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日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019-12-18鲁文静
鲁文静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愈发引领世界,成为时代主旋律。与世界同步化进程逐步加快,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与日本在文教领域发展日益频繁和密切,这导致对日语技术人才需求迅速提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等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的形成,为高校日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考和实践空间。
一、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培养定位及其目标
高职院校日语教学就其本身特点而言,具有普通本科院校的普遍性特征,又存在着自身客观现实的独特性。就其日语专业培养定位和目标而言,教育部有着清晰而明确的宗旨和导向性,即: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针对上述要求,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对自身定位进行了明晰的指引,是我国高职教育近几十年工作经验和国际高职教育先进理念的一次高度概括和总结,其最深入地阐释了我国高职教育最根本的实际的本质反映,是对高职教育培养方式和目标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是对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教育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是对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和市场需求,并向更深层次技术应用复合人才的重大突破。
就其培养定位而言,除了上述所言,更加切合实际和市场为导向。针对市场的要求,面对时代需求,加强自身体系建设,完善内部发展潜力,突破自我认知,形成一整套日语专业技能和教学体系,使之更加符合新时代日语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切合把握培养地位,结合市场需求,特别是高端人才市场,紧握定位,与世界高职、高专教育同步和接轨,形成中国特色的高职、高专培养体系和发展思路。切实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接轨和对接本校实际,有别于本科院校,特别是985院校和双一流大学日语专业培养定位和目标,进而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尖,人尖我特的发展理念和培养目标。以适应当下新形势和新时代的中国高职院校日语教学发展新需求。
二、高职院校日语教学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
目前,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和政府政策引导的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快速,进步喜人,可以这样说,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呈现出迅速化、不均衡、国际性等诸多之特点,而在日语专业教学中显得更加清晰和尤为明显。就其发展现状及其特点而言,其呈现出发展快速,然而问题同样凸显。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生源和学习差异突出,教学开展参差不齐
当前,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向深层次探底趋势日趋明显。特别是开放的程度愈加广阔,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布局呈现出跟风上马、盲目跟进的态势。致使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布局极不合理。加以市场人才需求趋于饱和,特别是低端人才更是难以为继。表现在就业层面上,个体差异和就业去向二元制特征,难以为市场所消化,就业更是举步维艰。而相对应地,对高端应用型人才需求明显不足,呈现出首鼠两端、顾此失彼的局面,这就构成了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就业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深层次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原因在于生源和学习差异化明显,自身素质难以适应日语人才市场需求。这一客观实际,归根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差,日语学习差异明显有着重要的必然联系。例如:现行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分为两类。其一,专科录取生源;其二,是中专院校生源录取。由于生源录取形式不一,导致高职院校日语教学无法统一展开,使学习效果达不到教育预期;此外,还有高职院校日语教学滞后性,未能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产学研结合不彻底等诸多重要因素制约,使得高职院校日语教学效果跟不上社会发展要求。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适应客观教学实际能力严重不足,且不够主动学习。没有处理好让我学和我要学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一客观实际也限制了高职院校学生日语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职院日语实践应用明显不足,致使日语口语和听力水平明显滞后,持续提高度不够。
(二)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和办学定位不清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快速发展,在很多院校成为仅次于英语专业的第二大外语语种。完全改变了以往俄语、德语、法语等小语种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地位,其表现出了超越以往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虽然成绩喜人,但是存在问题同样不少,特别是在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其一,定位模糊。对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大有复合型和综合型趋势,而且愈发明显。缺乏对应用型和技术型的宏观走向把控和政策引导。往往呈现出培养的人才并非是市场所急需的人才的景象,或是对市场适应性不足,无法为企业和市场提供应用空间广阔和适应能力强,以及符合时代需求的高层次日语专业人才。导致这一缺失的重要原因除了上述所含内容之外,还有学校层面和教育系统层面的协调不一致所致。而具体原因,与高职院校日语教学与国际接轨和自身认知存在偏差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之,就定位而言,高职院校日语教学存在明显定位模糊,与市场脱轨的特征。
