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本插图表现效果的强化方式
2019-12-19周晨阳
周晨阳
浅谈绘本插图表现效果的强化方式
周晨阳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出版形式,插图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极大的。插图在“绘本”这个语境下,不再是单幅独立的艺术作品,而是作为全书的某个元件,在书的整体中配合文本发挥作用。绘本和影视作品同样都是以“讲故事”为目的,在画面表现上也有一些相通之处,有一些可以互相借鉴的东西。本文受影视语言的启发,从视角、色彩、故事、画面内容四个层面总结了一些强化画面效果的方式,并以一些优秀绘本为例,分析了这些方法所产生的具体效果。
绘本;插图;画面表现效果;影视语言
引言:
绘本是一个舶来概念,它由图画和文字结合共同搭配讲述一个完整故事,而且图画在其中被作为故事的主体。我国早年市面上的“图画书”以连环画为主,在2002年左右,随着台湾艺术家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这部作品的引进和爆红,业界才开始提出“绘本”这个概念。
在绘本中,插图的部分占有极大的比重,人们通过生动的图像获得阅读绘本的共鸣和感动。因此,如何强化插图的表现效果,是值得被探讨的一个议题。
同样都是“讲故事”的手法,绘本和影视动画在表现上有一些相通的地方:绘本的插图往往以“页”为单位,一般用一页或一个跨页呈现一张完整的图画,这和影视中的分镜有相通之处——作品有篇幅的限制,它们的画面长宽比也都相对固定。在影视动画中可以对某一个镜头使用各种视角进行动态拍摄,绘本中的插画则往往是选择对应文本中信息量最大的一个场景进行表现。
虽然绘本是静态的,但是人们阅读绘本的行为是动态的。最早的逐帧动画,即手翻书,就是通过静帧的翻动以及视觉暂留原理让画面动起来。故在绘本设计中,也可以借用一些影视的画面处理手法,以增强表现效果,从而提升人们的阅读体验。
1 利用镜头运动的概念进行视角变换
影视作品中有“运镜”、“镜头语言”的概念,通过镜头的远近、视角的变换,拍摄出不同的画面。阅读绘本时的翻页就相当于影视中镜头的切换,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如果画面随着故事进程而变换视角,读者也相应会产生视点及至情绪的变化。
在绘本《让路给小鸭子》中,作者将绘本的主人公设置成了迁徙的野鸭。野鸭在天上飞的时候,画面为了呈现飞鸟的视角,使用了鸟瞰的俯视图,给读者全新的感觉;当故事进展到小鸭子出生的时候,画面给了鸭子们特写,不刻画周围环境,以强调主要的内容。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视角随着画面进行不断的变换,时刻保持着新鲜的阅读感受。
2 利用色彩对比加强冲击
为了统一全片风格,影视作品的连续镜头一般有一个整体色调,如《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粉色基调。绘本插画作为绘本的一部分,在色彩设计上,为了达到效果统一,也往往会制定一个比较和谐的整体色调方案。
但平面绘画作品的色彩自由度比起需要拍摄实物的电影、摄影等,还是更高一些。作者对画面的色彩有着相当的主观把握的可能。和谐固然有和谐的美感,但是有碰撞才会产生情感的冲击,在保证整体色彩调性风格的同时,可以运用一些纯色进行搭配,拉开色彩的对比关系。
如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小蓝和小黄》中,虽然围绕色彩性质发展的故事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但运用了儿童化的语言进行故事的叙述。画面中的色彩色块的碰撞和融合、变色都简明而强烈,给读者带来富有生命力的活跃感受。
3 利用视觉隐喻推进故事进程
在影视作品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彩蛋”,有些是具体的、富有象征意义的实物,有些是色彩氛围的烘托,等等等等,它们单独出现的时候,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对照文本的时候,由于它们有一些自有的文化含义,可以引发观众的联想。这些没有明文写出的、由视觉感受带来的理解,可以被称之为隐喻。
“绘本图像介于真实与虚构间,而真实和虚构间的主要领域就是隐喻。”在绘本的设计中,也可以配合故事的推进,适当运用一些有心理暗示的视觉隐喻,强化画面的氛围,加深阅读时的情绪感受。例如《冰箱里的猛犸象》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在冰箱里发现了一只猛犸象”的故事,全书以蓝色的环境加上黄色的人物作为主要色彩基调,但是在猛犸挣脱冰箱和警察逃出房间的分镜中,以突然出现的大面积红色背景和原本的黄色人物对比来昭示剧情中的冲突高潮。红色本身在色彩心理学中也有警示和紧张的意味,这种色彩的隐喻无形中将故事的发展推向了冲突,也使读者的情绪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4 利用时空叠加增加画面信息量
影视中有“蒙太奇”的手法,指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两个镜头剪辑在一起孕育产生出的第三种含义,无论从结果和从感情熏染力来说,都远远压倒原来那两个镜头大略叠加。
绘本和影视一样,都有着固定的篇幅(在绘本中体现为页数的限制)。为在有限的页数里表达丰富的信息,可以借鉴影视中的蒙太奇手法,在画面的不同区域内绘制不同的时空,通过画面元素或者构图的联系,使之产生超越文本所述内容的感受。例如刘宗慧绘制的《老鼠娶新娘》一书,书中写到大黑猫破坏了老鼠村之后,村长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女儿被大黑猫抓走了。搭配这一段文字的插图,既有村子被实际破坏的情景,同时在画面的另一个区域里,大黑猫伸出手抓住村长女儿,两个画面区域用倒下的竹竿进行连接,在表示梦境的图景区域的下方空白处还绘制了村长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的情景。这一张图通过各种的巧妙的构图和拼接手段呈现了一个可怕的噩梦,这种“空间被打碎破坏”的感受是难以用常规构图呈现出来的。
5 结语
插图在“绘本”这个语境下,不再是单幅独立的艺术作品,而是作为全书的某个元件,在书的整体中配合文本发挥作用,给人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受影视的启发,利用文中提到的方式强化绘本插图的表现效果,可以提升人们阅读绘本的整体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1] 王小月. 从电影画面语言探析绘本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16.
[2] 周子渊.模仿与场域:无字少儿绘本图像叙事方式探析[J].编辑之友,2018(12):10-15.
[3] 曹阳. 从审美心理的维度分析绘本创作的情感表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6.
[4] 杨忠. 以绘为本 抵心问道[D].中央美术学院,2017.
[5] [日]南云治嘉.吸引力!绘本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A Brief Talk on the Strengthening Way of Illustration Performance in Picture Books
Zhou Chen Yang
(Fuji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uzhou, Fujian, 350108)
Picture book is a publishing form full of pictures and texts, in which illustration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In the context of "picture book", illustrations are no longer individual works of art.It appears as a part of the whole book.They play a role in the whole book with the text.Picture books and film works are also for the purpose of "telling stories".Between them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in the picture performance, and there are some things that can be learned from each other. Inspired by the language of film,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way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pictures from four levels: the visual angle, the colour, the story and the icture content. Taking some excellent picture books as examples, it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illustrations in picture books.
Picture books, illustrations, picture effects, film and television language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03.039
J218.5
A
1672-9129(2019)03-0112-03
周晨阳(1990.2—),女,汉族,籍贯:福建福州人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现任教于福建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助教,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艺术设计。E-mail:bianjibu200808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