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民间艺术考察研究

2019-12-18高玉倩

魅力中国 2019年24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壁画雕塑

高玉倩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设计与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1433)

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复,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本论文通过对以山西省为主要地区的民间艺术的考察和研究,了解以雕塑、壁画为代表的山西民间艺术形式和特点,并进行绘画创作。主要考察的地点是:山西省云冈石窟、华严寺、悬空寺、永安寺、应县木塔、双林寺、平遥古城、永乐宫、风陵渡、潼关等地;河南省龙门石窟、洛阳市博物馆、郑州河南省博物馆。

一、考察地区民间艺术特色

我们考察走访的第一站是云岗石窟,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其中云冈石窟乐舞雕刻,有表现佛界或俗界的专门性伎乐,也有点缀于壁面空间的图案化装饰性伎乐;有规模宏大,形式俊丽的天宫伎乐,也有态势缥缈悠逸、具有回旋流动之美的飞天伎乐,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民间乐舞艺术在此积淀。

大同市内的华严寺,分上下华严寺,下寺大殿为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殿内中央佛坛上,三尊大佛端坐于莲花座上,庄严静穆,身后有硕大的背光,背光内侧饰网目纹,外侧饰火焰纹,其两旁侍立的弟子则是清秀温静。菩萨身体微微前倾,造型优美,神态各异,表情生动,素称“东方维纳斯”。

离开大同,我们先是去了恒山风景区的悬空寺,然后去永安寺,恒山悬空寺堪称奇、悬、巧,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永安寺是山西浑源县城内,本地人称大寺,殿内的元代重彩壁画,以红赭色为主调,整体偏暖调。

走访应县小城,考察佛宫寺释迦塔。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木塔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木结构建筑的典范,即使现代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到达平遥,我们首先去了双林寺,寺中两千多尊彩绘泥塑,继承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我们去时寺内正有学生在学习临摹雕塑,这些彩塑形神兼备,艺术价值极高,能够完好保存传承下来。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平遥古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永乐宫的壁画,是中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相比永安寺的壁画,这里以青绿为主色调,整体偏冷色调。以《朝元图》为代表,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子变化,线条流畅精美。画面上的武将骁勇剽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无论从构图、场景,还是笔墨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

“洪波一片接天时,几叶扁舟渡晓晴。秦晋漫云南北限,此陵自古达潼城。”滔滔兮黄河,巍巍兮潼关!跨过风陵渡黄河大桥,东进潼关直奔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

之后我们先后去了洛阳博物馆和郑州省博物馆,精美古朴的原始瓷器、青铜器、玉器,各种纹样的汉代画像砖,艺术价值颇高的魏、唐、宋石刻造像,徇丽多彩的唐三彩给这次民间艺术的考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二、山西民间艺术特色分析

(一)雕塑

通过这次考察,雕塑主要以宗教教义和与其相关的人物、故事为题材的进行宗教宣传的宗教雕塑,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现存的主要是石窟寺雕塑,而魏晋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时期,因此,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宣传统治者思想和教义。石窟内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的主体,绵延至今,大量精品的诞生,成为了当今中国至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

(二)壁画

壁画作为民间艺术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以其华美瑰丽震撼着世界,回味着历史。早期壁画均作于石灰上,以树枝或原始毛笔为绘画工具,赭石为红色颜料,含铁、锰较高的红土为黑色颜料;经秦至汉代的墓室壁画,划分为彩绘壁画和石刻壁画(即画像石或画像砖),画风拙朴、古雅,不大讲究比例关系,线条粗犷,多运用散点透视,人大于山,人物造型以尊卑关系而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壁画,夸张与写实相结合,有“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效果,画面上已有采取散点,平列的构图格式,极富装饰效果,“对后世佛教壁画的发展提供了法式基础”;至唐代,唐代墓室壁画是唐代壁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壁画的表现技法一般是用黑线勾勒,然后添彩,并以少量的红、黄、蓝、绿、赭、紫诸色涂绘,勾勒线条娴熟,人物造型比例准确,有的壁画还使用了沥粉贴金;宋朝皇室迷信宗教,而且利用寺庙作为政教宣传的工具,宋朝地主富商的墓室壁画发现较多,其风格多受唐代画风影响,很多袭用唐代的粉本;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所存壁画反映了辽代寺庙壁画的水平,辽早期的绘制风格主要承袭唐代的汉人工匠笔法,中期随着契丹民族不断汉化,铁线描,混合描,晕染,平涂等都为其所用;元代壁画以寺庙壁画为主,而且在继承历代壁画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如永乐宫,在画面构图,人物造型及表现技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壁画雕塑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壁画上的数学
民间艺术篇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写实雕塑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