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研究

2019-12-18成丽

魅力中国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感性范读语言文字

成丽

(河北省邢台市路家园小学,河北 邢台 054000)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争议较多,各式各样的课程设计,各种不同声音的课堂评价,让我们感觉语文教学责任重大,又无力扭转乾坤。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课程定义如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必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内容可以十分丰富,语文教学的方法可以形式多样,语文课堂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语言文字运用。

那么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到底如何落实语言文字的应用呢?小孩子认字识字非常有限,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孩子连简单的字词都记不住,怎么谈语言文字的应用,其实还是从最基础的开始。

一、教学语言要富有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是教学语言的生命、灵魂。”从以上的名言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情感性在教育教学当中的重要性。我国很多文章和课文中,都能够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感情,而学生在学习当中,也必须体会这种感情,如何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体会到情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学的语言应当充满感情色彩,力求达到“讲到庄严处,学生竦容端坐;讲到豪壮处,学生热血沸腾;讲到义愤处,学生横眉立目;讲到欢快处,学生笑意盈盈”的教学境界。这样的教学境界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情感性。例如我们在讲故事时,要体现出其中的道理,像《龟兔赛跑》,教师在讲比赛过程的时候,应该利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叙述,而讲到最后的道理时,应当非常郑重,让学生体会到这个道理的重要性。所以说,在每一个课堂上,针对每一篇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所体现出的情感性是不同的,这一点在教学上是非常重要的。在接下来的教学当中,要重视情感性,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通过范读促进语言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获得整体印象,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教学,由于学生识字量少,独立通读课文会有很大难度,所以范读是有必要的。在范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在跟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这种美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提升语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多的训练。

三、拓展生活,丰富体验

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工作,主要放在课堂上这是必须的。这一点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并想方设法做好。但是,语言学习的源头活水主要还是在生活当中。这也就是说,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离不开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对接、联系。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到的语言才是富有生活化、富有灵动化和富有生命力的。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到生活当中去。

《赶海》这一课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文字中所透露出来的童趣气息,以及所呈现的活动场景的“身临其境”。具体教学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在熟读感悟的基础上复述课文。这样就将书本语言转变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要求学生比照这篇课文中抓蟹抓虾的写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最好是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生活当中的一些有趣的活动写下来。

四、通过范读促进语言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获得整体印象,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教学,由于学生识字量少,独立通读课文会有很大难度,所以范读是有必要的。在范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在跟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这种美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提升语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多的训练。

五、在演绎中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

《嫦娥奔月》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写了逢蒙趁后羿不在家威逼嫦娥交出仙药的过程。通过对逢蒙和嫦娥动作、心理的描写体现了嫦娥的机智善良和逢蒙的奸诈贪婪。这段内容是整个故事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是教学的关键,怎样处理好这一重点段呢?学生就开始边读边说边演起来了,不时还相互纠错。在接下来的上台说戏演戏环节中,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就关注到了写逢蒙和嫦娥动作、心理的关键词,如“一心”、“迫不及待”、“闯”、“周旋”……还创造性地加上了人物语言,用具体言行表现出了人物不同的形象。我利用课文这个“例”,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说戏”、“演戏”,让学生经历言语实践,从而学会表达。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基础阶段,语言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善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合理语言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小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真正感悟到语言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美好,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为今后进行更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情感性范读语言文字
培养语感,范读不可忽略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后现代椅子设计中的情感性语义表达
浅谈语文课情感性的激发
语言文字
语言的情感性之于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