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的井冈山军民

2019-12-18李添泉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
关键词:井网井冈山军民

李添泉

(韶关新宇建机公司党群办,广东 韶关 512000)

井冈山这块红色的土地,哺育了一代代井冈山军民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春节前夕视察井冈山时强调“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他还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求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将“不忘初心”与弘扬井冈山精神融合起来提出了一个新的重大命题。井冈山精神是党的“初心”的集中表现,党的“初心”通过井冈山精神来彰显。“不忘初心”是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价值追求,弘扬井冈山精神是“不忘初心”的重要前提。两者在内容上具有同性质,统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途中。

军民鱼水情

井冈山军民爱称毛泽东为“毛委员”。红军战士在战场上负了伤,乡亲们把负伤的战士背回家里,精心护理,母亲们把家里仅有的鸡蛋宁愿不给自己的儿子吃,也要给战士吃,找来当地最好的医生给战士治伤,一位战士伤养好了,要回部队了,他和其他战士一样,对母亲们说,老妈妈“待革命胜利后,我一定回来看望您”!在敌人以几倍的兵力围剿井冈山时,红军不得不连夜撤离。在撤离的那天晚上,男女老

少手举火把,眼含热泪,送别红军。一名不满十岁的小男孩对毛泽东说:“毛委员你走后我做梦都会梦见你”。一名青年乡亲说,“红军哥哥现在天黑了,等天亮后再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乡亲说:“你们走后什么时候再回来,我在这里等你们胜利归来。”井冈山群众就是这样以难分难舍的心情送别红军。

难忘的艰苦岁月

革命斗争时期,井冈山军民的艰苦日子使人难忘,正如朱德常说的,“我和毛泽东是一根藤上的两只苦瓜”,朱毛不能分。”他和毛泽东和战士们一样,下山挑粮、运送物资,他还在他的扁担上刻着朱德扁担不许乱拿的字样。

在生活上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战士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为了过好冬天,这时,战士们就用从地主土豪绅那缴来的布料染上颜色,自办制衣做成棉衣,棉裤和帽子。当时的帽子是八角的,中间是一颗红星,衣领上是两块红布条,也是我们常说的,红星闪闪放光彩,革命红旗挂两边,就在这个制衣厂诞生。

顽强斗争志气高

在敌我力量对比太大的情况下,敌人对井冈山进行了疯狂的围剿,在黄洋界,茨坪丢失后,国民党反动军阀,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何键就公开叫喊:“不踏平井冈山,不回家过年。”并向他的主子“委员长”立下誓言,要“一举铲除朱毛,血洗井冈山”。这时,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区域——井冈山的同志们中,有些人提出“红旗还能打多久”这个疑问的时候,毛泽东英明地指出:“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消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从实际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然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描写。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毛泽东主席出席了这次会议,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给正处思想混乱和组织焕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就在斗争最危急的1928年秋,毛泽东发表了“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归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极道敌人宵遁。的“井冈山斗争”光辉诗篇,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决心战胜敌人的坚强意志。

红色歌谣鼓舞斗志

红色歌谣是井冈军民用来,歌颂红军、鼓舞斗志、瓦解敌人的有力武器。当毛委员领导的红军到达井冈山时,当地军民在大街上手执红旗、敲锣打鼓,欢迎红军,唱起他们心中蕴藏多年的那首歌,“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您有方向,黑夜里想您照路程。“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困难时想你有力量,胜利时想你心里明。”在这里我们看到井冈山人民怀念毛泽东,盼望红军早日打垮国民党,为他们翻身解放做主人。

在演唱红色歌谣中,被誉为赣西南根据地及中央苏区的基石和源头的东固根据地的军民广泛传唱红色歌谣,在歌颂东固革命取得胜利时唱到:“自从来了毛泽东,东固山河一片红,自从来了毛泽东,市上米谷样样松,土地回了家,贫苦农民笑哈哈。”在打了胜丈时唱,“第一莫忘共产党,共产党主张样样灵,十人团结胜千人,群众拥护一定胜。"”在表达对红军坚定信念时唱:“红军阿哥你向前走啊,莫怕山高路途遥,井冈军民盼望你,革命胜利再回头,”红色歌谣虽然曲调简短,话语直白,语义明了,但却表达了东固苏区军民对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导人的歌颂和爱戴,而且激发了苏区人民参加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后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之情,深受根据地广大群众的喜爱。

牢记使命代代相传

井网山的斗争九十多年过去了,井网军民不会忘记早在1927年一支在城市起义中连接受到重创的队伍来到这里,在井网山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逐渐扎根立足,建立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最终开启了一条“星火燎原”的红色道路,而井网山老百姓为了支援红军斗争,牺性了四万八千名烈士。其中留下姓名的只有三分之一。而井网山市人民武装部就创立于井网山革命斗争时期,是我军最早成立的井网山人民武装部。而这个武装部传承红军优良传统,拥政爱民,心系群众,被当地群众誉为信得过的国防系统的基层单位,九十多年来,部队忘不了井网山,而井网山人民也忘不了部队。载至2016年,这个武装部队已完成了连续56年57次无责任退兵,“井冈山的兵”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在这些新入伍的兵中,当年仅有19岁参军的黄建平,他母亲是位聋哑人,父亲的腿也残疾,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而正好他又考上大学。是上大学,还是先到部队锻炼,他选择了先到部队,他母亲也象90年前,井网山的母亲们把儿子送去当红军一样,今天的井网山母亲们纵使不舍,也依然义无反顺地要把家里唯一顶梁柱送去部队。与黄建平同时期入伍的其他50多名新兵,他们的父母也再三叮嘱儿子到部队后,要听党的话,牢记使命,做一名“响当当的井冈山兵。”而其政委孙其兴同志告诉记者“井冈山为革命的胜利乃至中国的解放是做出巨大贡献的,我们作为井冈山武装部,作为红军传人。我们也一直以报恩的心态在开展工作。”

巍巍井冈,风华正茂。勤劳而又勇敢的井网军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宽大道走进新时代。

猜你喜欢

井网井冈山军民
井冈山诗五首
致敬井冈山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设计优化研究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井冈山抒怀
军民鱼水情
G9区块井网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