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满怀,静待花开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2019-12-18徐志娜
徐志娜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岔路口镇中心小学,吉林 长春 130323)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理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适应这种新的课程体系,还要将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重新定位。从以前的灌输知识,变为互动的学习方式,从刚性课堂转变为柔性课堂。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使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
一、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创设以下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①问题性情境。问题是所有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同时也是思维的根源所在。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获得更高的教学价值,远比解决问题的教学效果好。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具有思考性和创新性的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准备一些课前导入的问题,联系课堂实际,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②游戏性情境。英语学习本身很枯燥,有无数个英语单词要让学生们牢记,只有在其中加入游戏的教学环节,让单调的英文字母活泼起来、生动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做相关的教学游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完成,在活跃的氛围内吸收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巧用图画,展现情境。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因此英语课堂要更加生动形象。英语老师可以利用图画、简笔画等形式来创设课堂情境。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第二课时中,英语老师出示一些基础形状,让学生在这些基础上画出各种东西,并且涂上颜色,最后分小组展示。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让其他组员猜猜这是什么?从而熟练运用句型Do you have a/ an…? Yes,I do./No,I don’t.有位老师在课堂上画了一个牛头,问学生这个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A,因为拉丁字母的创始人是游牧民族,和牛有密切的关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了解了字母的起源,可加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学要围绕主题进行开展,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均衡发展,将知识能够深入地掌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教案去传授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枯燥、单调,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从而抑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比如,通过多媒体、投影、挂图、教学卡片、真实物品等教学工具的应用,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的形象,学生可以从听觉、视觉形成立体的学习模式,不仅使课堂的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1]。
二、教学方法优化
(一)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柔性课堂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有效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的高效率来表现出来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告诫学生苦读、死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学会乐学、善学和巧学。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所解决的问题都要让学生能够彻底的明白。②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虽然在一些具体单词或者短对话的学习当中,记忆学习的效率比较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不是看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发展的水平。在课堂中,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③信息的反馈与传递。教学属于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学信息传递、反馈的过程。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每次课前对上节课知识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时刻了解学生们学习的状态,这样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二)确定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而且还要最大限度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要求。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 Unit 5“What would you like?”Part A 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了“Menu”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练习食物的单词 rice,fish,beef,soup,noodles,vegetable,juice,bread,milk,chicken,hot dog,hamburger 和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 Can I have some noodles,please? Sure.Here you 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在这种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当中,给学生提供了操作空间和思维空间,学生在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的教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带一些比较方便的食物,教师引导学生们发散性思维,对课本内的食物充分了解,对其他食物也充分记忆,理论联系实际才会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学习方法,从而增加学生们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在了解食物的同时,教师也适当的对于一些国外文化给与渗透,例如,国外的小朋友喜欢吃什么?他们在吃饭时应该注意的礼仪。通过对比,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常识,产生学习的兴趣、乐趣。从被动地听课到主动地寻找课堂乐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2]。
结论:
简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地探寻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道路,改进教学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深入地掌握课本知识。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的实例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善于与学生沟通,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