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用无人机市场探究
2019-12-18郝天军
郝天军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000)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迹。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转化越来越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农用无人机的应用和推广,标志着传统农业时代正不断走向高科技农业时代。
一、国内农用无人机市场潜力巨大
农用无人要的主要用于植保作业、林业监测、作物授粉、牧群定位、土壤湿度监测等。利用航空进行田间管理的世界平均利用率为17.8%,而目前我国这一利用率不足2%。参照目前无人机植保行业最发达的日本,无人机植保覆盖率稳定在54%左右。中日农业模式相近,无人机植保覆盖率乐观能到50%、中性能到40%、悲观能到30%。
鉴于国内18亿亩耕地红线,理想状态下,每块地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年需求量大概在3次左右。单台无人机作业面积平均在1.5万亩,农业无人机售价已经低至4万元左右,每亩地植保费用平均在10元钱左右。
表-1仅从农用无人机植保领域分析:乐观、中性、悲观状态下对应中国无人机植保服务市场空间大概在162亿~300亿元,而无人机本身的销售市场空间大致在54亿~90亿元之间。
表-1
二、农用无人机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端市场的价格战
农业无人机市场巨大,众多企业都想在农用无人机市场上分得一份羮。在无人机市场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不高、行业标准不明确、制造技术易于模仿,出现了市场同质化问题。众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部分同质产品价格战已开始,导致技术创新投入精力不足,专业化水平难提升。据初步统计,国内无人机制造企业已经近400家,各品牌技术差异性不大,竞争日渐激烈,尤其是市场常见10kg级的植保机型已经进入价格竞争的“红海”。
(二)专业飞手稀缺
农用无人机作业具有效率高、安全可靠、外部因素对精准作业影响大等特点。比如地形、障碍物、下雨、刮风等会制约无人机正常作业。与此同时,植保无人机作业与各地农艺密切相关,对药剂的配比、针对不同病虫害的药剂混配等都需要进行系统培训,对于植保无人机飞手来讲,必须具备相对丰富的农业、农资、机械、农艺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植保服务。无人机是要下地干活的,飞手也要走入田间地头,目前飞手职业并不被看好。日本是无人机飞防较成熟的国家,目前在田间作业的无人机有3000多架,飞手14000多人,而中国仅水稻种植面积就是日本的28倍,对飞手、测绘员等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三)农用无人机关联市场急需完善
农业植保中无人机只是载体,农业管理技术和农药才是植保中最关键的因素。作为多数企业看到了当今农行无人机市场,只有少数企业进入无人机植保专用农药市场,出现传统农药无法满足无人机作业的要求,出现了农用无人机前端市场即专用农药品种单一,供应不足,从而影响无人机植保的效率和效果。
(四)对无人机植保存在认识上的误差
观念落后的农民对无人机植保不认可。市场上存在无人机植保专业人员缺乏农业知识导致无人机植保中出现的无效植保和伤害农作物的案例影响了无人机植保的推广。
三、应对农用无人机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顶层设计,政策扶持
2017年9月18日,为了响应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推动植保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农业部、财政部、民航局联合下发《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2017年选择浙江(含宁波)、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6个省(市),开展以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大相关扶持政策,尤其是在粮食产量多年排名第一的黑龙江省应给予政策扶持。
(二)真正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打造一批领域内专业人才。
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通过培训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新型农民的涌现能够助推农业无人机的应用推广。
(三)设立行业规范、扶持关联市场发展,为农业无人机市场拓宽航道
长期以来植保无人机标准化工作却严重滞后,导致行业鱼龙混杂,无人机质量得不到保证,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制约了植保无人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植保无人飞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号NY/T3213-2018)于201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此植保无人机真正有了行业标准。规范无人机植保关联市场如专用农药和专用化肥市场的正常发展,才能保证无人机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无人机植保是“人、机、剂、技”四位一体的技术集成,而药剂是无人机植保能否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纳米农药作为农业领域一种革命性的技术,经过十余年的研发和储备,正在不断走向成熟。
结论:农用用无人机的应用推广,将成为中国农业无人机械和技术的一场革命,农标志着我国农业真正走向了高科技农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