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秋”与“悲秋”的融合
——《故都的秋》解读
2019-12-18邓杨柳
◎邓杨柳
一、从审美心态上看“悲秋”与“颂秋”
“悲秋”与“颂秋”是两种不同的审美心态。“悲秋”强调的是心与物的融合,看见秋天与万物凋零的场景,人们引发出感时伤怀的心绪,抒发内心失落、孤独的情感。因此,古人总是以一种物伤其类的心境去描写秋天的悲凉,是将秋景的萧瑟与心中的悲凉融为一体的。如杜甫在面对长江和落叶时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描写了秋天的寂静冷清,这与作者被贬的孤独心情相照应。“颂秋”则与“悲秋”不同,强调的是一个“颂”字,作者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看待秋天,并与欣赏对象拉开一定的情感距离,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认识观赏对象,多了一些理性。
二、从性格和际遇上看“悲秋”与“颂秋”
郁达夫是以一种“悲秋”的心态去描写秋天的,这是由其个人成长经历和性格决定的。郁达夫自幼就有诗人气质,多愁善感,敏感多情。动荡的时代,也常使得他找不到理想的寄托,是一个“零余者”。面对秋天悲伤落泪,“悲秋”和感时伤怀连在一起,是郁达夫小说、散文中经常出现的情怀。而曾经轰轰烈烈的婚姻也出现沟沟坎坎,加重了内心的郁闷,在这样的状态下,最容易激起“悲秋”的情绪,尤其是在刻意描写秋天的时候。但是,我们阅读《故都的秋》,扑面而来的并不是“悲秋”的气息,而是作者以“颂秋”的心态来描写秋天。说其“颂秋”,是因为全文以淡定的语气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在整篇文章中看不出作者的感伤情绪。
三、从文章内容上看“悲秋”与“颂秋”
文章分“寻秋”“观秋”“议秋”三部分。
(一)“寻秋”
一开始写“寻秋”及“寻秋”的原因。在北国的秋天中又选定了故都的秋,这是由于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具有浓厚的秋之味。但写故都的秋时,作者又将目光转向僻静、破败的市井小院,选择最不起眼的地方“寻秋”,想要说明故都的秋无处不在,就连破败的小院也能感受得到秋的气象韵味。
(二)“观秋”
从一椽破屋开始,主要从破败寂寞的精致中突出清和静,感受秋之味。“观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写故都之秋,主要是观秋中小院、秋槐、秋雨,二是将秋景由故都再扩展到北国清秋佳日之美景,牵牛花、槐树、蝉等等,表现出了绘画美和宁静的氛围。最后是对秋的议论,也是“颂秋”的表现。将江南之秋与故都之秋相比较,运用比喻的手法赞美北国的秋,并发出愿将“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的感慨,由此可见,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溢于言表。
(三)“议秋”
整篇文章作者都是以欣赏者的角度去赏秋、品秋。通过描写北国特有的场景和事物来品故都之秋。幻想在这样的秋天,“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便可得悠闲的姿态与心境,品茶也在这品秋之间。作者对场景的描写,是专注的,对秋的歌颂也是强烈的。
四、“悲秋”与“颂秋”的融合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故都的秋》在表层意义上是通过赏秋来达到颂秋的目的,通过描写秋“来得清、来得静”而非“来得悲凉”可见一斑。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通篇没有“悲凉”的气息,作者的“悲”是隐晦的。在这里,作者犹如一个观景人,以一种悠闲、轻松的姿态去寻求,但却有着孤独而悲凉的心境,在寻秋的过程中有一种离群索居的形象。这位观景人不远千里从南方来到北方,却不找带有生机的去处,偏偏来这繁华不再的故都,来了又刻意躲开能够表现秋天胜景的名胜,偏偏去那破败、冷清的小院和街区,形单影只地看着破败的风景,从街道上一个人从陌生人的声音中品味这秋之味。作者通过在无味的世界中寻找乐趣,在秋之景中寻得了一丝心灵上的安慰,秋的清、秋的静,是作者追求的心灵之境,这是在“悲秋”中“颂秋”,在“颂秋”中体现“悲秋”。
结语
《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相融合,增强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使读者读来竟也像是深入其中,跟随作者寻找这秋之味,同时,也体会到作者孤独的处境。秋的悲凉是隐晦的,并没有将秋的萧索用语言描述,使读者在感受悲凉中又感受得到作者对秋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