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语感教学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研究

2019-12-18齐俊媛

魅力中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母语语感语法

齐俊媛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胜利小学,内蒙古 通辽 028400)

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是指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语感并不能等同于语言规律,只是对语言规律的一种朦胧的感性认知。

一、英语语感

语感是一个不可操作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伪概念。首先我们假定一个基本前提:语言是有规律的。要学好语言就要掌握语言的规律,有两种路径:语感路径:通过大量的输入接触和输出练习,本能地掌握这种规律,本能地正确使用语言,可以简化理解为模仿。语法路径: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的规律,外显地掌握语言的规律,外显地正确使用语言,可以简化等同于理解。语感基本路径基本只对母语学习有用,姑且称为「母语语感」。但是即使是母语学习者,也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语法路径,比如英美小学里面也是要教语法的,SAT也是要考语法的,再比如文盲也能说好母语,但是其语言水平往往是较低的。在学习外语的任何阶段,都会有一些规律因为我们足够熟悉、内化得足够成功,不再需要有意识地去想到语法规则,而能够脱口而出正确的用法和句子,比如「I」后面接「am」,「you」后面接「are」,大家现在都不用去想了。这种可以称为「外语语感」,本质上是语法的终极内化,语感和语法本质上统一的。

二、英语语感培养

小学阶段语感教学中的语感自然是上面说的语感路径和语法路径的结合,也即:大量的输入和输出练习+用心地学习语法。大量的输入就是课本+课外资料,特别是课外阅读、听歌、看电影等;大量的输出就是勇敢开口、勤劳动笔等;语法就是深入地理解、领悟语言的规律,而不是死记硬背语法条目。但是小学阶段课程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语感路径和语法路径之间要寻求一个合理的时间分配。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阶段英语教育的一大问题就是死抠语法,老师本人也没有真正掌握英语语法,只会根据课本和语法书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点,但是讲不出其中的根本规律。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少死记硬背一些语法点,多通过输入和输出去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趣味,还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升语感

想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大量的阅读是少不了的,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活跃思维,还能够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力,同时增强语感。在阅读练习中,除了一定的量之外,还要注重阅读的“质”,即每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都要让自己有收获,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要养成良好的而阅读习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进而提升英语语感。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自然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异经常体现在语言上。例如中国人说喝水又快又多会说牛饮,而英语里却是"drinklikeafish"中国人以左为上说“左右”,而英语里正相反说“rightandleft”是右左。英语习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包含有趣的历史史实或传说故事。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空闲时间,让学生多了解英语原声电影,多听英文歌,看一些跟英语学习有关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无形中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便会慢慢的形成。

(二)多听、多说、多模仿

想要培养语感,学习氛围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创设英语环境,营造学英语的氛围,尤其是英语视听说环境,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在基础学习阶段,可以利用好网络、计算机等媒介,平时注重多听、多说,多模仿。例如,通过模仿经典的对白或者复述文章内容,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最终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

(三)通过英文杂志阅读学习检测,培养英文学习语感

一般来说,语感的培养要求学生多读书,积累词汇,辨别词组,熟悉构词。要达到高水平的英语语言理解和感知,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阅读理解速度和理解能力,听力和语言表达对语言感知的能力,捕捉相关信息的能力。课程结束后,安排相关的测试内容,测试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杂志学习和试卷考试,学生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意识和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小学英语语感教学的重要性

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然要求。课程改革的深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课程的优化,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出发,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本交流能力。英语语言的培养过程也是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练习的过程。语感是学生从实践中培养的,这个过程也可以看做是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练习。语感教学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语言和思维之间联系紧密,作为思维表达的媒介,语感的培养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语感的培养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的情感、经验、知识去理解和模仿发音,停顿、语气等,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趣味。

猜你喜欢

母语语感语法
母语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跟踪导练(二)4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参考答案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