方位词、时间顺序词等,对他们所分享的生活故事进行重组,然后将其写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而且能够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习作素材,是习作兴趣化教学实施的重点所在。

3 加强课外实践,深化情感体验

相比于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在深化学生情感体验,丰富学生习作素材方面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并能够有效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同于生活,课外实践属于教师出于相关教学目标考虑而进行自主设计的活动,是教师创设的与人物场景具有高度契合性的教学情境。目前,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学生的许多作品都表现出情感淡漠问题,这主要是因学生缺少直接生活体验所造成的,思路较窄,体验较浅。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化情感体验,并深层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3]。

具体来讲,教师可结合习作主题灵活开展实践调查、实地访谈等课外活动,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去自我体验。只有这种能够直接触碰到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转化为直接经验,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确保习作内容充实,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欣赏能力,深化内心情感体验,确保习作内容的真实。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实现思维正向转化,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是小学语文习作兴趣化教学高效实施的关键。

4 注重读写结合,促进能力拓展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读写结合也是削弱习作教学单一化、抽象化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4]。为此,教师要重点引导哦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汲取习作养分,在提高习作技巧水平的同时,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念把握,实现两者的深层整合和高效生成。

例如,在进行《我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作如下情境引导:“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小动物,如活泼可爱的小狗、机灵轻盈的小燕子、引颈高歌的白鹅等,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目就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那么我们应如何写呢?接下来让我们来重温一篇学习过的文章《燕子》。”随后,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指导学生从《燕子》这篇课文中汲取习作的营养、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式、开头结尾、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燕子》这篇课文中的技巧进行写作,促进习作技巧的内化迁移,以及语文能力的拓展生成[5]。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兴趣化习作教学实施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打造开放化、动态化课堂,避免习作教学陷入死气沉沉、单一乏味的境地,具体来讲,教师既要加强课内体验,丰富直观感受,又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激发习作灵感,既要加强课外实践,深化情感体验,又要注重读写结合,促进能力拓展,从而使“趣味”的泉水不断涌现出来,进而使学生乐在其中,妙笔生花。

猜你喜欢

课余课外习作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习作展示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咪咪曲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