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揶揄笔下的世界
2019-12-18尘雪
尘雪
2019年8月5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因肺炎逝世,享年88岁。
托妮·莫里森在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此殊荣的非裔美国作家。她的代表作包括《所罗门之歌》《宠儿》《上帝救救孩子》等。她是公认的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一部关于她的纪录片《托妮·莫里森:我的作品》也应景地在美国上映。影像中的莫里森,用心穿搭,配色讲究,发型和首饰也总是非常引人注目。年轻时的她,漂亮、自信而笃定。年老时的她,拥有几分因年龄和文学成就带来的威严。而她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论,则流露出她的幽默感。
“在黑人中写作”
纪录片一开头,莫里森本人以及几位出镜评论者都强调,托妮·莫里森虽然是一名黑人作家,但她的文学故事绝非仅仅局限于黑人故事。
莫里森一直苦恼于将她作品的读者预设为黑人。她说:“我身为一名黑人,面向黑人写作,但绝非仅仅只为黑人写作。(I write to/among the black, but not for the black.)”
纪录片两次详细铺陈的小说《苏拉》,就是极好的例子。在这部小说中,托妮·莫里森当然是在写种族制度,尤其是对黑人女性造成的创伤,以及母女间的创伤传承。但在小说最后,她已经超越了人种,指向了人性中最幽深的部分—最隐秘的恶、最深刻的绝望。
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备受摧残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布里德洛瓦,渴望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纪录片在讲述这一部分时,银幕上呈现的是一个黑人女孩在售卖白人洋娃娃的橱窗前流连忘返。在美国人的历史上,作为黑人的痛苦是被遗忘和淹没的,“因为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莫里森在一次采访中说。
这两部小说与另一本《所罗门之歌》一起被奉为经典。这三本小说的诞生年代是在1984年左右,莫里森辞去兰登书屋编辑职务,专心创作。她理解语言作为一种压迫或鼓舞的力量的运作方式,她的散文《根深蒂固:作为基础的祖先》阐述了其创作理念—小说总是“对于创作出它的阶级和团体发挥功效”。
《宠儿》
《所罗门之歌》《最蓝的眼睛》
《黑人之书》记述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
莫里森编辑并于1974年出版的《黑人之书》记述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莫里森说,黑人小说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揭示冲突和问题所在”。
对于一些评论家来说,莫里森的语言魅力,有时候比作品内容的思想性更值得赞赏。从小,父母(特别是外公)就锻炼莫里森通过讲述非裔美国民间传说、鬼故事和吟唱诗歌,锤炼语言能力和继承传统的仪式感。
孩童時的莫里森就大量阅读,她最喜欢的作家是简·奥斯汀和列夫·托尔斯泰。在霍华德大学主修英语的莫里森,语言技巧精湛,颇受赞誉:“她笔下的句子充满知识见地。”莫里森在纪录片中说:“我喜欢在语言里做选择,有如此多的方式说同一种事情,真是很奇妙。”
莫里森不仅为英语世界的人写作,她的作品还畅销全球,在亚洲、拉美和非洲都被翻译出版。纪录片导演蒂莫西·格林菲尔德·桑德斯,通过将一本本来自世界各地的书封逐一铺陈,来表明这一事实。
承袭正直乐观品质
片中莫里森出镜自述,她出生于俄亥俄州洛雷恩的一个贫穷家庭,原名叫克洛伊·沃福德,父亲沃福德是劳工,母亲是家庭主妇和虔诚的非裔美国教会教徒。
莫里森两岁时,因父母交不起房租,他们住的房子被房东放火烧了。然而,她的家庭并没有因这一“恶意” 而“残忍”的行为陷入绝望,而是对房东的行为一笑了之。
莫里森继承了家族中人面对逆境和残酷处境保持乐观与正直的基因。她在霍华德大学教书期间,经历结婚、生子、离婚。作为单亲妈妈的她一边写作,一边养育两个儿子。莫里森坦承“非常艰难”。幸好有父母和兄弟来帮忙,她才能应付过来。莫里森与两个儿子的关系也不错。
再看莫里森从事的职业—大学老师和出版社编辑,都是跟她喜欢的文字打交道的工作。
20世纪70年代,莫里森担任兰登书屋编辑时,尽责保护自己的作者,但她也把编辑和作家的角色分开。她说:“编辑并不需要过多地干预作者的文风。相比编辑,写作是一种充满冒险、更有力量的表达方式。”
或许因为她更了解出版业,她从重要而缺乏代表性的角度写书。但她拒绝接受出版界的定义。莫里森写作黑人文学,但她拒绝让自己的话语被边缘化。
经过多年的奋斗,莫里森获得了美国总统自由勋章、普利策小说奖等多个奖项,并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在片中,莫里森幽默地评价:“我很喜欢得诺贝尔奖,因为他们的聚会办得真棒。”
人以类聚,莫里森的密友也说:“非常棒的聚会,所以我建议你一定要认识一个可以得诺贝尔奖的朋友。”
维护女性平等权利
一位中国评论者曾说,莫里森作为一名黑人妇女,写作的目的是帮助黑人妇女“重获”她们的“身份”:不仅反对黑人妇女在白人眼中的错误形象,而且展现黑人妇女被忽略的特点和优点。
“我很喜欢得诺贝尔奖,因为他们的聚会办得真棒。”
的确如此,莫里森特别注重从美国黑人的多年奋斗史中,挖掘黑人妇女的心理和感情元素。由母性上升到人性,是她小说始终贯穿的宏大母题。
不仅在文学的世界中,在现实生活中,莫里森也是一名女性“斗士”。对她来说,在男性世界里翱翔,并没有那么充满挫折感,而是令她兴趣斐然。她的作品也塑造了不少非裔美国女性的形象。她曾说,了解非裔美国女性,就可以了解美国的历史。
纪录片还透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莫里森发现自己比同岗位的男同事的工资要低,于是她找到主管摊牌。主管一开始并不认真对待,莫里森对他说:“我跟你一样,都是需要养家的一家之主。”主管最终给她加了薪。
莫里森还热衷于提高女性权利和反对种族隔离的社会运动。早在她成为小说家之前,她就是早期黑人运动组织的一员了。
他们主张,不但创作艺术作品,而且要让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不只创作诗歌、戏剧和小说,也在思考黑人文学作为特定体裁的责任、定义和特殊功用。
对于不太了解莫里森的观众来说,这部纪录片算得上是对莫里森生平和文学成就的一个颇为完整的影像化呈现。导演运用了大量的视觉影像资料,穿插其间的是对生前的莫里森以及几个亲近的朋友和文学评论家、学者(包括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作家安吉拉·戴维斯)的大段采访。
但可惜的是,因为叙事线索不够清晰,容易让观众混乱,该片在IMDB上只获得了6.7/10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