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论析

2019-12-18赵泓伸

魅力中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赵泓伸

(郑州大学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生于西方,但自建党之日起便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在那个时候,领导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竭力解决的难题,便是在中国具体现实中融入马克思主义,从而用其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的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扎于中国发展之中并具有中国特征。然而,在党的早期,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形成深入的、整体的、同一的认识。直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由毛泽东正式定论,并进一步牢固的用其来指导中国的长期发展,使之形成了质的转换,进而深扎于中国的具体境况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出现于毛泽东《论新阶段》的报告中。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正是由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行进历程中的具体的实践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总结,才探索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的关键所在,便是将具有中国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贯彻到革命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然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征并不是将其理论完全照抄而不切合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现实境况,而是在坚决的反对教条主义,反对一切不彻底、陈旧的、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形成自身所独有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牢固的树立后,其具体理念、特征便为党的领导集体和大批思想家所丰富和发展。艾思奇曾指出:“能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之下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一定国家的特殊条件之下来进行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事业。马克思主义者的创造的概念,是在不变的正确基础原则上的新的理论和事业的创造。”解决中国难题的关键所在,便是要使指导中国发展、推动历史进程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然而要让这拥有普遍指导意义、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发挥作用,却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唯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其对中国发展历程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科学性中,更是中国的社会条件、时代的发展需求,选择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的革命现实和实践路径也证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群众所把握,深刻融入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历程中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需要不断创新的,在基础原理的基本上进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在中国的历史曾出现过几次因为照搬马克思主义而造成中国革命危机。通过这样的错误也让人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比如说在第一次革命的时候,因为陈独秀犯了右倾的错误而放弃的领导权,在这样的关键的时刻,它仍然坚持着“城市中心论”的理论,从而导致了革命的失败。在土地革命的时期也因为照搬马克思主义而引发的错误。几乎将中国革命推进了绝境之中。这些错误的事例都高速我们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促进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吸取了充分的教训,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在社会主体建设的出去,我国成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这也是经过了十年的文革动荡而换来的成就。所以的成就都是在不断的摸索探究中形成的。现在,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种重要的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原有的经济体制与理论的创新之间相互的融合与碰撞,给我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所以,在这种时候更应该打破传统的束缚,继续深入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研究,从而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了一百多年,中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马克思理论中已经找不到对未来世界的理解,但是这并不是马克思理论已经不适合中国的发展,它对中国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社会的批判性依然会给我们很大的参考性。对人类社会的思考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今的中国正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由传统型的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进行变化的重要时候,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候。市场经济推动了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现代化的水平,同时也出现了马克思所批判的社会现象。所以,社会主义如何面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也成为了我国所要面对的问题。市场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前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围绕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三个阶段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新中国发展的阶段性实践主题,也为划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另一种视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这三个阶段发展目标为中心而铺陈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性飞跃相关理论,大致划分为:第一阶段(1918—194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成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华民族站起来了;第二阶段(1949—20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经历从孕育到突破,中华民族富起来了;第三阶段(2012—),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飞跃,中华民族强起来了。

(一)第一阶段:指导中华民族站起来

第一阶段为1918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界普遍认同1918年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的发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至此中国共产党开始将“舶来”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时的特殊国情相结合。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毛泽东思想,是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积累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归纳,包含了社会生产发展的很多方面,主要解答了如何革命、如何取得革命胜利、如何实现革命到建设的转换等革命理论问题。实践成果是中华民族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一,确立了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标明了党对革命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

(二)第二阶段:引导中华民族富起来

第二阶段应该是1949年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这其中包含了1978年这一重大的历史节点。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国最初的30年里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和初步发展,在曲折前进中积累了经验,也接受了教训,孕育着巨大转折。1978年改革开放实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征程开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生产力飞速进步。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主题转换为发展,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转变。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同生产力发展需求更好的结合。邓小平理论冲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理论藩篱,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之后几代党的领导人不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和实践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二阶段的实践成果显著,自我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丰富,实现现代化的脚步逐步加快,特别是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中国富起来了。

(三)第三阶段:指引中华民族强起来

第三阶段始于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阶段与之前的发展阶段既一脉相承,又有很大不同—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从指导思想、理念思路、方针政策、体制机制、根本保证到社会主要矛盾、社会环境、外部条件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水平、发展要求更高,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第三阶段体现了新时代的新发展,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开始走向强起来。党立足于新时期的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具体实践,实现了理论的新飞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确立为党新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凝结,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理念,为全球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和鲜明时代特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这一阶段的实践成果是丰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从党的建设、政治文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新中国要强起来了。

四、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情况

(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本身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与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一伟大理论,就是看到了资本主义存在的严重发展弊端。他们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一条光明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从多个不同领域出发,深入探究了人类社会究竟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发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利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只是当时某一历史阶段的产物。所以随着时代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结合最新的时代背景,进行不同的发展与探索。从毛泽东同志的救亡图存、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到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再到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荣辱观”,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更是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党政建设情况,从大局出发,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党风党性建设,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成果

在当今时代,“发展”这一词汇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实践一步步形成的。尤其是我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我国应该在新时代“坚持新发展理念”。从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深刻意识到了发展对当今时代的重要性,更能够从中清楚地看到发展的基础是“科学”。也就是说我国应该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教训,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不可冒进,也不可停止不前,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基础上,加强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抓住时代契机,实现我国崛起,走向富强。

(三)拓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视野

在当今这个信息共享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国际形势变化莫测,想要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促进国家长远稳定发展,不是一件易事。而在习近平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整体社会发展观,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时代发展形势相结合,思考中国梦的实现策略。首先运用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联系的方法,处理发展中的国家关系。尤其是与周边国家的邦交关系,应以维护世界和平己任,以互惠互利为目的,创建友好稳固邦交关系,拉动国内外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应统筹国内外发展大局,有效规避风险,抓住发展机遇,以此来促进自身发展。其次,在国家的整体发展方向上与发展路径选择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各方的决定性作用,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发展基础上,展示中国化的发展特色,并且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动摇。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发展中坚持改革和创新,不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注重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彰显中国形象。

五、结语

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在长期的扬弃、深化下,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新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长久以来,党不仅在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下砥砺前行,更是在引领人民走向富裕的同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创新刻下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