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探究

2019-12-18王凌起

魅力中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调动教育者语文课程

王凌起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花贡镇竹塘小学,贵州 晴隆 561402)

一、前言

时代在不断进步,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想要早日达到新高度,就必须要重新调整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可以获得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小学语文教育者要积极开拓创新,一改往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发、调动、强化、保留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语文课程所带来的诸多乐趣。

二、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积极性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一直都是由教育者在讲台中扮演“独角戏”,学生只能全盘接受老师的教学任务安排,很少会有表达个人意愿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越来越习惯于被动式学习,久而久之会将学习看作是讨好老师、应付家长、取得高分的“工具”,学习积极性持续下降。为了能够尽快改进这一教学现状,教育者要重新调整课堂结构,让学生的创新式思维得到全面培养,真正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教授《看菊花》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文章内容,而后让他们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当学生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了解后,教育者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自己曾经的赏花经历,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观察能力,为终身学习习惯的形成打好基础。

三、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刺激学生积极性

好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为学生尽可能多的安排学习内容,而是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出来,从而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去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一直以来,师生之间的隔阂与距离感都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一大因素,教育者在日后的语文课堂中可以尝试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以朋友的角度出发来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以此来将学生的正向情绪调动起来,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和谐。

例如在教授《找春天》这一课程时,教育者可以向学生播放一段《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展示春季中的大自然美景。当学生的脑海中对春天有了初步印象后,教育者可以展开更进一步的启发,让学生列举出几个在欣赏自然风光时需要注意的要点,让他们可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四、营造竞争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平淡无奇的常规教学方法,很难让他们时刻保持高涨的学习积极性,教育者应当以小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营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让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更多的期待。例如在教授《黄河的主人》这一课程时,根据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教育者可以借此机会来开展想象力训练,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场景中: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此时你就坐着木筏,顺流而下,是否会产生害怕或紧张的感觉呢?此时的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纷纷展开联想,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描绘出来。当课堂氛围被调动起来后,教育者可以借机举办一次小型的随堂练笔训练,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场景记录下来,并以小组单位来进行评选。通过此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充分的锻炼到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则可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生积极性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中,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化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打造集语言、图片、文字、视频于一体的多元化教学课堂,而且还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重新调整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认知,进一步扩大语文课程的教学深度。

例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程时,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播放一段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曾经如同耀眼明珠一般的圆明园,被大火无情焚毁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无数无价珍宝被烧成灰烬,人们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付之一炬,以此来激发出他们的荣辱心。而后,教育者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到这段屈辱历史整个过程,认识到如今的太平盛世、如今在世界中占据不可撼动地位的强大中国,同样也经历过这样一段令人扼腕痛惜的悲惨时期。当学生的情感共鸣被成功调动起来以后,教育者要进一步展开“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了解到学习知识绝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在学校中不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继而为日后的社会发展、国家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采用适当激励方式,保留学生积极性

相信所有人多难以忘记,在小学时期,来自于老师的一句表扬、一朵小红花、一个小奖品,都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教育者一定要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懂得尊重老师、敬畏老师的,因此相比较那些批评式的语言,应当善于运用恰当的激励方式,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一门课程”,从而对学习语文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物质刺激应当注意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奖励的次数和频率不能太高。教育者要把握好奖励的度,不要学生有一点好的表现就拿出奖励,这回导致奖品本身被“贬值”,而是要当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才应在班级同学面前将奖品给他,并要给予其适当的口头夸奖;其次,教育者一定要将奖励的原因表达清楚。奖励的目的是要放大学生的优秀行为,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优秀带来的喜悦感和幸福感,因此教育者要着重说清楚物质奖励的原因,让学生可以再接再厉的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起学习榜样;最后,奖励的方式和内容应当经常调整,并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进行选择,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期待。

猜你喜欢

调动教育者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