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民歌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9-12-18潘洁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
关键词:拼音民族音乐民歌

潘洁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江苏 常州 231000)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阈下小学民歌教学价值

(一)民族历史传承价值

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代表着人类文化,因此民歌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民歌来源于生活,反应人们生活,并深远广泛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民歌经历了无数中华人民的口传心授,并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民歌在民族音乐文化中,起着民族历史传承的价值。

(二)民族文化传承价值

在浩瀚的民族文化烟海中,民歌涵盖了文化学、哲学、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各类文化内容。民歌的发展和变化更是在特点的历史洪流中渐渐形成的,因此民歌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不同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与知识,这代表着民歌具备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

(三)民族精神传承价值

民歌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民族音乐的灵魂所在。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将优秀的文化精神保护、发展和传承下去,对于民歌的传承态度正是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因此,民歌对我国建立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人民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更是民族精神的有效传承。

二、小学民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度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成为了重要教学目标,鲜明的民族音乐教学更是其他音乐教育形式无法取代的。但如今,随着国际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外教育开放形式的逐渐普及,国外形式的音乐不断传入音乐教学中,这使得很多小学生更青睐于学习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传统民族音乐教育缺失。

(二)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呈现片面化

就目前来说,我国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与中华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少。即使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其内容的设置也非常片面化,很多小学生严重缺乏对民族音乐,民歌等文化的了解,更别提对这些会有学习兴趣。

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阈下的小学民歌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观念,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改提出的《音乐课程标准》是我国音乐教学的标准性文件,小学民歌教师应以该文件为教学参考。《标准》中提出:“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并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一系列音乐教学活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民歌教学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情感态度价值”、“知识与技能”以及“过程与方法”,并将其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实施小学民歌教学。此外,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理念。民族音乐要想得到飞速发展,在小学民歌教学中,音乐教师应以本土文化为依托,适当吸收外来优秀音乐,通过取其精华来进一步强化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利用拼音、方言教学,学会民歌语言

我们知道,民歌的语言非常有特色,而语言于音乐的根本区别在于声音的音色、音调、音高等。民歌语言的节奏、音调与力度与其他民族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区别。近年来,小学音乐民歌教师开始借用语言学的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相关研究学者通过深入观察和研究发现:中国汉语极大影响着民族音乐结构和思维方式。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依托这一特点,利用拼音朗读、方言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学会民歌语言,从而提高学生民歌学习水平。

1.拼音朗读法

汉语拼音是中国汉语语言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小学民歌教学中,音乐教师利用拼音朗读法进行教学,将民歌方言的音调、节奏和力度用拼音表达出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方言的特色,从而表达出民歌的方言味道。例如,我国厦门某小学音乐教师利用拼音朗读教学法进行闽南民歌教学,以《春到百花》为例具体分析拼音教学法的形式。

首先,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歌唱《春到百花》歌曲,让学生一边看上面的拼音,一边跟着教师唱出来。

音乐教师讲出:《春到百花》中我们唱到了百花,那么同学们知道用闽南语怎么表达出百花吗?教师示意学生看歌曲拼音,之后读出——bà huī(百花)。

教师:cūn dǎo bà huī(春到百花)

生:cūn dǎo bà huī(春到百花)

师:hǎ dǎo liǎn huī(夏到莲花)

生:hǎ dǎo liǎn huī(夏到莲花)

..............

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朗读民歌拼音,学生们切身感受到闽南语和普通话的区别,使得这堂民歌音乐课成为了一节原汁原味的民歌课教学。学生通过拼音朗读法也可以学习闽南方言,在体会闽南方言质朴、婉约特色时,还极大提高了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2.方言节奏化

“方言节奏化”的民歌教学模式基于拼音朗读法基础上,音乐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读方言,这样能有效锻炼学生民歌节奏,又能学习方言的正确发音,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演唱民歌的节奏感和语感。

音乐教师可以利用非常古老有效的民歌教学法——口传心授进行教学。本文仍以闽南民歌《春到百花》为例。音乐教师在实施拼音朗读教学法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演唱歌曲的闽南方言节奏感,可以引导小学生按照歌曲节奏朗读方言,之后逐渐加入民族乐器,例如拍板、南琶、拍板,或加入舞蹈,让学生全身心动起来,从全方位上了解南音特色。在这种民歌教学环境下,小学生可以正确把握 闽南民歌的节奏,同时深入了解民歌文化,从而完成民歌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目的。

(三)构建校园民族文化环境,加强民族音乐教材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德智修养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并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对民歌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在校园民族文化环境中,不仅陶冶了健康的文化品格,且在整体环境下逐渐形成一种民族凝聚力。因此,校园应积极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例如在学校的宣传栏内容上粘贴一些关于民歌知识的图片和文字,或者开设民歌社团,定期创建民歌表演活动,在校园广播上播放优秀的民歌音乐等等,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的民族音乐氛围,从而潜移默化的转变学生对民歌的学习思想。此外,音乐教材作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容合理、丰富的教材也有利于民歌的教学与发展。因此,在设置小学音乐课程时,应尽量增设民族音乐内容,包括民族音乐概念和民歌基础,同时结合中华民族艺术与乐理课程,完善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体系。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民族音乐文化视阈下,民歌的教学意义及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民族音乐中的民歌是民族音乐发展和社会思想的历史沉淀,其对培育国家民族素质,促进人民群众修身养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应依托各种有效教学途径,加大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民歌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价值观,促进其音乐素养的养成,从而为民族音乐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拼音民族音乐民歌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