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三维”译论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初探❋

2019-12-18李成华孙慧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译作三维术语

李成华,孙慧明,孙 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2001年,胡庚申教授的论文《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标志着中国原创翻译新论——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诞生。该论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生态翻译观,将翻译方法简括为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生态翻译观着眼于“整体主义”,包含了古典形态的“自然”“生命”“生存”“中庸”“人本”“尚和”等生态思想[2]。中医学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构建的重“道”科学,在认识人体、诊断疾病和治疗养生等方面无不体现“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生态翻译观和中医学的认知同源性和隐喻同构性,为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中医翻译提供了新的路径。

1 生态翻译

上世纪80年代起,纽马克等就意识到翻译的生态学特征。在全球性生态思潮的影响下,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我国学者在本世纪初首次提出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从生态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这种思想凝聚着古人“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以人为本”“整体综合”的生态智慧,主张翻译以遵循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为原则,以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的三维转换为方法,以“整合适应选择度”为翻译标准,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1]。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极大关注,被应用到文学、哲学、商务、法律等领域的翻译研究和翻译评价中。生态翻译观倡导的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三维转换的方法,为解读评价中医术语和中医典籍的翻译提供了基本遵循。

2 生态翻译的“三维”译论与中医英译

2.1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体系,汉语言中必然存在英语中无法对应的表达方式,反之亦然。隐喻是语义扩展的主要途径,中医隐喻思维导致了一词多义,这决定了中医术语不具备现代科技术语的单义性特征。有学者考察了中医术语的含义,指出超过14%的中医术语是多义的[4]。同样不同的术语可能具有相同的内涵,具有相同字面意义的表达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内涵各异。中医语言的隐喻特征和文化属性决定了中医英译过程中必然存在词汇空缺,中医术语的多义性特征决定了其不可能与英语词汇一一对应。这种差异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从不同层次进行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中医翻译家文树德将“营气”译为“camp qi”,以尽“营”之本意。《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之论表明,营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营养。因此,中医翻译界大都选用“nutrient Qi”或“nutritive Qi”作为“营气”的对应译法。

多义性中医术语的翻译,生动体现了译者在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这些术语各个意义大都相关。如“虚”可用于指称脏腑之虚,如“脾虚”,亦可指精微物质亏虚,如“气虚”,又或指病因之“虚邪”。英文中亦能找到deficiency,asthenia,debility,weakness,insufficiency,hypofunction等对应表达[5],但须在语境中以尽其义,应根据具体含义进行选择,如脾虚可译作“asthenia of spleen”,气虚可译作“Qi deficiency”,虚邪可译作“deficiency-type pathogen”。又如“道”在《内经》中多译作“law”或“principle”,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即是如此,但在不同语境中意义各异。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是谓养生方法“method for preserving health”,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真石,道也”是指治疗方法“therapeutic method”[6]。

中医术语的多义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征,即同一术语所指各异。如膻中可指心包(pericardium),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所谓:“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又可为任脉的一个穴位(Danzhong,CV17)。精明可指精明之府(eye),又指目睛之光(vision),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所谓:“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还可指足太阳膀胱经之睛明穴(Jingming,BL 1)[5]。又如“泻”是中医治法之一,常译作“purgation”,又指症状之泻(diarrhea),在针灸术语中Mann将“sedate”译作“泻”的对等词[4]。

2.2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3]。英汉两种语言承载着不同文化属性,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隐喻构建的中医学具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在英文中找不到对应的文化意象。这就要求译者在充分了解两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同时关照源语和译语,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

语言是思维和文化的体现,具有隐喻特征的中医语言翻译,生动体现了译者在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以十二官喻十二脏,其中“君主之官、相傅之官、将军之官、中正之官、臣使之官、州都之官”所述之官均有名有实,如《说文解字》所谓:官“吏,事君也”。中医翻译家李照国(下称李本)、吴连胜(下称吴本)、文树德(下称文本)和魏迺杰(下称魏本)将以上诸官英译如表1所示:

表1 “君主之官、相傅之官、将军之官、中正之官、臣使之官、州都之官”译名

注:魏本未提供“臣使之官”译名

不难看出,译者对“将军”的翻译认同度最高,皆使用“general”,其次是“君主”和“中正”,除文本外均用“monarch”和“judge/justice”,这表明中西文化中所指越是相似其译文越是一致。“相傅”在中国指宰相,辅佐君主,位居其下。由于政治文化差异,“相傅”并不存在于西方政治生活中。国内学者多译作“prime minister”,以尽其“位居君王之下,协助君主”之义,比较准确地传递了其文化内涵,这也符合笔者提出的中医术语隐喻翻译要保持民族特色原则[7]。

2.3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3]。翻译的目的是便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医英译就是中医医理通过英语这一世界语言的再现。中医英译应首先揭示其学术内涵,以阐释医理为首要原则。具有交际适应性的译文逐渐被学界接受,就会形成规约。如“气”曾被译为“air”“vapor”“energy”“vital energy”“atmosphere”“influence”等。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气”音译为“Qi”,逐渐形成约定俗成的规约,“阴阳”的翻译也经历了大致相似的过程。“相生”“相克”在《中医药学名词2004》中分别被译为“mutual generation”和“mutual restriction”,违背了阐释医理的首要原则,不具有交际意义。《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把“五行相生”“五行相克”译作“generation of five elements”“restriction among five elements”似通医理。中医翻译家方廷钰认为,“sequential generation”和“sequential restriction”较为贴切地传递了“相生”“相克”的内涵①。

“失笑散”曾译为“powder for lost smiles”,《医方发挥》的解释是:具有行血止痛祛瘀、推陈出新的作用,前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除,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故而“失”并非“lost”之义,“powder for lost smiles”的译法显然误导读者,中医翻译家魏迺杰翻译成“sudden smile powder”,揭示了术语本义,忠实于原文符合医理,有效传递了其交际意图。再如“天癸”,《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天癸竭”;男子“二八天癸至……七八天癸竭”的论述表明,天癸是与身俱来而为人体具有的生机之津液,通于冲、任、督脉,是构成男精女血的基础[8]。《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译作“heavenly tenth”,虽追根溯源求天干之癸五行属水之本义,但不具有选择性适应的交际作用,世中联制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译作“reproduction-stimulating essence”,虽不具文化本义,但准确界定了其医理内涵,更具交际意义。正如李照国所言,中医翻译首先要向读者传达中国古老的医学科学知识,译者不必为放弃原文的修辞手段而惋惜不已[9]。

著名中医翻译家Porkert力倡中医术语标准化,曾试图用拉丁文构建一套规范的中医术语系统,但因拉丁文不具有广泛的交际意义,而未被学界所接受。反观“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与中医五脏虽不尽等同,但因其在中医语言环境中意义扩展的文化共知性,而被学界普遍接受。

3 讨论

诞生于中国本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催生了生态翻译学,它着眼于整体,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种翻译理论与中医学有着认知同源性和隐喻同构性,在中医术语标准化研究尚不成熟和中医典籍英译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为诠释中医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中医英译评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标准。

猜你喜欢

译作三维术语
what用法大搜索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