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
2019-12-19王明顺
王明顺
天津开发区海宁船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办事处 山东青岛 266400
1 电气自动化以及安全运行的重要意义
从电力单位和用电客户的角度来说,变电站实现电气自动化以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网规模的逐渐扩大要求变电站具有更高的输变电能力,因此工作难度有所增加。为了有效提升变电站的管理水平,需要尽力达到电网变化的工作要求,为我国电力系统改革的稳步落实创造良好环境。
(2)作为清洁性能源,合理的电能运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是重要的基础性保障。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产生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方便。但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均需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电力安全运行提供电能[1]。
2 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类型
2.1 发电控制自动化技术
发电控制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水力发电厂和火力发电厂应用比较多。在进行火力发电时,需要通过专门的设备来实施发电过程的控制,对数据的控制有时效性要求,要求设备能够在发电时对实际输出的电能指标进行实时动态控制。自动化技术必须基于计算机技术才可以实现,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在整个发电过程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实现电力的自动并网,还能够按照电能匹配比及其平衡关系实现电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水力发电厂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同样是将发电过程出现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上传至数据库中分析,基于数据信息分析结果实现水力发电过程的有效控制。
2.2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可以收集电力调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基于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实现电力调度的自动控制和调节。使用该技术可以帮助电力调度部门更好地完成电力调度工作,提升电力调度的效率[2]。配合使用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电力调度人员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整个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而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调度中潜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了电力调度的稳定运行。
3 实现电气自动化和安全运行的有效方式
3.1 建立健全电气自动化系统
(1)设计电力系统框架。电气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分为间隔层、网络层以及站控层。间隔层利用传感器能够收集电力设备运行的数据信息,整合资源,传达控制面板的命令,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作。网络层是电力系统的基础构成,传输速率为1000Mbs。站控层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构成,监控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实现远程操控,一旦设备出现安全故障问题就会启动报警功能。通过智能分析系统故障,形成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2)设计系统硬件。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的硬件配置需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包括网络层中的交换机,通信电缆和光纤接口。间隔层包括功率收集设备、高压开关设备、监视和保护系统,并且站控制层需要两个服务器。例如主要使用Mod总线通信的硬件,通过以太网传输。除此之外,对于系统硬件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电量冗余状况。隔离开关信号电源系统软件设计是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关键[3]。
3.2 做好运行安全管理工作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进程是目前电力发展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关乎着人们能否顺利地进行生产活动。在实际过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受着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为了给变电站中各系统的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电力企业需要重视运行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系统,制订科学合理的相关规范和制度,使得工作人员有依据可遵循。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变电站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即使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仍然存在缺陷和漏洞,具体条例也不够明确合理,实际上发挥的作用不大。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人员不符合规范的操作屡禁不止,已经严重影响到变电站的正常运作。
因此,变电站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严格把控每一流程的操作质量和规范性,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按时进行巡查,一旦发现有不合理操作立即制止。其次,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所耗费的时间也比较久,同时处于不同区域的变电站的生产目标也有所差异。电力企业应该分步进行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将管理目标划分为多个阶段[4]。最后,为了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需要全面的管理计划作为支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变电站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管理计划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进,为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指导。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下,变电站自动化进程势不可挡。但这一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5]。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将安全风险控制在较低范围内,电力企业需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并且在管理过程当中,也要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综合提高,建立和完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是来确保电力可以安全运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