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互联时代下高校学报发展的现实问题及解决路径

2019-12-18晏小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报期刊智能

■晏小敏

常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21号 213164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采取积极措施牢牢把控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以达到充分利用新媒体形成促进全社会创新氛围的目的,并就推动互联网新媒体融合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在于快速化、碎片化、多样化,其对慢节奏、单一化的纸质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打造的互联网时代,以QQ、微信、微博、App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支撑起全新的传播平台、传播渠道,形成了交叉传播,打破了学术纸媒传播的单一渠道的限制。过去,高校学报主要是以纸质期刊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因垄断性而具有稳定的发行量和不菲的经营收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新媒体的进入导致传统纸质期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纸质媒体发展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表现为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与便利性带走大量的纸质媒体受众,纸质媒体的发行数量与经营收入锐减。是否被新媒体取代的生存问题已成为纸质媒体亟待解决的难题。各学报编辑部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通过互联网发展思维,实现传统纸质期刊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我们试图运用演绎法和路径分析法归纳人工智能+互联网(即智能互联)时代高校学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厘清智能互联时代对高校学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设计以生态新模式为着力点的高校学报发展路径。

2019年7月24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科协发学字〔2019〕38号)中指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探索‘学会+企业’‘高校+企业’等多种协同办刊形式,催生科技期刊发展新业态,创新期刊发展模式……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平台,集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于一体,探索论文网络首发、增强数字出版、数据出版、全媒体一体化出版的新型出版模式,提供高效精准的知识服务,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1-2]。该意见对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对高校学报的发展同样适用。该意见就如何实现一流期刊建设目标指出,要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集群化向集团化转变,全面提升专业化、国际化进程,抓住数字化、智能化促进期刊出版变革的重大机遇,以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世界一流的期刊体系为目标。

郭铁成[3]提出并界定编辑生态化的内涵,阐述了编辑生态化在智能互联时代对读者、作者和编辑的重要性。这场科技革命对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期刊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学者们主要从高校学报的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展开研究:付洪韬等[4]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促进了高校学报生产方式的转变,学报文章走向信息化;余振刚等[5]和何小军等[6]分析了期刊文章数字化趋势,而智能互联压缩了时空范围,全球高校竞争日益激烈;学报办刊理念的国际化是新时代的应有之意,袁志祥[7]探讨了高校学报国际化的具体路径;文瑞[8]对传统纸质期刊与新媒体期刊进行比较,认为我国期刊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刘永俊[9]从用户体验视角分析了智能互联背景下学术期刊的转型路径。综上所述,关于智能互联对高校学报影响的文献重在现状描述,在宏观层面探讨较多,少有文献探讨智能互联对高校学报的双重影响以及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基于此,本文试图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全面探讨智能互联对高校学报的双重影响;二是构建分析框架体系,设计解决高校学报发展难题的路径。

1 研究方法和高校学报的特点

本研究采用演绎法和路径分析法,以问题为导向,对高校学报在互联网新媒体融合下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找到不足,发现创新。

1978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明确规定了高校文科学报的性质、任务、编辑工作方针和原则。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199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教备厅〔1998〕3号文件)对高校学报的概念作了进一步完善,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高校学报既不同于社会上的综合性刊物,也区别于科研院所高度专业化的学刊,即高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以高等学校为依托,刊载特定的学术文章,反映一定领域的科研动态,展现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期刊。它具有学术性、从属性、内向性、综合性等特点[10]。从高校学报的属性可知,它是我国科学技术期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科学技术期刊的最大区别是:前者的首要目的是服务于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科建设需要。

在众多的科学技术期刊中,高校学报的鲜明特色表现在:(1)学术性和内向性的高度统一。学报的稿件主要来源于高校,非核心学报稿源主要来自本校,无论是校内稿还是校外稿,达到学报发表要求的前提是稿件都必须符合学术规范,满足基本的文稿格式和规范化要求。(2)创新性与高校学科优势、地域特色的高度统一。达到学报发表要求的稿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即稿件要有一定的新意,不能是既有成果的重复。学报的审稿专家较大比例来自高校,尤其是高校的优势学科方向的专家比例更高,有关地域特色的研究往往成为学报所在高校的优势学科。为了凸显栏目特色,学报重点发表与学科优势、地域特色关联度较大且创新性较高的稿件。(3)成为高校之间和高校与科研院所学术交流的平台。高校学报是综合性期刊,学科覆盖广,作者和读者一般是相关领域的学人。高校学报为校内外的作者与读者创造了一个平等交流、多元化展示的平台,学者可将个人研究成果通过发表论文的形式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交流互动。(4)承担培养高素质学术型人才的重任。高校人才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其中高校学报应当为人才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高校师生特别是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可以利用高校学报发表学术论文,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发表高水平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5)扮演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与扩大学校影响力的“催化剂”角色。优势学科是以卓越人才为基础,而研究人员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可通过在学报发表的形式得到迅速广泛传播,同时根据学报论文发表的记录,可以对论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出优秀人才并向学校引荐,促进重点学科建设。

