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维评价问题
2019-12-18赵俊芳
赵俊芳
(河北省文安县日上小学,河北 文安 065800)
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提倡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而因此建立全新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来指导教学实践尤为重要。那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改革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现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问题,试述如下:
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程序评价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论原则,通过教与学双边活动是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否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程序特点,我们把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程序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课堂教学程序作一比较:
传统教学程序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程序
1、教师复习课内的相关知识。
2、教师引出问题、任务与主体。
3、学生参与教师所预期的推导过程。
4、全班同学归纳学习结果,统一理解和表达方法。
5、课程练习,巩固新知识。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将传统的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将传统的知识中心让位于问题中心,将传统的知识技能中心让位于分析解决问题中心,这是数学新课程教学实施中教学程序评价上最明显的一个改革。
二、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评价的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使教师懂得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确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同时,使教师懂得,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革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教学“三维”目标并重,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此,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师要贯彻落实好教学“三维目标”,就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三、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评价的改革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时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理念。
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设计《购物中的百分数应用》学习活动:⑴好消息:本店有商品一律按80%出售,欢迎选购。(出示商品及价格)请你选择最想买的商品,算一算打折后要花多少钱?⑵新年即将来临,我想买一台彩电,请你参谋去哪家买好。购物中心:本店品一律降价30%。新世纪商场:在本店购满1000元商品送300元。家电城:本店商品一律打七折。教师通过创造性地设计,将知识镶嵌于“购物”这一现实生活中,通过“请你选择”、“请你参谋”等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使数学教学由“知识课堂”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生活学堂”,变“学知识”为“学经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鲜活和有意义。
四、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学生评价又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要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反映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倡导“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尊严和感受,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发展性评价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教师把发展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始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本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每堂课的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创设“尊重、理解、关爱、赏识、激励、愉悦”的新型课堂氛围。例如解答“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多少棵?”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按不同的比较标准得出不同的解法:⑴用方程解;⑵用按比分配方法解;⑶用倍比关系方法解;⑷用正比例关系方法解。此时,学生积极地对每一种方法作了评价,被评价者有的露出了笑容,有的着急地为自己解释思路,课堂上学生探究的气氛浓厚,活跃了学生思维。
(二)倾注“人文关怀”评价
老师充满激励和关怀的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鼓舞人心。老师充满激情和真情的语言赏识评价,将帮助学生建立起比金子更宝贵的自信。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 “即时评价”、“延时评价”、“包容性评价”等赏识性评价方法。当学生表现优秀时,迅速中肯地“即时评价”。例如,让其他同学用掌声夸奖他;或是告诉他:你真棒、你真会动脑筋,或是对他点头赞许。用激励性的语言、行动迅速地充分肯定成绩和进步。当学生表现欠佳时,充满期待地“延时评价”。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准确时,我会说:请你再想想,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好吗?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妥善机智地“包容性评价”。例如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我不但不责备他,反而鼓动全班学生学习他那种敢想敢说、不动就问的精神。倾注“人文性”的评价,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赏识学生的闪光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鼓励和尊重,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增强,潜能得以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