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针加自血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研究

2019-12-18晏为玮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蜂针红斑痤疮

胡 阳,姚 岚,高 飞,晏为玮,金 宇△

(1.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11;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32)

痤疮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常见的病因主要为激素分泌异常、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微生物侵袭、细胞因子参与及遗传因素等。本病典型皮损表现为粉刺、丘疹、结节、囊肿、脓疱,常伴有皮脂溢出增多,主要发生于青年男女。我国局部地区调查显示,痤疮是最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1]。由于该病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年,且常发生于颜面部,故容易影响患者情绪,严重者可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干扰其正常社交活动。西医主要采取抗生素、激素等治疗,但经治疗后常容易复发[2],遗留影响外观的瘢痕,故我科结合自身优势,创新采用蜂针加自血疗法治疗痤疮,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3~38岁,平均年龄(20.83±1.64)岁,病程0.5~6.5年,平均病程(2.46±1.15)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3~36岁,平均年龄(21.15±1.72)岁,病程0.8~7年,平均病程(2.52±1.36)年。两组入选对象严格遵守相应实验伦理学原则进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病例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临床皮肤病学》[3]中痤疮的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且为中重度(Ⅱ~Ⅳ级)痤疮的患者;②年龄10~45岁,性别不限;③治疗前1月内未进行其他相关治疗;④自愿参加试验,能坚持复诊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①因过敏等不能接受蜂针治疗者;②患有心、脑、肝、肾等重大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化学物质或药物引起的职业性痤疮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复方氯霉素洗剂加维A酸软膏(生产厂家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816,规格0.1%:30 g)外涂痤疮部位,复方氯霉素洗剂1~2滴/次,1日两次,维A酸软膏适量,晚用温水清洁皮肤后涂药1次。4周为一疗程。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蜂针治疗方法选用由我院专人专地负责养殖的中华蜜蜂,首先对患者进行蜂毒过敏试验[4]:选择患者外关穴,常规消毒后,用游丝镊从活蜂尾部将螫针拔出,刺入穴位皮肤1.5 mm后立即拔出,如图1、2所示,20 min后观察局部皮肤,若仅为局部红肿疼痛反应,不扩散且时间较短,无全身反应者,多属非特异性毒性反应。24 h后再次观察局部红肿、瘙痒症状是否有扩散,是否伴随发热、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等全身反应,若无上述反应,则为蜂毒过敏试验阴性。蜂针经穴直刺法 :常用穴位为地合、头维、颊车、地仓、颧髎,根据患者痤疮情况选择,在常规消毒后,用游丝镊从活蜂的尾部取出螫针,对准穴位直刺入皮肤1.5 mm,留“针”20 min后拔除螫针。蜂针疗法同时对患者进行自血疗法。采用静脉采血器,对患者肘正中静脉常规消毒后抽取3 mL静脉血,对其单侧曲池、足三里进行自血穴位注射,每个穴位1.5 mL,两侧穴位交替进行。蜂针和自血疗法均1周两次,4周为一疗程。

图2 治疗完毕将螫针拔出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进行卡的夫痤疮伤残指数(CADI)问卷[5]评估,所有患者在研究组指导下,5~10 min内完成问卷,题目包括心理、社交、皮损对其影响、个人主观心理状况和个人认为痤疮严重程度等5道题,每题根据无、轻、中、重分为0~3分,总分值为0~15分,评分程度越高伤残程度越大。自然情况下观察评估红斑、色素沉着评分[6]:0分 :无红斑、色素沉着;1分 :有淡红、浅褐色的红斑、色素沉着;2分 :有颜色较红、黄褐色的红斑、色素沉着;3分 :有颜色鲜红、深褐色的红斑、色素沉着。

1.5 疗效判定标准

由2名皮肤科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分别对患者面部皮损(包括炎性和非炎性皮损)进行计数并拍照,皮损包括 :粉刺、红斑、丘疹、脓疱、结节,结果不一致时经集体讨论取得一致,参照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进行皮损统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制定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 :皮损减退率≥95%,或仅有少许色素沉着,临床症状消失;显效 :皮损减退率70%~95%,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 :皮损减退率50%~70%,临床症状减轻;无效 :皮损减退率<50%,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皮损减退率=(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数量比较