2 智能互联时代高校学报发展的现实问题

目前,媒体多样化并存已经成为必然。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媒体形式遭遇了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高校学报如何进行新媒体融合,直接关系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新形势的发展,期刊应结合传统纸媒的强项,实现优势互补,找准定位,需要架设多座桥梁,疏通编辑与专家、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以及期刊与第三方评价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融合。很显然,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报无法满足科技强国建设的需要。从人工智能、互联网与高校学报的深度融合发展来看,面临的现实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学报被动应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科研发表市场,论文总数和高被引论文数的规模和速度都在大规模提高。基于统计检索结果显示,2018年,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大约36.12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8.6%,连续9年居世界第二位。”[2]传统纸媒与工业化时代相契合,在信息筛选和信息审核方面要求严格,在“眼见为实”观念支配的社会,传统纸媒传播的信息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而在智能互联时代,传统纸媒的出版速度、信息容量、受众数量、传播渠道已完全落后于新媒体,劣势凸显。因此,实现新、旧媒体的快速融合,取长补短,凸显期刊自身特点与优势迫在眉睫。高校学报为顺应新形势发展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这是期刊和网络融合的初级状态,到目前为止,期刊和网站并没有很好地融为一体,自然没有实现编辑、读者与作者的良好互动。

2.2 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的融合仍停留在起步阶段

(1) 期刊运营模式仍停滞不前。传统纸媒与新媒体互动也不是简单地在期刊上印上一个二维码,而是要在期刊编辑策划以及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于一体的发展思路[11]。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快速传播、持续跟踪跟进、即时交互等,它有助于高校学报受众群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突破技术焦虑,即时获取信息。也就是说,实现新媒体融合,要各司其职,变分散运作为分工合作,通过其他媒体的展示平台去弥补传统纸媒在声音和视频上的不足,同时新媒体可解决纸媒不能即时互动的弊端。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期刊可通过微博、微信就某一个专题抛砖引玉,吸引读者参与讨论,这样策划的主题通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期刊排版技术落后。推动新媒体融合发展,就是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去改造传统纸媒[12]。XML与PDF格式有着密切的关联,XML是PDF的一种关联阅读和延伸阅读,表现形式有三种:印刷版PDF、微信版PDF、打开内容完整和丰富的XML文件。高校学报冀望维护稳固的受众群体,必须改变整期出版的传统模式,转向新模式,如以单篇出版的新模式来吸引读者眼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充分挖掘和整合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即使是相同的主题也能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13]。在传播方式上除纸刊发行方式之外,更应重视时效性,滚动更新,通过微博、微信精准推送,为受众推出精品佳作,在注重提高推介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大力开拓有效的电子发行渠道,实现高校学报与新媒体优势互补。

2.3 专家、编辑、作者、读者与期刊的群体智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智能互联时代,学报自身、审稿专家、编辑人员、论文作者以及读者的群体智慧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高校学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质量与效率。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论文的编排、校对和查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部分地将编辑人员从枯燥无味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而这并不意味着编辑人员的压力因此减轻,因为编辑工作带有创造性,是高校学报质量的守护神。高校学报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新媒体作为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无法完全囊括和承载从编辑选题、作者创作投稿、专家审稿、编辑校对、主编终审、编委会定稿,再到出版发行等系列工作的整个过程,其中诸多环节离不开编辑人员的创造性。因此,智能互联时代,更需要编辑人员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才能减少或避免学术界的浮躁之风在期刊领域泛滥[14]。

2.3.1 智能互联对高校学报自身建设的双重影响

(1)高校学报的竞争广度超越国界拓展到了全球。在新一轮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中,发达经济体的高校学报凭借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其引发的数字鸿沟对高校学报产生的叠加效应,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导致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高校学报难以改变追随者身份。(2)高校学报竞争的强度史无前例。高校学报作为研究成果展示平台、学术观点交流平台和学科建设发展平台,是科学思想传播、研究成果推广、人类文明引领三方面的集大成者。高校学报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在社会的进步中被不断拓展和深化。特别是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之后,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纸质期刊的结合,在夯实网络学术传媒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使纸质高校学报能够在挑战中走出传统局限,拓展发展空间[12],但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办刊技术的日新月异,刊物数量(线上线下)的迅速增多,使得高校学报竞争空前激烈。(3)全新发展业态正加速形成。由于网络的便利性、时效性和低成本特性,“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产生了众多新业态,也为高校学报打造新业态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特别是,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改变了用户的阅读习惯和用户对期刊的“黏性”,为高校学报打造新业态奠定了市场基础。供需两端的变革为高校学报发展新业态提供了经济驱动力,某些著名期刊通过与新媒体融合迅速发展成为传媒集团就是有力的佐证。(4)新的智能服务模式正在不断提升。近年来,高校学报已普遍采用微信公众号智能服务模式,该模式的便捷性使其具备成为互动交流服务的优质工具。目前,可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自动审稿、组稿、约稿、退修稿件以及向用户精准推送信息,同时,微信的高关注度和广泛性使高校学报信息的传播时效性更强,阅读率趋高,进而达到了提高高校学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目的[15]。

