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战略转型期卫生装备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9-12-18丁天元陈福兴胡鹏伟刘晓荣
丁天元,常 旺,陈福兴,胡鹏伟,谢 泰,刘晓荣
(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勤教研室,上海 200433)
0 引言
近年来,海军战略由“近海防御”向“近海防御、远海防卫”战略迅速转型。未来海上作战是在诸多军兵种统一指挥下的联合作战。海军是拥有多种作战手段的综合型军种,包括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岸防部队、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5个兵种,在联合作战中具有天然优势,发挥核心作用,这也对海军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海军卫生装备体系保障效能距离海军战略转型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海军卫生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不足、海军卫生装备体系能力与任务需求相脱节[1]等方面。因此,亟须加强与海军战略转型目标相适应的海军卫生装备体系建设。
1 海军卫生装备体系现存问题
1.1 海洋战略意识不足,海上卫生装备建设滞后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大国,然而从未成为过“海洋强国”。因为我国海军是在陆军框架下组建起来的,导致其海洋意识淡薄,同时海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海军成立初期,主要是执行近海防御任务,包括在近岸海域执行抢险救灾、护渔护航、救生打捞等[2]。其卫勤保障主要依靠近岸基地的医院等,要求相对较低,导致舰船及岸基的医疗装备投入不足,基础配套设施不全,在执行训练、演习任务时常常无法正常使用[3]。随着中国军队战略转型的深入,海军执行远海行动任务不断增多,参与更多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维护世界航道畅通等行动,对海军卫勤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平方舟”医院船、卫生运输船、制式医疗救护艇等卫生船舶的研制与应用使海上卫勤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无法完全满足海军发展的需求。随着新型舰船不断入列,远海护航常态化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大幅增加,一些新质作战力量的投入更加凸显了现有海军卫生装备体系建设的滞后。
1.2 战场环境认识不足,海上卫生装备研发滞后
时效救治是减少战伤减员的关键因素。急救是降低伤死率、伤残率,提高治愈率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4]。但由于长期对海上战场环境认识不足,海上急救和自救互救的相关装备研发滞后,卫生装备未进行技术改进与升级,导致其性能落后,无法满足海军卫勤保障需求。具体如下:(1)单兵自救互救装备性能落后,无防水性设计,体积较大,缺乏便携性。(2)战位急救装备品种少,设计笨重,取放不便,缺乏优化集成设计,无法适应战位自救互救要求。(3)急救箱和手术箱装备比较沉重,不易携带,不便于战斗舰艇、救护艇等自救互救使用。(4)特殊环境的急救装备缺乏,如适用于水下操作的绷带和水下止血的药物等,导致海上救治环节缺失。
1.3 装备体系融合不深,海军卫生装备信息化程度不高
海军卫生装备体系应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以便更加快速传递伤病员生理、病理、心理信息,使医学技术更加及时、准确、有效地发挥作用。但目前海军卫生装备信息化程度不高,已研发的海上卫勤信息系统多数还停留在科研阶段,系统的实用性不佳,无法满足海军卫勤保障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海上伤病员信息的源头采集比较滞后。目前系统设计普遍缺乏统一的伤员身份识别与卫勤数据流转的载体,导致伤员信息的采集依赖手工录入,信息采集速度慢,效率低,无法支撑战时大批量伤员救治业务的开展。(2)伤员伤情与救治信息难以共享。由于系统缺少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以及适应海上物理条件的通信设施,伤员在各级救治机构展开分级后送与救治时信息链完全中断,数据无法互联互通。(3)勤务应用与技术难以实现融合、互动。现有系统采用的技术体系比较落后,无法适应海上卫勤救治快速、准确的要求。
2 海军卫生装备体系的转型
2.1 海军卫生装备体系的层次结构转型
海军卫生装备体系的层次结构按不同的作战任务进行划分,可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3个层次,如图1所示。海军卫生装备体系应根据3个层次的任务要求进行转型,以满足未来作战卫勤保障需求。具体如下:(1)战略层次的卫生装备体系转型。应与执行海军战略任务要求相适应,按照海军装备体系构成要求进行装备的集成,成为全军后勤装备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2)战役层次的卫生装备体系转型。以未来实施各种以海军兵力为主的海上战役的样式需求、按照一定结构形成卫生装备综合体系。(3)战术层次的装备体系转型。与完成陆战、海战、空战及各种合同作战的战斗任务相适应,建立遂行各种战斗卫勤保障的卫生装备体系。
图1 海军卫生装备体系转型层次结构图
2.2 海军专用卫生装备转型
海军专用卫生装备是海军实施卫勤保障任务所需的专用医疗卫生装备,是海军卫勤保障的物资基础,更是海军卫生装备体系转型的基石。其转型发展应通过顶层设计及大力投入,形成具有快速机动部署、卫勤信息处理和特殊环境保障等能力的卫生装备体系[5],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以海军转型战略为指导,以满足海上卫勤保障需求为牵引,以现代海战战伤特点为依据,以解决海上伤员救治实际需求为目的,做到勤务、装备、人员的结合发展,突出装备的即时救治和快速展开能力,进一步提升海上伴随保障能力和机动保障能力。如美军突出发展机动保障能力,设计了由26个医疗箱组成的海上应急救治中心,可在舰船展开,提供伤病员紧急救治和外科复苏能力,具有适用性好、展开快、机动性强等特点,尤其适合海上机动作战[6]。
