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化学课堂的策略
2019-12-18刘桃林
刘桃林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中学,江西 萍乡 337014)
随着素质改革在初中教学工作中的不断落实,化学教师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和优化。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的具体学习需求,就具体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学生打造优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学习表现更加积极,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一、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化学是为了研究物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便于对物质进行观察研究,因此化学中应用实验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辅助手段。教师要在化学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实验,理解实验的目的以及意义,避免使化学实验浮于形式,只有这样去做,才能有效地在实验中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操能力,进而为学生的化学素养提升夯实基础。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的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方法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可组织学生参与白磷燃烧实验。第一步讲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实验过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结束后,学生经过自主思考,提出“铜片上的白磷为什么可以燃烧?红磷为什么不能燃烧”的问题。可见,这样的实验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进行自主思考,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化学素养。故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这对于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十分必要。
二、完善化学课堂的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堂课的导入部分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为接下来的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如果在一堂课的开始阶段,就让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那么自然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够建立起对于化学的兴趣。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对化学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就算是对化学存在着一定的好感,也可能会因此丧失。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备课和实施中,要充分注意课堂导入部分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趣味性和设置悬念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心思放在接下来的化学学习中,从而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这一课时,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标题时,大部分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想法,这部分的内容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现象,非常的容易简单,因而会失去对这部分的内容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为了能够消除学生得这种想法。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展开教学。通过播放一段消防员灭火的视频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并且思考在灭火中使用的灭火工具和具体的方法。进而会引出这一章节与灭火和灭火的原理相关的化学知识,也会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构建出高效的化学课堂。
三、设置不同情境,启发化学思维
初中生正处在叛逆的年龄,对待事物也都是怀着几分钟的热度,无法有效地持续关注一件事情,对待化学课也是这样。故此,怎样才能让学生始终对化学知识保持学习上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凭借自身的能力与经验,通过趣味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与引导,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果。如在讲到“盐化肥”的教学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教师可以找一篇工业用盐中毒的新闻报道的实例,让学生增强对盐这个物质的理解与认知。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日常的食用盐与化学中的盐的区别,然后再告诉学生这两种盐的不同定义,通过这种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一定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较为有效地激发他们更多的化学思维,提高化学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
四、切实为学生“减负”,释放学生的天性
化学的教学需要兴趣,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对于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前文提到,目前的教育环境,对于初中学生的天性是存在着很大的压抑的,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不高,对于探索陌生事物的兴趣不足,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做到所谓的“高效”。然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式极为复杂,是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探讨和执行的,并不是化学学科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只能进行一些呼吁性建议。
五、构建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化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以便学生可以对课程内容产生更加强烈的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而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多媒体为载体,构建直观的课堂情景,为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所以,教师在化学课堂上,需要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将晦涩难懂的化学知识点,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等手段将内容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也能够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深入探究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在组织“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时,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三种物质的相关图片,以及具体性质的介绍视频。并且,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对三种化学物质的内部结构模型进行制作与展示。让学生通过直观性的观察和思考,对三种物质在化学领域存在的区别和联系,加深理解,从而丰富学生化学知识储备。
综上,就具体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化学课堂上合理构建课堂情境,组织小组讨论,设置探究实验,以及构建智能教学载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在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当中,全面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整体素养,进而提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