2.3.2 智能互联对编辑人员的影响

(1)要求编辑更具创新能力。互联网新媒体融合是高校学报传播路径的一次重构,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新媒体融合改革成功的关键,新媒体融合对编辑人员带来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为此,加快期刊出版模式创新,增强创新能力,需要重点培养面向期刊出版未来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和出版融合业务骨干,大力推进出版融合技术创新,以期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更好地应用互联网新媒体融合新技术,设计能够应用于移动互联网服务端,有别于传统纸媒期刊单向知识传播的可交互、可延展的衍生服务产品。(2)要求编辑更有工匠精神。“内容为王”是期刊生存的根本,在智能互联时代依然如此。质量是高校学报发展的根本,期刊的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水准。编辑的水准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密不可分,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自然是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编辑的工匠精神是指编辑对期刊、论文、多媒体等产品精雕细琢的专注,其核心是对品质完美追求的精神理念[16]。在智能互联时代培养编辑的工匠精神,不仅是高校学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编辑持续提升自我价值的需求。匠人专注、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应该体现在编辑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上,实质内涵就是高校学报所刊论文的学术质量[17]。

2.3.3 智能互联对论文作者的影响

(1)智能互联的时效性有助于学者对学术前沿的准确把握。当代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创新已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最新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接触到这些最新文献,使研究人员在探索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实现高效选题,开展有价值的研究。显然,传统高校学报难以满足这些要求,而互联网新媒体融合恰好可以采用新的传播手段和建立新的传播组织(如建立数字化、信息化的出版集团)来破解这一难题,让作者足不出户,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阅读最新的文献,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准确把握学术前沿,从而使选题富有价值并可避免重复研究。(2)智能互联的便捷性有助于作者撰写高质量论文。首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作者很容易找到相同或相近领域的研究者,与其进行交流、合作,通过知识外溢产生新方法、新观点甚至新思想。其次,编辑与作者的交流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融合带来的便利,构建有效的交流平台与作者进行沟通,从而惠及更多的人,指导其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最后,随着学科相互渗透越来越频繁,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成为一种趋势,互联网新媒体融合为这种研究趋势提供了便利,作者可以通过搜索文献,借鉴不同学科的最新研究方法,甚至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3)作者与编辑的互动交往迁居于空间的虚拟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空间成为一个新的交往平台[9]。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作者与编辑之间的交往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禁锢,只要有网络或者通讯信号,就可随时随地自由地交流沟通,开放式的交往沟通变得更加便利简单,沟通内容更具自主性、伸缩性和宽泛性。作者和编辑通过虚拟空间平台,可以将彼此的文字、声音、图像转化为虚拟的数字符号进行交往,提高了沟通效率。

3 智能互联时代下高校学报发展的路径

借助互联网新媒体,高校学报可以增加与网络传播渠道和适时互动的黏性交流手段,将期刊的利益相关者聚在一起,从期刊的消费者角度,提供更多个性化、快捷化服务。目前尽管许多期刊通过电子邮箱、QQ、微信、微博、App等现代传媒手段与作者、读者、专家等进行联系,借助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期刊信息,也建立了数据库,却没有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分析,对受众的个性需求不能作出精准的判断,还难以提升用户的“黏性”。因此,更好地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新媒体,打破服务边界拓展遇到的瓶颈,对丰富高校学报服务领域、提升其服务绩效而言将大有可为。

不同于通俗刊物,高校学报往往定位于“阳春白雪”,“质量第一”一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又好又快的发展对高校学报来说尤为重要,是其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保证,而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思维对传统高校学报进行改造。为解决新媒体冲击下学报生存问题和应对新媒体融合态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传播深度和广度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强大的智能处理与数据分析能力,把握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对传统学术期刊进行改造,以扎实提高高校学报质量、吸引高素质的消费群体,本研究提出一个智能互联时代下高校学报发展路径的框架体系(图1)。

