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辅助治疗慢性腰背痛患者
2019-12-18潘道友钱伶敏王小琴
潘道友,钱伶敏,王小琴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康复保健系,安徽 芜湖 241002)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群不断增多,然而因老年人器官等功能不断衰退,所以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明显升高,由此而引发的慢性腰背痛等问题逐渐增多,给老年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慢性腰背痛患者康复期较长,患者除长期疼痛外,还存在各种心理等问题,给其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并增加家庭负担和压力[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物理、药物等方法治疗慢性腰背痛,其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3]。临床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可控制患者疼痛,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且西医治疗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病痛。目前针灸、推拿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无不良反应,易被患者接受。本次研究为探讨针灸推拿用于临床治疗慢性腰背痛患者的效果,特进行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100例慢性腰背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0例。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有关诊断标准,患者表现为全身无力、存在明显腰背部疼痛且逐渐加重、骨密度检查结果为阳性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知晓研究期间存在的利害关系,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近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影响骨密度等药物、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类风湿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所致骨质疏松症。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2.3±3.6)岁;病程2~6年,平均为(3.9±1.2)年。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2.4±3.4)岁;病程2~6.3年,平均病程(4.1±1.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相比较,均P>0.05具有可比性(χ2=1.021,t=0.231,0.461)。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穴位选取:足三里、大椎、肾俞、关元俞、背部阿是穴;首先进行常规消毒处理,然后采用毫针(0.25×40 mm)针刺,紧按慢提且小角度捻转,待得气后留针,时间30 min,采用温针针刺足三里。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针灸与对照组一致,患者处俯卧位,双手放置于其额下,下肢处伸直平放状态,让全身肌肉处放松状态,操作者站立于患者病变对侧,待找到痛点后,自痛点上方2寸采用双手大拇指从其椎旁逐渐向外垂直推压,直至痛点下方2寸为止。每日1次,每日30 min。
选取患者神阙穴进行竹圈盐灸,选取南方盛产的毛竹,将其锯成5 cm竹圈以备用,选取其中1个竹圈采用4层纱布封底,并采用橡皮筋固定,放入20 g粗盐,并平铺于纱布上,之后将艾绒一把压实,点燃一端,利用艾绒燃烧之火加热粗盐,然后置于患者患处熨灸,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程度与其得分呈正比,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T值,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检测。采用健康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和主观感受及心理功能等8个维度,共36个条目,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组间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1.29±0.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3±0.61)分(t=11.821,P<0.001),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t=26.470,观察组t=36.809,P均<0.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t=2.855,P=0.005;观察组t=5.143,P<0.001),且观察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2.618,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t=11.474,P=0.005;观察组t=16.152,P<0.001),且观察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t=6.535,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骨代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矿物质与骨基质减少和骨细微结构改变等。中医认为其属“骨瘘”等范畴,该疾病发病机制与人体肝脾肾存在紧密联系,肾气盛衰乃是骨质枯荣的根本,脾胃虚损致气血不足等是引发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5-7]。肾主骨生髓,当人体肾气充盛时,精髓饱满,此时骨得以精髓滋润而坚固有力。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肾气虚损则致腰膝酸痛疼痛。按照中医经脉理论来说,慢性腰背痛主要与人体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气血运行状况有关[8]。腰背疼痛尽管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但因疼痛而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影响患者情绪而致患者出现焦虑等症状,进而给其生活及患者家庭生活造成影响。所以,积极给予腰背疼痛患者合理的治疗,缓解其疼痛程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9]。
神阙穴又名命蒂和气舍,其是任脉要穴,直通人体内脏,具有调上中下三焦之气的功效。神阙穴位较为特殊,临床常灸而不针。有记载称,咸能入肾,能防腐,出生于水里,有腥味,与血同味,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10]。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竹圈盐灸,艾绒燃烧,使温热之力通过盐渗透最终达到患者穴位深部,起到温补肾阳和温经散寒的作用,最终激发患者正气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通过温热作用刺激来产生辐射,使患者腰背部毛细血管快速扩张,增加血液循环,最终起到疏通关节筋骨和活血止痛的效果,所以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针刺患者大椎和足三里等穴位可起到补肾强壮的功效,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激素水平,进而激发补益作用[11]。推拿疗法可通过整复患者小关节紊乱,松弛患者肌肉和缓解椎体周围韧带紧张度等,提高患者椎旁肌肉兴奋性,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减轻对患者腰背部神经的刺激,最终起到消肿止痛的效果[12]。本次采用针灸联合推拿等治疗可消除患者神经根炎症等,减轻其临床症状,进而达到治疗效果。腰背痛多属肝肾虚、痹阻督脉,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前者乃是实证,后者乃是虚证,本次采用针灸治疗通过打通患者经脉,并利用温灸直达病灶,消除患者疼痛感。推拿是中医中治疗慢性腰背痛的保守疗法,术者以特定手法对病变部位进行物理性刺激,通过揉按、挤压等增加患者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其局部组织循环代谢等,加速病理产物和组织水肿等的消除及吸收,最终改善其临床症状。此外,通过局部按压来松解组织粘连等,减轻患者疼痛感。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采用针灸联合推拿辅助治疗慢性腰背痛患者不仅可缓解患者疼痛感,同时还可通过提高骨密度来预防骨折等,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