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

2019-12-18许磊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身教子女传统

许磊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城关镇第一小学,青海 湟源 812100)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活水。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这条源头活水,川流不息,一脉相传, 源源不断。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我国传统文化,象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照耀着全世界人民。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欧洲学者一直在探讨: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其他三个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而且保持了五千年,那是因为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然而重视家庭教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现代仍然延续,并具有合理性,那是因为,人从出生时首先就处在家庭关系中,在家庭中,从父母的身上接受着言传身教的影响,所以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从五千年至今,代代相传。

家庭教育,也就是儿童教育,是现代社会中每个家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问题。《弟子规》是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教育孩子们学好《弟子规》,就是从小给孩子们扎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打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道德的教育,而道德教育自然落到我们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身上。

我国古代时的家庭道德教育是非常严格的。就拿“孝”来说吧!“孝”是会意字,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上面的“老”字时刻要把“子”字教育好,“子”要尊敬、撑起上面的“老”。我国古老的圣贤将子女对父母的孝养分为两大类:一为孝身,二为孝心。孝身就是《弟子规》中说的冬温、夏凊、晨省、昏定;孝心则是顺父母心。古有言: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个意思是只要有孝心,百善自然有。

周文王对他的父亲季都是早中午一天三次的问候,这叫晨昏定省,所以周文王的儿子对周文王也很孝顺。他们的孝道传承下来,一家孝,一国就兴孝,所以上行下效,那时候人们自然都很礼让,少有纷争。而现代社会中不孝顺父母、不赡养父母的子女比比皆是,为什么?就是因为父母没有用传统文化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出了问题。子女对父母不孝顺,我们做父母的要反思。

家庭教育注重言传身教。所谓的身教,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子女进行直接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身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教育形式。不管家长们自觉还是不自觉,他们自身的行为都在起着一定的教育作用。言教,就是用富于情感的语言进行说服和引导的教育方式。当然,言教也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

还记得那则公益广告吗?《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片中的小男孩受到妈妈影响,也端来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讲故事,那稚嫩的童声让无数父母和子女感动落泪。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子女长大以后也能孝顺自己,父母首先就要做出表率。对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关怀备至,逢年过节将老人接到家中团聚,空闲时间多陪他们说说家常……当父母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成长的首要条件是教会孩子做人,孩子们会用询问的眼光注视世界。在认识世界时,孩子的眼中最常见到的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言行常常表达着自己的人生态度。父母事事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榜样,以完美、完整的人的形象,印在孩子脑海。完美、完整的人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表里如一的人、有责任心的人、言行一致的人、守时惜时的人。父母应该敢于在孩子面前认错,误认为认错意味着降低威信,强词夺理硬辩,甚至以强势镇压等手段压倒孩子的做法是愚蠢的、失诚信的。造成孩子失望、伤心和轻视。父母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势在必行。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也是终身不换的老师,是永远的班主任,是塑造孩子灵魂的真正工程师。有人说三等家长用棒教,二等家长用嘴教,一等家长用身教,特等家长用道教。因此父母还要做到“天地君亲师”这个角色,给孩子从小种上“仁义礼智信”这样圣贤的种子。

天地君亲师来源于儒家思想,包含了忠孝仁信礼义廉耻的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天,就是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雨露;地,就是大自然中的金、木、水、火、土等;君,领导和长辈;亲,父母和亲人;师,老师和师父。父母就像天地,就是长辈,也是老师。而仁,一颗爱人的心;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礼,一颗尊敬他人的心;智,一颗分辨是非的心;信,一颗诚实待人之心。我们的祖先不但要我们通过对“天地君亲师”的拜读来激发自己的感恩之心,还要要求我们父母自己做好君亲师。

家长是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人。只有家长才能真正担负起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只有家长亲自教育才能抵御不良风气。家长唯有自求,孩子方能成才。教育孩子,从自己做起。

猜你喜欢

身教子女传统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浅谈在教育中身教大于言传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从《无声告白》看边缘人家庭及其子女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