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文化的力量浸润到每一个角落

2019-12-18

人民与权力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运河弘扬传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浸润到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滋养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经济发展,发挥文化强大的力量,是人大代表们一直关注的焦点。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传统文化实质性推进力度小,导致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比较微弱。二是传统文化的弘扬不够深入,传统文化美德教育没有得到全面普及。三是传统文化弘扬载体不足,缺乏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四是管理层对传统文化弘扬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传统文化“三进”工作。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打响文化品牌,开展创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示范点活动。进企业丰富企业发展内涵,进家庭提升社会文化内涵,进校园提升未成年人文明素养。通过“三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气,不断增强国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是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舆论环境。要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导向,在各种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强化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国民素质。强化宣传保护、完善法规制度,推动形成注重传统文化的社会风尚。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扶持力度。在有影响的主流媒体上设立传统文化论坛,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利用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端午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和人文典故进行思想教育。积极扶持民间组织和单位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弘扬和宣传,鼓励和支持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到传统文化中。

四是政府出资鼓励传统文化建设。建议政府划拨专项经费,支持企业用实际行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已经实际投资弘扬和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企业进行补助,同时鼓励和提倡民营资本参与其中。

五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弘扬传统文化的表率。建议选拔领导干部要以道德品质修养为参考,要有大公、孝廉、勤政、诚信、高尚的情操,为民的思想,关注民生的贤德,摒除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思想,打造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强的干部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玉器厂玉雕设计师 高毅进)

推进高校引领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发生了剧烈变化,大量的村落消失于城镇化进程,留存的村落面临着现代社会的挑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建设的滞后性开始显现出来,并且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校作为创造、收集、整理、传播、应用文化科学知识的殿堂,能够对文化的构建提供持续的人才培养力、强大的科技创新力、广泛的社会服务力和深远的文化传播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引领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在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征程中,需要高校发出最强音,提供重要支撑。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有待进一步增强,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校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覆盖面不够广、延伸度不够深,政府引导支持高校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建议:

一是出台高校引领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意见。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出台“高校乡村振兴文化引领与服务行动计划”,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通过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建立能充分调动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制机制,将引领和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内化为高校的自觉行动,鼓励和支持高校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宣传队、播种机。

二是实施高校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计划。鼓励和支持高校利用学科门类齐全、人才集聚、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研究挖掘各地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挖掘、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文化古迹、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乡村饮食、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创新乡村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方法,形成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乡村风格的优秀文化成果。鼓励支持高校师生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活特别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使高校成为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

三是实施高校乡村振兴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迫切需要一大批创新型文化拔尖人才、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实用型文化技术人才。实施“乡村文化人才支持计划”,鼓励支持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采取多元化办学模式,多层次、多途径的培养方式,造就更多适应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需要的应用性高级人才。通过联合、合作、代培、协作等方式,积极挖掘和培养乡村文化本土人才,有效提升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是实施高校乡村振兴文化下乡服务计划。支持高校与地方合作共建乡村文化产业孵化器、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区(村、镇)。支持高校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等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高校文化产品与乡村基层文化服务的融合创新。支持高校组织文化宣传服务队、周末文化工作队、暑期讲师团、校镇(村)结对服务、大学生农村文化建设夏令营等,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乡村文化宣讲服务,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 焦新安)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千年大计。虽然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具备很好的资源本底和工作基础,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遗产保护不够系统,遗产真实性、整体性保护力度还有待增强;二是传承利用质量不高,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形式和途径较为单一,与相关产业和现代生活的融合程度还比较低;三是生态环境压力较大,部分禁止开发区域存在环境隐患,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有待加强;四是合作机制尚不健全,多元主体统筹推进力度有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还不够充分。为更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建议:

一是文化、生态双导向严格落实大运河文化带主体保护。按照系统化、整体性保护思路,协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活态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文化精神弘扬,着力打造由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形态共同构建的高品位文化长廊。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分级分类建设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构建综合展陈体系,创新传承展示手段,提升文化遗产展示水平;从加强文脉整理研究、鼓励专题文艺创作、讲好运河故事、丰富水利航运工程文化内涵与弘扬当代运河精神五个方面,传承运河文化时代价值。放大文化资源本底的“生态+”赋值,双重保护导向下形成大运河文化带优质的资源本底。

二是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做强文旅品牌引领江苏走在前列。深挖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文化旅游资源,构建“依托文化资源、引入文化资本、打造文化品牌”的转化路径,依托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的经济利用,打造高水平的旅游长廊。确保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速、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体现大运河江苏段活态利用特征,做好水利航运与文化传承统筹。面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与遗产保护时有的矛盾,要坚持活化利用与保护传承协调的思路,做好水利航运与文化传承的统筹。首先,在文化、生态双保护的前提下,推进运河活态功能利用效率提升。其次,在活态功能利用过程中,推进运河文化的持续孕育和传承。活化水利航运工程文化,强化水利、航运工程整体设计,建设一批水利风景区和航运文化标识工程,提高水利航运工程文化内涵和品位。

四是体现大运河江苏段城乡布局特征,做好文化彰显与家园建设统筹。大运河江苏段滋养了沿线城镇乡村,因运河而兴的城镇众多,拥有分布最为密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大量历史悠久、选址科学、格局完整、精致典雅的古典园林和传统建筑遗产。针对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镇密布的特征,要坚持文化引领,做好文化彰显与美好宜居家园建设的统筹。要推动城乡融合、农民致富与乡村振兴;分类引导大运河自然风光带建设与城乡特色人文风貌塑造;将文化元素融入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多方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健全统一协调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界定政府职责,建立健全统一的协调机制,重点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态环境修复、文化旅游发展、河道水系治理、航运绿色转型、宜居家园建设等领域建立专项合作机制,强化议事决策能力,增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系统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开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鼓励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文旅产业投资。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长效机制,加强相关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其沟通政府、市场主体、社会各界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组建常态化、机制化、多样化的志愿者队伍。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省人大代表、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程大林)

猜你喜欢

大运河弘扬传统
弘扬爱国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大运河,行走山东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弘扬先进文化 传承雷锋精神
考古者眼中的隋唐大运河 湮没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