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禁毒社工介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社会融入问题
2019-12-18王泽青1欧阳龙2
王泽青1 欧阳龙2
(1.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州社会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与2011年国务院《戒毒条例》颁行后,我国戒毒措施从以往强调惩戒管制的劳教戒毒、强制戒毒逐步转变为强调挽救矫正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为主。受境内外毒情持续泛滥影响,我国现有滥用毒品人数高达240.4万名,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8%,滥用毒品不仅造成滥用者身心衰竭、家庭破碎,更易诱发盗抢骗黄赌等违法犯罪,传播艾滋等疾病,败坏社会风气,长期滥用冰毒等合成毒品还极易导致精神性疾病,由此引发自伤自残、暴力伤害他人、“毒驾”等肇事肇祸案事件时有发生,给公共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科学的戒毒过程包含生理脱毒、心理矫治与社会融入三个阶段,传统的戒毒理念将滥用毒品视作社会越轨行为,重惩戒、轻服务,大都关注毒品滥用者在强戒或劳教场所内的生理脱毒与心理矫治,对吸毒人员社会融入问题没有较多关注,封闭压抑的戒毒环境阻断或弱化了戒毒康复人员的再社会化过程,降低其社会适应能力,出所后戒毒康复人员如果无法通过用社会公众所认可的途径和方法来维持其在社会中的正常生活,就易陷入反复滥用毒品的恶性循环,复吸率居高难下。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在一个相对开放宽松的环境中,能够较好地解决戒毒康复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其中禁毒社工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戒毒康复人员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社会融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社会融入面临的困境
(一)社会支持网络薄弱
戒毒康复人员因其滥用毒品的越轨行为受到社会的制裁和惩处,被打上越轨者的标签,其社会地位处于与社会主流背离的不利层面,加之滥用毒品乃慢性脑疾病,难以短期戒除,容易遭到亲属、朋友、邻里的排挤甚至摒弃,物质与精神上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寻求依托时,就易融入毒品亚文化群体,转向吸食毒品以逃避现实。
(二)社会功能的缺失
滥用毒品人员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大都存在偏差或失败,未能将主流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都表现出精神颓废、道德操守低、身体状态差、心理障碍突出、能力素质不高等特征,社会功能的缺失既是吸毒群体滥用毒品的原因,也是阻碍其正常社会交往、职业发展,难以融入社会的关键因素。
(三)主流舆论的压制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日益发达,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产生导向暗示作用。受标签刻板效应影响与震慑越轨行为的需要,国内主流舆论对吸毒群体的宣传报道中充斥着犯罪、卖淫、艾滋、毒驾、家破人亡等负面信息,较少宣传戒毒康复人员洗心革面、回归社会的正面典型,大部分戒毒康复人员背负着沉重的道德污名,存在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
二、禁毒社工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的介入路径
(一)修复戒毒康复人员社会支持网络
戒毒康复人员因其滥用毒品越轨行为,其家人亲友难免会收到冲击和拖累,尤其是滥用者父母、妻儿其生活会因事件的发生而陷入困境。禁毒社工要为因滥用毒品陷入经济困难的戒毒康复人员家人寻找社会资源以维持生计,如帮助申请低保、安置就业等;为失去依靠的儿童安排生活照料,与学校联系关注成长等;为产生心理困扰的戒毒康复人员家人提供心理辅导,调和家庭关系;宣传引导朋友、邻里接纳、正确看待戒毒康复人员,协调人际关系;建立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家属互助小组,搭建毒品受害者家属间相互鼓励、倾诉、交流的平台,缓解心理压力等。禁毒社工要综合运用社区资源修复戒毒康复人员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其获取物质、情感支持,阻止戒毒康复人员向毒品亚文化群体靠拢。
(二)恢复重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功能
禁毒社工要调动戒毒康复人员自身潜能以及社会资源,引导其放弃偏离主流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定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顺利实现再社会化,洗心革面,回归社会。禁毒社工要定期开展个案辅导或家访,通过与戒毒康复人员面谈了解其过往吸毒史、家庭教育职业等状况,了解其吸毒原因、心理障碍、面临困境,根据个别化的原则制定矫正方案,帮助其排解戒毒和康复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要开展团体治疗,组织已成功康复的戒毒人员、具有相似经历的戒毒康复人员一同交流经验和分享感受,帮助戒毒康复人员清醒认识自身不足,发现改变现状的途径,达到再社会化的目的。对初步身心脱瘾的戒毒康复人员,要提供就业就学辅导,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戒毒康复人员帮扶救助举措,帮助申请社会救济,为其顺利实现社会融入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三)为社区提供预防性禁毒教育及宣传服务
在社区及社区周边学校,定期为社区居民、师生家长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识毒、辨毒、防毒能力与“全民禁毒”意识。发动、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融入提供社区支持。挖掘总结身边成功戒毒者案例,树立典型,联系大众传播媒介予以宣传报道,减少对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排斥,鼓励戒毒康复人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其重新树立生活信心,顺利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