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川滨河XX花园12#住宅楼墙面裂缝原因初步分析

2019-12-18张树德

魅力中国 2019年51期

张树德

(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场地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地为干旱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存在。

12#住宅楼位于场地西南,占地尺寸为62.0*12.6m。勘探点平面布置及地层情况见下图: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2/ 剖面图(北侧)

23/ 剖面图(南侧)

12#住宅楼地基持力层处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同一工程地质单元,但基底下部土层特性差异较大、压缩性差异较大,为不均匀地基。

地基处理采用换填处理,换填要求为全部挖出新填土及部分泥岩或角砾层,保证上部1.00m厚为3:7灰土垫层,其下可采用素土垫层,换填垫层承载力特征值按170KPa设计使用。

12#住宅楼分三个单元,地上六层,框架结构,地基进行换填垫层法处理后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并在一、二单元之间设置了沉降缝。

银川滨河XX花园2013年开工建设,2015年10月整体竣工交付使用。2016年1月底,12#楼南侧室外排水管漏水修复后,东单元个别住户发现墙体出现裂缝,主要表现为:1.一、二单元之间的沉降缝开裂;2.该单元个别住户室内墙体纵墙、窗口下、填充墙等部位均有大小不同的裂缝出现,裂缝分布在楼层及东西住户房间无明显规律。

建设单位、质监部门等对12#楼出现墙体裂缝现象非常重视。多次组织专家现场查看、查阅施工资料、对室内出现的裂缝设置石膏饼进行观察、安排相关单位进行沉降观测,并在该单元东南、东北角布置探井对场地地层及地基处理深度情况进行开挖验证。结果如下:1.经数月观察,室内裂缝处设置的石膏饼在后期的多次专家查验中未发生变化;2.沉降观测因观测点布置不合理无参考价值,后重新安排进行观测、沉降数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3.根据现场探井勘察结果,结合地基验槽记录以及素土垫层《土壤干密度检验报告》等资料,说明12#楼基槽开挖已全部挖除上部新填土,人工地基下卧层为③层角砾和⑤层泥岩,垫层下部无软弱土层存在,基槽开挖符合勘察、设计要求。

一、出现裂缝原因分析如下

(一)换填垫层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检测认为3:7灰土中生石灰含量不足1%,现场观察土采用的是现场基坑开挖的土层,成分以粉土为主、混杂有泥岩土块、碎石、粉细砂等,且分布极不均匀,静载荷试验承载力虽满足设计要求,但对本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

(二)室外新近回填土未进行夯实处理,施工时取消了楼栋周边厚度0.50m的3:7灰土隔水挡墙,致使后期小区绿化浇水、管道漏水等侧渗对换填地基质量产生影响,是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三)沉降缝施工未按施工要求上下贯通,楼顶挑檐或女儿墙连接在一起、填缝材料不符合要求,外墙墙面装饰材料施工时未进行断开,不均匀沉降后沉降缝开裂明显。

(四)作为填充墙的空芯炉渣砖缺边少角现象较多,与框架墙梁之间未采取有效的防裂缝措施,墙面抹灰找平时砂浆厚度不一,最大厚度超过5cm,且未按施工规程要求分层找平,墙面干裂现象出现后未进行及时处理。

二、处理措施

针对12#楼出现墙体裂缝情况,根据数次专家论证意见,建议对东单元地基进行化学注浆加固处理。地基加固处理完成后由原施工单位对室内所有出现裂缝的墙面铲除原抹灰层后重新进行抹灰找平;对挑檐或女儿墙部位沉降缝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断开;铲除外墙沉降缝室外装饰开裂部位,做到上下贯通。按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目前该项目维修处理已完成。

三、经验教训及体会

(一)项目选址对场地推填平整后产生深厚新进回填土对工程的影响考虑不足。场地原为低山丘陵区,地表沟壑纵横发育,最大高差约26.5m,推填平整后最大回填土方约10.0m;场地平整时未按专家论证意见对冲沟部位深厚回填土进行分层(分二层、并对回填土进行洒水)强夯处理。场地平整完成后虽进行了一次性强夯处理,但回填土含水量及夯击能等不满足要求,夯击效果不明显。

(二)施工未按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监管不到位。主要反应在换填施工材料、沉降缝、室内粉刷等各个方面。

(三)施工单位对监理及物业部门反应的墙面裂隙现象不重视,没有在施工或维修期内积极进行维修处理。

(四)重视对建(构)筑物地基处理,轻视小区环境中回填土的处理。未进行室外道路、给排水管线勘察工作,设计施工对场地推填平整后新近回填土性能考虑不足,施工完成后小区道路塌陷、给排水管线工作井下沉、再加上绿化用水下渗影响造成管线漏水时有发生。

(五)对换填地基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问题出现后虽进行了沉降观测,但因监测点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参考致使前期观测资料无参考意义。

经委托第三方部门鉴定,12#楼主体结构满足要求,根据后期沉降观测资料结合室内裂缝观测相关数据认为不均匀沉降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虽然处理维修后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处理维修造成了逾200万的后期费用应引起足够的经验教训,促使我们参建各方在今后的工作用依法依规办事,从源头重视,合理施工,对出现的问题绝不姑息,杜绝不合格工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