(2)紧盯发达国家海军卫生装备发展趋势,依靠科技进步,将高科技技术应用于海军装备。美国海军近年来研发了一系列舰艇专用的医疗卫生装备[7]。如健康扫描仪,该设备10 s内就能获取脉搏、心跳、心脏电信号、体温、心跳变化和血氧饱和浓度等健康参数,如图2所示[7];便携式B超机,该设备可应用于空间受限的舰船医务室、医疗直升机,为医务人员提供识别气道、呼吸和血液循环的辅助手段,如图3所示[7]。这些装备均具有小型轻便、智能监测、易于操作和维护等特点[8]。
图2 健康扫描仪[7]
图3 便携式B超机[7]
(3)加快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卫生装备研发。新时期新形势下,海军特种作战部队扩编壮大,独立成军。但海军特种作战部队的卫生装备除两栖装甲救护车以外,其他都是和陆军部队一样的通用装备[9]。由于海军特种作战部队使命任务的特殊性和兵种组成的多样性,这些装备无法满足其卫勤保障需求。因此,应加快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卫生装备性能优化的速度,提高现有卫生装备的战场适用程度和保障能力,从而提高海军部队的作战能力。
2.3 海上医疗救护平台转型
海上伤病员医疗后送链是从海上到陆地、由前方到后方设置的海上各级救治机构。通过各类卫生船舶联结起来的医疗后送链,各级救治机构分别对后送的伤病员完成从初级到高级的救治任务。海上医疗救护平台是海上救护链的关键节点,包括医院船、救护艇、救护直升机等[10],其能力建设决定了海上伤病员后送链的能力。
(1)将建设海上医疗救护平台作为提高平时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和战时远海持久作战能力的关键,加以重视并放到战略层次进行建设,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军情,平战结合的海上医疗救护平台发展模式。如德军医学研究中心与德国、波兰医疗供应商应用人体工程学和实用设计理念,研制了新一代海上伤员救护艇,可同时满足伤员急救和后送任务需求,如图4所示[7]。
图4 海上伤员救护艇内部结构图[7]
(2)加快海上医疗救护平台的信息化建设,解决目前诸多问题,如医院船远程会诊系统没有与后方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有效整合[11],舰艇救护所、卫生救护艇等没有相应卫勤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海上医疗救护平台需要以信息化为载体,对海上医疗后送链上各节点卫勤力量进行整合,形成立体保障网络,实现伤病员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能力。如美军装备的便携式远程医疗系统(如图5所示)[7]具有提供远程医疗的能力,该系统包括集成的平板计算机、内置的高清摄像机和USB端口等,可部署在舰艇医务室中使用远程网络随时咨询医学专家的诊断意见(特别适用于应急处置),增强了舰艇医务人员疾病诊断与急救能力。
3 海军卫生装备体系转型的建议
3.1 以海上立体化保障为基础,形成卫生装备体系立体空间动态连续保障能力
随着海军战略转型的深入,军事任务多样化明显,要求海军卫勤保障必须向远海拓展,以适应这种多样化、立体化卫勤保障需求,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立体化卫勤保障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卫生装备体系。具体如下:(1)建立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卫生装备体系。未来战时海上作战中,涉及陆、海、空不同层面,每个层面都有巨大的杀伤力,作战环境空前复杂,作战时间短、决战性强、时效性高,导致伤员流不稳定,卫勤保障难度大,故需要建立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卫生装备体系。(2)应用智能化技术升级卫生装备体系。如将便携式智能化生命体征监测仪用于收集和传输伤员生命体征数据,不仅能提高伤员救治与监测效率,还能提高卫生装备的环境适应性。(3)将远程医疗技术融入各级后送阶梯和平台,消除时空限制,提升伤员救治水平,提高整个战场伤员救护的系统性、实时性和连续性。
图5 便携式远程医疗系统[7]
3.2 以信息化技术为连接线,实现卫生装备体系力量网络式部署
现代海战作战平台能力增强,机动性提升,要求卫勤保障范围大幅增加,因此必须进行卫生装备信息化升级,实现卫生装备体系力量网络式部署。具体如下:(1)加快战场网络通信能力建设。卫生装备信息的互联互通将大大提高卫勤保障能力,但其互联互通依靠的是战场网络通信能力,因此分配更多的通信带宽用于卫勤保障,提升海上卫勤信息传输能力,将是海上卫勤保障能力的“倍增器”。(2)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的伤员搜救、药材保障、血液保障和医疗诊断装备中,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从而提升医疗救护和诊断信息的利用效率。(3)根据不同任务部队实际需求,针对不同作战规模和作战环境的需要,加快信息化装备研发与应用。如研发应用无人机代替人执行危险程度大、救援难度高的任务。
4 结语
海军卫生装备体系建设应当以满足未来海军战略发展需求为目标,着力解决海上战略意识不足、战场环境认识不足、装备体系融合不深等诸多问题。根据卫生装备结构层次不同,按照战略层次、战役层次、战术层次的卫生装备体系进行发展,并紧盯国外海军卫生装备发展趋势,在战场网络通信能力、卫生装备信息传输能力、卫生装备功能模块化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重点发展专用卫生装备、海上医疗救护平台等关键要素,以形成海上立体化保障能力,实现海军卫生装备体系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