图1 智能互联时代下高校学报发展路径的框架体系

发展路径1: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建设“数据驱动”的学报内容多源采集与分析系统。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智能终端App等新媒体技术不断涌现[18]。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大力建设拓展性强的由投稿邮箱、期刊主页、智能终端、搜索引擎、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组成的并不断拓宽的多源数据驱动型学报稿件采集渠道,以及集稿源数据、用户数据等于一体的学报内容分析系统。一方面,在学报稿件数据采集过程中,除了设置传统的投稿邮箱、期刊主页等投稿通道外,需要对智能终端App、搜索引擎优化、微信公众号等新应用进行委托开发、升级或利用以吸引稿源,其细化措施包括:委托第三方软件企业开发、升级智能终端App应用,提供个性化的App下载及投稿功能给用户使用,提升用户投稿体验;利用搜索引擎优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技术,通过优化关键词、网页等技术手段和搜索规则,提高期刊主页在主流搜索引擎内的自然排名;开发运营学报微信公众号,并关联用户的微信号与投稿系统账号[19],及时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微信消息(热点论文、热点时政、热点话题等),提升期刊的显示度。例如,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常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已开发运营了“常大学报社科版”微信公众号,开设了期刊在线(论文检索、最新目录、往期目录)、采编系统(作者查稿、编辑办公、专家审稿)等功能,与投稿系统关联功能正在开发并将投入使用。另外,在学报内容分析过程中,采用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稿件的类别、主题、长度、作者、参考文献等属性,以及稿件作者的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合作者等属性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可视化,从而为学报更好地发现潜在的投稿人和优质的稿件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发展路径2:融合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打造“内容为王”的高质量学报全过程管理平台。优质的内容和作者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找到最好的内容和最优的作者,是期刊策划主题出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是实现双效统一的前提。融合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打造“内容为王”的高质量学报全过程管理平台。在新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报的立足点依然是“内容为王”,这是高校学报的使命,也是高校学报区别于其他期刊的主要特征。对于高校学报,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辅助学报的编辑校对、主题分类、专家推荐等工作,从而形成一个高质量学报全过程管理的平台。其中,在编辑校对过程中,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利用已有的专家知识库(中国知网中文词库或维基百科英文词库),帮助编辑人员处理和校对词语、句子、段落,以及格式和引文中存在的语法语义问题[20]。在主题分类过程中,人工智能内容提取技术可以从稿件中自动提取和解析出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主题词,而不仅仅依赖于稿件中用户人工标注分类(关键词),从而可实现更为精准的稿件分类,也为编辑人员审定稿件选题是否新颖、论文是否创新提供了判断的依据。在专家推荐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推荐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同行评审,根据稿件的主题从专家库中匹配和遴选出最为合适的外审(主题)专家,自动完成稿件的送审及审阅流程。此外,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也出现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论文写作与生成、论文批改与评阅等智能技术,以及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的黑马校对软件、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通过在学报的“编辑校对→主题分类→专家推荐”等全过程管理中融入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建设和提高学报的内容质量。以《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使用的采编系统为例,该系统实现了约稿、收稿、查稿、指派外审、审改意见查看、稿件编修、发送清样、批量打印等基本功能,目前正在考虑升级实现稿件自动分类与审稿专家自动推荐功能。

发展路径3:基于学报、专家、编辑、作者与读者的群体智慧,构建“用户至上”的服务生态网络。在高校学报发展过程中,与之息息相关的有学报自身、审稿专家、编辑人员、论文作者以及读者这5类角色。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CI)是一种共享的或者群体的智能(智慧),它是集结众人的意见进而转化为决策的过程[21]。就高校学报而言,如何充分挖掘并整合审稿专家、编辑人员、论文作者以及读者的群体智慧,构建一个“用户至上”的服务生态网络,以贡献于智能互联时代下学报的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校学报发展的重要主题。这就犹如在一个运动场(学报)上,运动员们(作者)在遵守裁判员(专家)和助理裁判(编辑)制定的比赛规则下,如何呈现给观众(读者)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以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1)高校学报需要依靠自身特长,以专业和学科特色为切入点,打造精品栏目,并定期举办与此相关的学术活动和专题讲座,吸引学界名流参与,以同时提升内在质量与外在影响力。(2)审稿专家是学报论文质量的把关人,因此,学报编辑部既要构建一支与学报特色内容紧密相关的专业化的审稿队伍,又要建设好覆盖各专业学科的通用化审稿专家库,并要做到及时更新完善,以满足审稿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在互联网新媒体融合大潮下,须培养和维持一支懂计算机技术、懂学术出版市场经营、懂新媒体运营的综合型编辑人才团队,以充分发挥学报集群化、平台化运营优势[19]。(3)作者与读者分别是学报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需要畅通作者与读者的沟通、交流、反馈与协作渠道,以保证高质量内容的生产与消费。此外,作者与读者又都是学报内容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即“产消合一”[22],作者在生产内容的同时又考虑到读者消费的需要,通过这种角色互换的方式来协同提高学报内容的质量。

4 结语

面对多元化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报已通过移动终端、网络媒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参与其中,为期刊的传播与发展提供更为合适的传播渠道,这些平台的建构使得期刊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学报期刊智能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期刊问答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