如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皮损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数量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皮损数量少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比较个)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DI评分比较

如表2所示,治疗前两组CA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D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CADI评分少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DI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斑色素沉着评分比较

如表3所示,治疗前两组红斑色素沉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红斑色素沉着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红斑色素沉着评分少于对照组(P<0.0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斑色素沉着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如表4所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4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5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针刺部位血肿、继发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图3为患者接受治疗前,图4为接受治疗后1周,图5为治疗后3周。可以看到治疗的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

图3 治疗前痤疮图

图4 治疗后1周

图5 治疗后3周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期,验证后可出现色素沉着及永久性瘢痕。最新发现,炎症反应贯穿痤疮的整个发病过程[8],痤疮不单纯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既往发现的主要致病菌P.acnes不仅是一种病原体,同时可通过对皮脂腺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调节IL-1α及TNF-α等促炎症因子参与炎症反应。故对于痤疮的西医治疗,可以从抗炎入手,但全球抗生素耐药问题不断加重,长期系统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痤疮并不被临床推荐。目前异维A酸是中重度痤疮的首选药物,但常给会出现唇炎、血脂升高、致畸等副反应。

《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劳汗当风,薄为皶,郁乃痤”,其中“皶”和“痤”均是指皮疹,晋朝《刘涓子鬼遗方》中“治面皶疱,木兰膏方。”此乃治疗痤疮最早的方药。至明清时期,古代医家对痤疮这一类疾病的认识逐渐完善,并多以“粉刺”命名。

现代医家多把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胃肠湿热、气滞血瘀等型,在治疗上主穴多选大椎、肺俞等,肺热加曲池、合谷等,胃热加足山里、阴陵泉等,血瘀则加血海、膈俞等,治疗疗效为83.8%~90.8%[9-10]。

自体血穴位注射足三里和曲池穴位,自体血穴位注射可产生较长时间的刺激,可出现类似特异性免疫疗法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足三里亦为保健要穴,是土经中的土穴,为后天之本;曲池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曲池穴在临床上常用于自血疗法。大量研究证实,自血注入曲池穴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免疫应答,促进吞噬细胞对异物进行吞噬,抵御外来过敏原的干扰,促进疾病治愈[11]。

研究发现,蜂针有疏经活络、消炎镇痛的作用,蜂针可对局部穴位进行刺激,同时可主动注入皮内蜂毒液,激发局部发热,兼有温针灸的效应[12]。蜂针中蜂毒味苦、辛而性平,储藏在毒囊中。蜂毒中含有活性成分,通过垂体及肾上腺系统,使皮质激素择放增加而产生抗炎镇痛作用和达到抑制免疫的作用。临床发现,蜂针具有消肿、抗炎的作用[13],蜂针有多种多肽类物质,少量的蜂毒对局部刺激可抑制各类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增强患者抗病能力[14]。极少量的蜂毒进入机体就能改变毛细血管的功能状态,改善红细胞聚集,增加微血管开放,促进渗血及出血吸收,从而有利于组织对氧的利用。大蜂毒对微循环有广谱生物活性。血管内微循环的改变包括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系统状态的变化。血管壁自身主要是通透性和舒缩反应的改变。蜂毒及其组成引起肥大细胞释放肝素、组织胺和5-羟色胺等生理活性物质,是影响血管外微血管和微循环改变的重要因素。

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临床上尚无蜂针治疗痤疮的报道,我科创新使用蜂针治疗痤疮。穴位选择双侧颧髎和地合穴。颧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具有祛风消肿的作用;地合穴是经外奇穴,在下颌部,下颌骨正中向前突起之高点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蜂针刺双侧颧髎和地合穴,可以达到舒经活络、消炎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治疗后观察组皮损数量及CADI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针刺部位血肿、继发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说明针刺在临床上应用安全性满意。

本研究证实,通过蜂针加自血疗法治疗痤疮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蜂针红斑痤疮
蜂针疗法
木星的小红斑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
蜂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验案一则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蜂针疗法安全性研究的思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