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角度探究

2019-12-18周成泽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
关键词:高中生特色教材

周成泽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黑龙江 大庆 163714)

一、道路认同

要培养高中生的道路认同首要就是要培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出明确认识。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内容并不是单一固定、一成不变的,而是坚持了科学原则的、与我国伟大实践相结合、融合了时代需要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则是对于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在当前的发展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社会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没有改变、独特悠久的历史发展之路等等,都验证了“中国特色”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高中政治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性内容能够验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例如政治生活中含有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知识内容。但仅仅通过对教材中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难以达成师生共鸣的成效。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利用种角度进行对比,例如对比过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今天的发展成果,让学生通过体验生活中种种变化来感受成就,以此来实现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提高的效果。

二、制度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强大支撑,在我国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产生确立并不断加以完善,立足于人民群众并致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但鉴于当今时代的可变性及不确定因素导致人们对制度认同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育环节中必须要抓住制度的本质来引导,对于高中生的制度认同教育是要使学生达成对于制度认同的动态认知。

高中生对制度认同的理解主要是从教材获得,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渠道方法来进行讲解,例如《政治生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两课都包含着我国制度发展历史进程的相关材料,教师在此基础上丰富讲授内容,将制度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前后对比,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制度自信不仅仅是信念坚定,同时也是改革创新。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强化学生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实践的信念和动力,培养破除阻碍国家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的阻碍因素的能力和水平。

三、理论认同

理论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共产党在建党开始便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在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的近百年时间里不断丰富完善,在十九大确立了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和接纳的程度,也对其能否有效发挥先导作用有着重要影响。

在对高中生的理论认同教育中核心应该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方向的把握,并且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对学生知识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从高中生的学习能力来看,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性的学习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在当前教材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知识性内容主要分布于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材中。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对于理论深度的把握和培养转化能力,可以利用教学情境和时政信息来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建设成果,并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讲述自身生活社会经历来使学生切实感悟理论认同的价值所在。

四、政党认同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和人民就像鱼和水,百年的历史见证了党领导人民的辉煌成就,也证明了党离不开人民的现实。因此,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执政党才能获得人民的认可,才能具有远大前途和旺盛的生命力。

对于高中生的政党认同教育最核心的是培养对党的信赖和忠诚。在《政治生活》第六课中,《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目教学内容中强调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详细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的实例,并与其他国家对应比较使学生感同身受。

五、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作为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以来对于某种价值观念的认可,会通过民众是否自愿接受表现出来。价值认同不仅能为国家体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也能实现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对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高中生的政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是从知识上的理解记忆,更是要使其融入到高中生及其未来生活的点滴之中。高中教材《文化生活》部分在十八大以后进行了大量修正,书中提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改变原有的被动灌输模式。同时要鼓励学生的自觉实践行为,结合自己实际生活情况分析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体现,并将形成的价值体验结果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形式进行验证,增强共鸣。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价值认同形成难点在于不同层面价值观之间的渗透和转化,因此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都与在教授和学习过程中相互反馈,及时反思总结。

政治认同直接关乎着国家安危和民族复兴,而政治认同教育工作又是一个长期持续并且面临重重挑战的过程。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提高对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认识和责任感,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推进教学教研活动,为广大青年群体树立政治认同素养,为我国完整的公民政治认同构建付出持久长足的努力。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特色教材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特色种植促增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医的特色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