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死亡率对我国中老年人消费行为的影响
2019-12-18王紫萌
□ 王紫萌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一、引言
近年来,预期寿命逐步增长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显著特征,据《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7岁,相比于上世纪50年代的40岁不到,我国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已得到极大提升。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随着中老年人群队伍的不断壮大,其消费行为将在我国的总消费中占据着越发重要的地位,研究中老年人的消费行为是促进我国消费持续增长与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研究设定
(一)数据与变量说明
本文使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①,研究由个人主观因素决定的预期死亡率对中老年家庭耐用品消费与非耐用品消费的影响。
本文的自变量为主观预期死亡率。主观预期死亡率是个人对未来生存可能性的主观评价,受访者综合多方面相关因素进行判断,能反映一定的个体差异。而且,相对于预期寿命,受访者能对此时间跨度内的死亡率作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判断。在CHARLS调查中,受访者被要求判断自己能活过未来十年的可能性(65岁以下人群均为活到75岁的可能性),并在五个选项里选择一个:“几乎不可能”、“不太可能”、“有可能”、“很可能”、“简直一定”。预期死亡率变量的值相应设置为100%、75%、50%、25%和0。
因变量为城镇中老年家庭上一年度的消费总支出。由于不同的死亡率预期会影响个人判断从购买商品中获取效用的大小,因此根据产品使用时间的长短将其分为耐用品消费支出与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前者包括家具、电器、汽车、各种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购买、维修及配件费用,后者包括食品、日用品、衣着、旅游、医疗保健、教育、美容、水电、燃料、文化娱乐等各项支出。
控制变量包括包括年龄、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退休情况、家庭规模、子女数量、个人收入、家庭总收入、耐用品大件数量等。
(二)模型设计
本文模型设定如下:
LnCnondurable=α1death+α2X+ε1
(1)
LnCdurable=β1death+β2X+ε2
(2)
其中,因变量LnCnondurable与LnCdurable分别为非耐用品消费支出与耐用品消费支出;death为主观预期死亡率;X为控制变量。
三、回归结果
(一)全样本
1.非耐用品消费支出
从表1第(1)列可以看出,预期死亡率对非耐用品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人们对自身死亡率出现下降的预期,为了给未来的消费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人们会减少当前的非耐用品消费。并且,非耐用品的消费属于经常性支出,存在的替代品较多,对该类商品的消费进行控制较为容易实现。
2.非耐用品消费支出
从表1中第(2)列可以看出,预期死亡率对耐用品消费无显著影响,可能原因包括:第一,随着预期死亡率降低,耐用品获益时间延长的正效应与减少耐用品消费以保障未来消费的负效应相互抵消。第二,家庭耐用品购买往往属于集体决策,个人偏好对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小。第三,由于耐用度较高,耐用品消费具有间断性,且诸如汽车、电脑等耐用品消费与老年人的健康、智力等实际情况息息相关,个体需求差异大。
表1 全样本回归结果
*、**、***分别表示在0.1、0.05、0.01水平上显著
(二)按收入分组
按照受访者所在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将样本划分三组,分别为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
1.非耐用品消费支出
从表2第(1)(2)(3)列可以看出,在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中,预期死亡率对非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在低收入家庭中,预期死亡率对非耐用品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可能是由于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相对较低,当面对预期死亡率下降所带来的预期寿命延长时,为降低未来支付风险,往往会对当前的消费行为进行适当缩减。
在中高收入家庭中,预期死亡率并不能引起非耐用品消费的显著变化。因为这两类家庭的收入水平较高,未来生活的消费能够得到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出现支付危机的可能性较低,无需根据预期死亡率的变化改变当前的消费水平。并且,中等以上收入水平的家庭,特别是高收入家庭,在非耐用品消费中更注重文化、娱乐等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的消费,以此丰富消费内容,拉开消费档次,具有一定的偏好,不会在短时间内对消费习惯进行调整。
2.非耐用品消费支出
从表2第(4)(5)(6)列可以看出,低收入与高收入家庭的耐用品消费不受预期死亡率影响,但在中等收入家庭中,耐用品的消费会随着预期死亡率每下降1%而上升1.12%。该结果表明,预期死亡率只对收入水平介于极端水平之间的中等收入家庭的耐用品消费产生显著的影响。可能的原因是:第一,低收入家庭在满足日常开支的情况下,剩余资金较少,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力有限。第二,高收入家庭资金充裕,往往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购买,对需求以外因素的变化不敏感。第三,中等收入家庭的总收入在满足必需品消费时能够略有节余,该节余高于低收入家庭,低于高收入家庭,形成了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资金来源。当预期死亡率下降时,个人预测在现期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可能会在长期中带来更多的效用,因而会动用该部分资产用于增加耐用品消费。
表2 按收入分组回归结果
*、**、***分别表示在0.1、0.05、0.01水平上显著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研究了主观预期死亡率与中老年人消费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预期死亡率对非耐用品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预期死亡率每下降1%,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将下降0.196%。但预期死亡率对耐用品消费无显著影响。
第二,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中,预期死亡率对不同类别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低收入家庭中,预期死亡率对非耐用品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预期死亡率每下降1%,非耐用品消费将下降0.445%;在中等收入家庭中,预期死亡率对耐用品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预期死亡率每下降1%,耐用品消费将上升1.12%。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有一定启示。一方面,政府应采取多种手段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如完善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特别困难户的特殊救助标准、增加公共福利开支等。另一方面,政府应致力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家庭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家庭的比重,提高居民对耐用品的消费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 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持、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与北京大学团委共同执行的大型跨学科调查项目,覆盖全国150个县级地区,450个村级地区,共包括18605个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受访者。本文选择城镇居民作为回归分析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