在日语课程设置层面上,奉行照搬本科院校日语教学模式由来已久。往往忽视了高职、高专日语教学实际,大有追高、追大、追规模的态势。这明显不符合现代教育和办学理念,缺乏差异化发展和灵活性特征。这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亮点,缺乏创新性和差异性。落实在日语课程的设置层面上,导致不少高职院校采取单一模式,将学生机械放置在教学班之中,教师教案、大纲等教学实际中环节缺失主动创新和灵活把握,进而无法达到教学预期和教学目标。再者,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没有形成学校顶层设计,院系协调发展、学生自主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氛围和课程环节,没有做到事半功倍,更有甚者是事倍功半的客观效果,使得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内在需求,使其失去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功能。总之,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课程设置和办学定位模糊,导致了上述日语教学实际和现状的出现。
(三)高职院校教学不够创新,缺乏主动性
目前,在高职院校日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和学生创新不足和缺乏主动求变的现状,造成了高职院校在日语教学中,脱离教学本质,违背教学初衷,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日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日语教学效果与否,主要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和教学进行过程中的灵感的释放,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但是种种现象,导致高职院校日语教学无法得到全方面的开展,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日语教学的进一步提高。此外,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仍需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职业培训和学历结构有待加强,需要高层次人才涌入,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然而客观实际却是事与愿违,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主动性,提升自身实际教学能力和学历水平,其教学与自身科研方向完全脱钩,未做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新局面。
三、高职院校日语教学改革实践与经验总结
(一)以市场为导向,完备教学系统
高职院校办学成败决定因素颇多,其中不乏主观和客观,直接和间接等因素制约和限制。然其树立正确、合理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和强化专业课程体系,把握专业建设要求和紧握就业与市场为导向,必定能制定好和办好高职、高专教育,就具体实践而言,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和就业定位当属现实最为紧要的核心要务。以身处长三角常州重镇为依托,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日语专业和日语教学改革实例,切身感受到高职院校日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不断加速和推进等诸多机遇引领下,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部竞争不断强化,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缺乏上升压力逐渐提升。如何更好地培育高职院校职业人才素质,服务地企,是现今全国高职院校,特别是长三角高职院校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议题。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完备教学体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和日语教学改革迫切和时代要求。总之,在未来人才发展规划和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势必不能与企事业发展相脱离,以确定企业用人为基本准绳,更具市场需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日语课程和教学环节,培养出企业放心、学校满意、学生自豪的应用型技术专业人才,适应国家的高职院校培养和育人战略,切实把握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为抓落实,以本为先,办时代需求的新型高职技术专业人才。
(二)以适应技术为中心,办特色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相对于英语和俄语为代表的外语教育发展较晚,不少高职、高专院校缺少教学改革经验,加之多以本科日语教学为蓝本,呈现出模仿和缺乏创新之经验。在此体制下,学生面向社会和就业市场后,缺乏差异化竞争力,与本科日语毕业生相距甚远,无论是能力上,还是业务水准,乃至企业认可度都难以为继。在某种意义而言,重新定位高职院校日语教育,乃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和特色层面上,应更加强调职业性、专业性、应用型为先导,产学研相结合,加速自身优势和教学模式改革,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相结合,通过日语教学实践,从根本上实现教学与就业高度一致和完美融合。
(三)以改革为驱动力,以教学手段为突破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破除传统教学,引领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时代必然要求。改革应与社会需求为第一导向,以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本校实际为结合点,以社会认可为新要求。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高职院校的改革势在必行。其突破口以教学为先导,以手段为突破。破除单一刻本教学,培养学生责任感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创新精神,能够处理各个层次的关系,顺利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进而打下良好的事业基础和发展导向。
四、结语
高职院校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培育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其发展应紧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进行系统性有效性改革。使得高等院校日语教育焕发新春。应树立正确、合理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和强化专业课程体系,把握专业建设要求和紧握就业与市场为导向,必定能制定好和办好高职、高专教育,就具体实践而言,制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和就业定位当属现实最为紧要的核心要务,真正培养出社会认可和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