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讨

2019-12-18李娜

魅力中国 2019年42期
关键词:趣味性美术创作

李娜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中心小学校,重庆 南川 408400)

在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眼中,美术只是一门成绩不计入总分的副科,是一门让学生放松心情的玩耍课。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美术作为一门开设历史久远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在平衡个人的状态情绪、双商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开设美术学科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美术,更要重视如何把美术教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至于具体的教学方法观点则展示如下。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欲望

美术学科的教学情境是完全区别于其他各种学科的,美术教学情境中蕴含更加丰富的创造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极大地削减了其他学科情境中的严肃感和枯燥感。因此教师也必须要根据自己所教美术的内容,合理运用好各类教学工具、互动活动等来改善情境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针对小学美术创设的情境,教师需要抓住“趣味性、生活性、实践性、情感性”这四个基本的要点。首先,教师要充分突出小学生作为课堂中心的地位和价值,坚持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将放大学生的优势和特征作为创设情境的起点。其次,教师情境创设的过程要充分结合游戏互动、多媒体、实践活动等,丰富情境创设的素材和资源,将课堂的氛围营造得更具有多变性和趣味性。当然,这些工作的完成还必须完全建立在美术学科的基本特征与属性上,既紧密贴合美术教学的实际,展现美术的别样特色,又有效吸引学生,打造氛围浓厚的教学课堂。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被课堂吸引,从而不断激发学习美术的欲望。

二、巧妙运用多媒体,整合有效的课堂教学思路

多媒体是一种针对小学教学来说十分有效的工具。一方面,它具有能够极强的实用性。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对于要讲解的内容都是记录在备课本中,或者储存在头脑中,这就造成了教师课堂上调用信息的速度可能会跟不上讲解的速度,调用信息的正确率得不到保障。而有了多媒体的辅助之后,教师就可以将课堂上要讲解的内容可视化和实时化,譬如一边讲解一边展示PPT,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讲解视频中的细节。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节奏就会更加紧凑,既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美术学习框架,又提升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它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特征。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思路全靠语言来组织,讲解的素材全靠实物展示和学生想象来构建,所以教师容易产生教学疲劳,学生容易出现兴趣和想象力的下降。而随着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得到推广之后,教师就可以充分用好网络中的美术图片、视频和文字等资源,既实现课内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多样,又做到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

三、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美术实践、运用与创新能力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的一时教学,更是学生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和积极运用的内容。因此,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制造丰富的创作、鉴赏和操作机会之外,还要抓住课后的时间和机会,为学生构建更加开阔、开放的美术学习平台。例如,在学习完剪纸这一章节的课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间的时间随意创作,制作窗花、贴画等剪纸作品。然后利用一节班会课或者休息课,让学生用这些作品来装点我们的教室,将学生的学习环境打造为一个色彩丰富、元素众多的趣味场所。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感受,又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内的剪纸学习成果。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以更加主动、积极、创新的姿态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

四、积极走出课堂,在自然生活中获得美术的灵感

针对小学生热爱生活,爱好玩乐的性格,教师有必要对课堂进行延展,将课堂从教室向更加广阔、自由、丰富的自然环境、人文生活中拓展。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合理的学习场所。譬如在学习到传统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场所安排在展览室、图书馆或者博物馆中,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在学习到写生艺术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花坛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色、景物来创作,一边观察一边描绘,在自然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在创作中提升美术感知力。另一方面,在课外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悟生命。从一朵花的开败中去体会美的流逝与再生,在观察建筑物中去感悟美学知识运用的价值,从观察人们的行为情态中去捕获细微的线条、色块变化。有了这样的积累,学生就能够不断丰富自己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获取美术创作的灵感,提升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五、重视美术鉴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术实践是学生从动手创作中获得美术灵感,掌握美术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而要培养学生更加综合的美术素养,教师还必须要提高学生美术观察、判断和鉴赏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之上,进一步重视课堂中的美术鉴赏教学,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理解美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到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中选择历史名家的讲课微视频,针对例如陶瓷、书法等艺术作品开展一次专题的讲课活动,借助大师的研究成果和讲解语言来挖掘艺术作品中的细节与内涵,帮助学生从作品的细节之中发现艺术家在创作、雕刻艺术作品时的情趣与审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一些教学课堂中播放纪录片帮助学生了解某种艺术流派的发展起源,了解某一艺术家的生平经历等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欲望。

综上所述,实现高效、有趣的小学美术教学并不缺乏方法,真正缺乏的是教师作为教育者的决心和创新意识。小学美术对学生来说本身已经是一门新奇好玩的学科了,所以教师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善和优化,使之更加适应小学生的基础条件与发展目标即可。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挖掘美术的实践潜力,积极从讲授式的课堂向实践性的课堂转变,提高学生动手绘画、鉴赏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全面、感性的人才。

猜你喜欢

趣味性美术创作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创作心得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