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发展态势下我国群众合唱生态的现状

2019-12-18何宁波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
关键词:音准合唱团群众

何宁波

(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一、群众合唱生态概述

合唱是一种群体性、多声部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式,与独唱、重唱、对唱等其他类型的声乐表演形式有明显的区别。它起源于西方,近百年来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广泛的接受。历史上群众合唱的发展总是与动荡的政治时局紧密相关,因此我国的群众合唱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特点,在合唱的内容、主题及表达的社会价值上与传统西方合唱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作为一种艺术文化,群众合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经被当作阶级斗争的有效手段,用以鼓励群众坚定爱国热情和信心。目前,群众合唱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弘扬爱国信念以外,还有着鼓舞人心、树立道德品质以及宣扬高雅艺术等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群众合唱生态的现状

(一)群众合唱团成员专业水平较低,缺乏全面的音乐知识体系

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老年人业余时间较多,生活百无聊赖,成为了群众合唱团的主力军,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合唱团都缺乏青年和少年儿童群体。而且经过长时间的考察,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合唱团成员都是零基础进入群众合唱团,几乎未经过专业的音乐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才慢慢懂得如何去融入合唱团集体,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尽管经过专业训练后合唱团群体对音乐知识体系有了初步了解,唱功会有进步,但是老年人接受能力较慢,对音乐的掌控能力不如年轻人,特别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五线谱更是让老年人倍感困难,许多老年人由于无法看懂五线谱继而学习简谱,才算是勉强过关。还有许多老年人完全不识谱,也无法掌握简谱,只能跟着合唱团其他成员练习,由指挥慢慢的反复教学。另外,一些合唱团成员音准差,式内的变化音一般都唱不准,正常的小二度总是容易唱成大二度,更别说是转调离调的变化音,含有连续性变化音的作品根本无法尝试,严重的影响了群众合唱团的排演效果。

(二)缺乏专业合唱指挥人员,导致群众合唱团的训练效果不佳

合唱虽然在我国发展已有数十年,但是在高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有着合唱指挥专业的却寥寥无几。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合唱指挥专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北上广的数十家高校中,其余内地城市的高校很少有合唱指挥专业。因此,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合唱指挥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显然不能满足群众合唱活动开展的需要。因此,为了满足群众合唱艺术活动的需要,许多来自于声乐专业的毕业生担当了合唱团指挥人员,还有一些音乐教师也加入到了合唱指挥的行业中,弥补了我国高校指挥专业不足的现状。但是这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这些指挥人员并非科班出身,对许多指挥专业的知识并不了解,仅仅通过业余时间参加合唱指挥大师班,或是与其他合唱指挥人员进行简单的交流来积累经验,远远不能胜任这一工作。他们不仅视唱练耳水平不足,缺乏正确的合唱理念,也没有重视多声部和声的训练,独唱和合唱没有做到区分开来,影响了群众合唱团的训练效果。

(三)合唱团曲目更新慢,制约了合唱团的长远发展

群众合唱团艺术表演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收合唱曲目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能够让合唱团的表演展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经了解发现,大多数合唱团体学习、演唱过的合唱作品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民族歌曲、革命歌曲改编而来的合唱曲目,这些曲目大多年代久远,与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相差较大,很难让人产生代入感。而一些主流的现代、当代合唱曲目往往只被少数合唱团体所利用,大部分的群众合唱团体缺乏对这些曲目的积累。同时,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群众文化发展不一而同,许多地方都缺乏本土作曲家,没有优秀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会让群众合唱团的曲目选择更加缺乏特色。由于曲目不足,对合唱作品了解过少,导致了许多群众合唱团难以驾驭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合唱歌曲,在参加表演时只能反复的演唱那些熟练的曲目,严重的制约了群众合唱团的长远发展。

三、我国群众合唱生态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群众合唱团的专业化训练,提高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由于绝大多数群众合唱团音乐基础较差,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基本上不认识五线谱,也无法深入的理解五线谱。一些音准较差的群众合唱团成员只能依靠慢慢的教学来达到合格的水准。正是由于这种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影响了群众合唱团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强群众合唱团的专业化训练就显得迫在眉睫。

要提高群众合唱团的演唱水平,就必须让群众合唱团成员感受合唱的美,感受合唱的高水平演绎,为他们做基础的心理建设。接下来,群众合唱团成员需要有严格的演唱训练计划,在音准、节奏方面加强训练。音准问题和节奏问题在合唱训练中是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问题,合唱是一个大群体的演唱,每个人都必须跟上节奏,踩在合适的音节上,几十个声部都必须做到协调统一,否则合唱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发声训练,包括呼吸、起音、共鸣、咬字、吐字与音准、节奏一并归入到常规训练,这是合唱团能力提升的基本功训练。还有,要特别训练团员习惯于看指挥,根据指挥的手势、表情做出及时的回应。同时,在合唱团平时的训练中可以加入一些复调合唱作品的训练,这些作品对声部的进出、穿插、强弱对比、旋律走向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可以提升合唱团员对声部变化判断的敏感度。最后,群众合唱团需要经常性的演唱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品,强化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感知能力与掌控能力,最终提升合唱团的整体水平。

(二)培养合唱指挥后备人才,提升群众合唱队的音乐素质

指挥是群众合唱团最关键的一环,要想培养优秀的群众合唱团,就必须重视团队的指挥者。从我国现状来看,专业型的指挥人才数量过少,现有群众合唱团的指挥缺乏指挥专业素养,无法培养出一支好的群众合唱团,特别是内地地区的群众合唱团这一现象就尤为明显。因此,为了满足培养高水平群众合唱团的要求,就必须全力培养专业的合唱团指挥人才。首先,政府应当给与群众合唱团指挥人员更多的支持,划拨相应的资金来引进优秀合唱团指挥进行专业的指导,让群众合唱团的指挥人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文化艺术相关部门应当为群众合唱团创造相应条件,开展高校合唱指挥进修班、合唱指挥大师班等来满足群众合唱团指挥的学习需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准。其次,我国高校应当重视目前指挥人才缺少的情况,更多的开设指挥专业来满足现如今对指挥人才的需求。一些无法满足条件的高校也应当开设辅修课,让一些对指挥感兴趣的音乐系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在未来有着从事专业指挥的机会。最后,群众合唱团要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社会就应当更多的培养年轻指挥,年轻人能够接受新鲜事物,也更容易学习新的知识和内容,可以作为指挥的主力军进行培养。

(三)提高创作和排演的能力,编排有本土特色的作品

由于缺乏合唱曲目,许多群众合唱团演唱的歌曲都非常局限,不利于群众合唱团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想最大程度的提高群众合唱团的艺术表演水平,就要选择恰当的合唱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合唱团要加强与本土作曲家的合作与交流,让作曲家创作更多适合群众合唱团演唱的曲目,加入一些本土化、差异化的内容,从而让合唱曲目充满着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这样群众合唱团在演唱起来才能展现出本土的文化特色,表现出来的演出风格也更加别具一格。同时,这也为本土作曲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实践平台,推动地区群众文化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结束语

现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更多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发展。群众合唱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常态,已经成为了全民艺术修养提升的重要方向。在全国各地群众合唱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群众合唱团体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各个地区群众合唱水平发展并不均衡。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势必要提高群众合唱活动的水平,只有采取专业化的练习,培养专业的指挥人才,提高合唱作品的创作能力,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我国群众合唱生态目前存在的问题。

猜你喜欢

音准合唱团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难忘的合唱团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毛茸茸合唱团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快闪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