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优化路径分析
2019-12-18张少恒
张少恒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互联网的出现自二十世纪末开始,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创新,如今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辅助工具,从衣食住行到工作中,其自身的信息储存量、高效率的快捷方式等,不仅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还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通过互联网便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任何信息,在面对这些信息时由于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话题出现,这就产生了舆论,其中更有大多数人只隔着屏幕去看待信息,这就会导致还在道德塑性期的高校学生难以正确看待问题,带来负面的价值概念。互联网在一定程度内有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负面舆论也会带给学生消极的价值观,本文则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加强互联网下的思政教育。
一、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
思政教育课程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对本身持有的错误价值观念进行改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但是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往往存在着细微的问题,包括思政教育内部和社会外部的影响,这些都是影响思政教育的关键因素。
(一)形式单一,受重视程度低
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中大多是老师将书本知识进行口头阐述,这种方式较为传统,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但其教学质量并不高效。高效的思政教育虽为必修课但是教学老师和学生对此的重视度并不高,甚至理工科的院校对思政教育的投入更是有限,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学习过于形式化,只为了应付最终的考试,再则因传统的授课方式的单一性和思政课本身的枯燥内容等更加加重了学生上课走神等现象,增加了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针对性差,没有服务型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老师则是根据书本内容进行授课,但是课本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在这种授课模式下,教学主体模糊不清,不能完全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在目前的教育方式中虽有所改观,但是思政教育的改变还并不明显。
(三)高效思政教育内容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思政授课模式大多为两种,一种是普遍的课堂教学,另一种则是通过心理辅导进行,其中关键的教学流程也都经过严格的筛选,主要也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提升学生的创意知识、增强学生品德素质方面的思政教育方面较为欠缺,另外在如今的互联网大环境下,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也增多,但是并不能对正确的信息进行筛选,及容易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出现一些较为错误的认知,那么高效的思政教育中应增加此方面的教育内容。
二、互联网下高效思政教育具体改进措施
互联网强大的背景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提高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但同时互联网中的自由言论也会出现一些负面信息,这不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还会影响思政教育的教学,那么以下则对如何优化高校中的思政教育做出分析。
(一)依托信息技术积极拓展教育内容
在如今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中,不仅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另外在信息资源传播的同时也摆脱了地域限制。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思政教育较为封闭,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使思政教学的课程中获得信息更为方便,同时也丰富了授课内容,使教学老师在授课时可以获取最新的素材案例进行分享。
(二)进行模式创新,转变教育方式
互联中存在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思政工作的开展,那么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来了解学生的话题倾向,同时高校学生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向老师寻求帮助。前面提到的思政教育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改善,借助如今的微博、公众号、或者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教育工作的创新,同时还应注重双教学,将教学延伸到课后的活动中,制定一些具有正面意义的活动方案,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参与过程的同时也带给学生一定的正面思想。
(三)警惕思想垃圾,净化网络环境
在互联网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言论,虽然言论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力,但是不乏有一些不良思想的出现,尤其是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下,若想完全避免则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在面对这些不良文化思想的出现,学校应和有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合理打造出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政府的有关部门还应有针对性的建立网上的校园监控平台,积极打压这种不良现象的出现,同时还应设立相关的举报电话,制定奖罚制度,以此来调动群众学生的积极性,起到全民监督的作用。只有各方积极配合,才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三、结论
在如今的互联网背景下,虽帮助了思政教育的教学,但同时也为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那么在问题出现的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积极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制定解决措施。同时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改善问题的同时还应优化互联网思政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