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例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2019-12-18沈蓥

魅力中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外法治生活化

沈蓥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第二中学,四川 凉山 615602)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它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真谛。但是,在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一、导入生活化课程,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探索心理,此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围绕这一点,开展生活化教学,运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事件设计为课程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课堂注意力。例如在讲解“友谊与成长同行”时,可以让学生按照成长顺序准备自己与玩伴的合影,上课中用多媒体屏幕展示出来,这样能给学生带来很多小时候的回忆,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感受到知识的乐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转变传统师生观念,提高学生德育教育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教师角色地位降下来,向学生可以进行沟通的朋友角色发展。交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只有让学生主动进行沟通,才能直观的发现问题所在,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乐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以及使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的重要课程。道德与法律教育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应将自身角色不断进行转化,贴近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善于做一个倾听者,不仅要在课本知识上,还应关注学生平时的生活,如学生学习情绪不高时,应主动与学生进行交谈,为学生出谋划策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将道德与法律教育内涵真正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实现其教育效果。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熟悉感

良好的课程导入方式只是教学成功的一个基础,教学主体内容才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更为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也就是深入剖析教材,合理规划设计教学内容,进而联系学生的生活,选择与教学相贴切的生活片段,把教学情境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势必能够让学生产生熟悉感,进而融入到情景之中,达到高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交往新时空》课程教学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网友交流”为主题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产生共鸣,此时教师提出几个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能够打开自己“话匣子”,畅所欲言,这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有效地学习了本节课内容。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应用能力

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展开教学,都不能够使学生灵活、有效地运用知识。所以,为了真正意义上提高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还应当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行动中来,利用道德与法治只是来解决實际问题,如此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状态,那么学生势必能够有效吸收道德与法治知识。比如在教学“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这个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去调查思考社会上存在哪些公众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整理出文件,以集体的名义向当地政府提出相关建议,这样的实践活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此其中也实现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尚道德情操。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识源于生活,也应该运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得到运用,才能得到深入的巩固,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课外生活化实践活动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知識拓展延伸到生活之中,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真正实现道德品质的提高。教师要注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梳理和验证知识。例如在教学“生命的思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的资料,并组织参观抗震纪念馆,这样的方式就比课堂上枯燥的讲解生命如何珍贵的效果会更好,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进而对生命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获得了超出课本的更多感受。

六、采取相关行动措施

如果仅仅只是让学生们完成教材中的知识理解,而并没有渗透到现实生活之中,自然学生们也无法认识到知识本身的作用和价值,也无法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只有将道德知识和现实生活展开联系,才能对知识内容不断巩固,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促使学生们对其不断深化,进而逐渐演变成一种自己独有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长此以往,这些东西都将成为学生未来的精神财富,使其终身受益。例如在进行“人民代表选举”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诸如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在校园中进行观察,了解各个公共设施,是否有不全面的问题存在之后再予以总结,并通过集体的名义向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反映,以此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实际问题处理。依靠此类实践活动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知识深化,另一方面还能对其实际运用的能力进行锻炼。不仅如此,学生们还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更多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如果从广义角度出发,还能对其爱国情怀进行培养。

总之,道德与法治本是属于生活性较强的学科内容,这也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生活化选择。对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将其与教材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中获取新知,增强技能等,有助于推动学生更为全面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法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小满课外班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