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建模教学

2019-12-18罗希烨

魅力中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学模型建模探究

罗希烨

(贵州省福泉市陆坪中心小学,贵州 黔南 550500)

新课程标准改革后,对小学数学做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要求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以抽象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的进步与形成。这就是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培养数学建模思想

学生在小学阶段刚刚接触数学,大多数学生能建立数感已经不易,数学模型则是高等数学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要求学生掌握更强的空间观念、分析与推理能力,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建模思想的引导,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不必过于苛求学生的掌握能力,只要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下意识地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即可。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时就应引入数学模型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方向》的教学时,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意识,让学生将方位概念运用到数学模型中以加强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房间分布确定其方位,让学生运用位置知识绘制方位示意图以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此外,教师也应引导学生根据图示交流与分享自己判断方向的方法或向同伴介绍某方位的某房间,让学生在思想中建立空间观念。在数学建模思想一点一滴的渗透中,学生逐渐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广泛运用。

二、提出数学建模问题

数学建模的有效运用要建立在实际问题基础之上,学生要懂得如何从简单的数学习题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根据它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很多学生在面对某项数学难题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不明白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实际上,发现、提出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同等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普及时应注重运用有效的问题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帮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时应让学生观察积木模型,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与描绘自己眼中的模型,同时向学生提问“为何同一物体呈现出来的画面不同?”学生在合作与讨论中根据自己手中的积木进行随意组合并观察,最终得出“所处方位不同,观察到的物体平面图不同”的结论,接着教师向学生提问“如何绘制三视图?”“如何根据三视图判断物体结构?”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不断将学生代入数学建模的实际操作中,学生从中掌握建模的方法。

三、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以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问题为目的,因此在进行建模教学时,也应当抓住本质,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紧抓实际问题这一关键点,让数学建模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要以生活中的常见例子为根本,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学知识,更好的让数学模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让数学建模真正有用。例如,在进行《百分数及百分率》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买鸡蛋的例子:购买100枚鸡蛋,总价打九折,购买200枚鸡蛋,鸡蛋的单价为原价的80%,求相应的优惠价格。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打折、分比、百分率的相关含义,建立对百分数的数学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在真正去超市购物时理解所谓的打折后的价格究竟是多少、怎样购物更优惠等相关问题。将数学知识、数学模型以及实际生活相联系,让数学模型真正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应用意识和方法意识。

四、在自主探究中进行数学建模

数学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学会探究和理解。因此,教师进行数学建模教学时,应当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在自主探究中进行数学建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上,让其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或是为学生举出例子,以此延伸,让学生在实际解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算》的教学时,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小数的相关知识,之后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应用,如借助思考小数3.25除3+0.25的加法运算之外的计算方法,从而引出3+?以及13/4即分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小数、整数、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形成一定的数学模型。学生在遇到计算小数相互加减乘除运算比较难的情况时,就可以转化成分数的相关运算,减少运算难度,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基础上,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将数学建模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去,不仅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改变以往小学数学灌输教育的模式,是当前很值得推广的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和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应该不断学习数学建模思维,实现其在小学数学过程中的融入,以保证小学数学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进步。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数学建模将成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此过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数学模型建模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基于电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简述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