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愿亲人早日养好伤》在电影《芳华》配乐中的运用
2019-12-18杨茂李晓乐
杨茂 李晓乐
(张家口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一、《愿亲人早日养好伤》音乐旋律的五次呈现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作为电影《芳华》中运用最频繁的一段歌曲配乐,在电影中一共出现了五次:
影片19分7秒处,陈灿跨着二八自行车把从食堂“顺”来的两个西红柿递到郝淑雯面前请求和解,却遭到了对方轻视。为了挽回面子,陈灿顺手把西红柿给了正在写板报的穗子。这个随手之举,却让一直暗恋陈灿的穗子的心里激起了爱的涟漪。她一口一口地咬着西红柿,也品味着爱情的滋味。这时,挎着手风琴的郝淑雯悄然奏响了《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的主题旋律。那温馨的曲调恰似甜美的春水流波,在穗子的心房间来回穿流涌荡。
影片的43分4秒处,文工团日常排练舞剧《沂蒙颂》时,《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的主题旋律第二次响起。然而,伴随着这温馨的曲调展现出来的却是朱克对小萍轻视的画面。分队长的厉声呵斥并未起作用,反而使朱克口无遮拦的把小萍的生理缺陷——“汗味重”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并引发哄堂大笑。只有因腰伤而调至美工道具组的刘峰,为给小萍解围而向分队长主动请缨,要求与其共同排练《沂蒙颂》。
影片49分45秒处,《沂蒙颂》旋律的第三次呈现。此时,朱克与文工团众团员正在大院的花园外一边吃着雪糕,一边插科打诨讽刺、挖苦刘峰而时时爆发出哄笑声。伴随着一句“好人就该做好事”的画外音,穗子却已把目光转向了排练厅。此刻,身膺“活雷锋”这一荣誉称号的刘峰,正在和小萍哼唱着《沂蒙颂》的曲调,共同排演双人舞的动作组合。然而终因腰伤无力,刘峰在托举小萍时摔倒在地。
影片的1小时43分27秒处,是文工团解散之前的最后一次演出,将《沂蒙颂》正式搬上了舞台。而台下的观众,则是以何小萍为代表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精神创伤病人。当卓玛、朱晗伴随着《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优美、明快的曲调而翩然展开舞姿时,失忆许久的小萍那呆滞的眼睛重新焕发出了光彩,她悄然走向剧场外的草地,在星月交辉之下,如笼中鸟儿重获自由般舒展、轻盈地跳出了那段《沂蒙颂》。
影片的1小时53分27秒处,失去右臂的战斗英雄刘峰,背着沉重的行军包走进人去楼空的文工团大院。在排练厅里拿起一把折断的道具马刀,他用左手挥舞了一下,试图找回往昔的记忆。蓦然回首之际,伴随着钢琴键盘上涌出的如梦似幻般轻盈、温暖的《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旋律曲调,往昔文工团排演《沂蒙颂》的场景也如梦似幻般重现于刘峰的眼前。然而幻景消散之后,迎接着他的,却依然是空无一人、冷寂落寞的舞台。
二、《愿亲人早日养好伤》对电影内涵的升华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段旋律的反复出现及其所推动的影片情节的发展变化作为内在的支撑,影片主题功能的呈现将大打折扣。所以,《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旋律的五次呈现及其所推动的故事情节变化,观众才能更为深刻地领悟影片制作团队选取《绒花》作为片头、片尾曲的用意——“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沥沥鲜血染红它”。无论苦乐喜痛,都是青春芳华以自身的飘逝为代价提供给人们的成长机会。只有接受青春的原貌,接受命运,才能换来成长与升华、超越,才能达到人生应有的幸福境界。
这里所说的命运,其含义有些类似于爱因斯坦所言的上帝。作为一位声名显赫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经常谈及上帝,那是为了表现其对于浩瀚宇宙“美丽而和谐的构造”的谦卑与敬畏。而这里所说的命运,也并非一个有神论的抽象概念,它是由人们无法掌控的外在因素以及难以掌控的内在因素所共同决定。环境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正是文革前后的大时代为《芳华》的编导这一代人所铺设的人生命运发展模式。然而,何止是文革前后,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们,所走过的也莫不是这样一条“环境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之路。只不过,文革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表现出了对于个体性格更强大的影响力和塑造作用,进而对个体的人生命运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所以,作为片头曲和片尾曲的《绒花》,与影片中五次呈现的《沂蒙颂》旋律,构成了类似三部曲式的配乐布局结构。片头的《绒花》伴奏曲就好像是呈示部,初次揭示主题;接下来的五次《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旋律呈现,就好像是中部,完成了对主题深刻、细致的阐述;而片尾的《绒花》演唱,则像是再现部,对主题进行了深化。所以,电影《芳华》是对那一代人青春芳华的致敬!这段音乐旋律也昭示了,不管经历是苦是乐、是悲是喜,都应无悔地接受曾经拥有过的青春芳华。因为,它用自身飘逝为代价,给所有曾经拥有过人们提供了成长的机会与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春的原貌才是芳华的本色,对青春无悔、无条件的接受并就此获得成长与境界的升华,才是电影《芳华》的题旨和情怀所在。
三、结语
总体而言,歌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在《芳华》中的反复出现,突显了经典声乐作品对现代电影创作主题升华的意义和价值。也使我们对经典声乐作品与电影配乐融合产生了新的认识。并且,从另一个研究视角而言,也使我们对《愿亲人早日养好伤》这首旋律优美、情感充沛的声乐作品有了新的解读和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